首页>要闻 要闻
“新型开放大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选择” 高峰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杜军玲)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新型开放大国,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如何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如何以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成为当下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9月10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工人出版社在京主办“新型开放大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选择”高峰论坛暨新书发布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晓钟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型开放大国》充分诠释了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的大思路,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全国总工会将全力支持中国工人出版社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各项合作,并将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职工书屋,把这些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和学术著作推出去,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改革转型升级的历史趋势,汇聚中国走向新型开放大国的力量。
中国工人出版社总编辑董宽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新型开放大国”这一年度报告主题,彰显出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作为出版者,深切地感受到中改院以“直谏中国改革”为己任,洞察和判断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这一重大课题,清晰地指明了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选择,继续深度融入世界,进一步扩大开放。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致辞中提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贸易领域为重点的开放;从货物和服务为重点的开放到制度型、结构性开放;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走出了一条令世界瞩目的新型开放大国之路。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新型开放大国的中国,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形成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格局。迟福林教授进一步提出,作为新型开放大国,开放牵动影响全局、开放与改革直接融合、开放倒逼改革的时代特征十分突出。要以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自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力。为此,一是以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高质量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以高水平开放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三是以高水平开放加快完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四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由此,不仅奠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将同世界经济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论坛第一时段“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与会专家围绕高水平开放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当前最现实、最实际、最可操作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大众创业的这个方针不变化,中国经济的稳定就有重要基础。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认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必须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全球治理结构在变,发展中国家、年轻一代怎么参与,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第二,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要充分考虑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提出,世界是通的,要求开放,要求构建开放型的世界,要求每个国家成为开放型的国家。中国的开放,不仅是高水平的开放,而且是引领性的开放、建设性的开放、制度型的开放、全方位的开放。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认为,第一,应该加大自贸区的开放力度,给自贸区更大的自主权; 第二,应该加入CPTPP倒逼改革; 第三,建议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指导委员会、国际秘书处,全球性的“一带一路”的仲裁机构; 第四,可以通过外商投资法作为突破中美谈判的僵局。外交学院原副院长江瑞平认为,世界“通”了后,不通所带来的问题就更加严峻。要形成全面开放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需要打造高水平周边开放的新格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指出,高水平开放是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服务于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要在更加深化沿??诺耐?,提升内陆和沿???,实现内海对外联动,东西协作的区域形成发展;要推动互利与普惠相结合的共赢开放。
论坛第二时段围绕“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新动力”进行讨论。第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动荡、调整。此外,数字革命、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中国在深化市场化改革和自主的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下一步还必须深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开放。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曹文炼提出,要向融入国际规则的开放深化,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中国可以在促进全球劳动力要素流动发挥更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提出,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才能有效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要下大力气解决改革的重点关键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发言中指出,善用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深化改革,要实现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产品流、人流的内外流动,更要推进规则和制度型开放,使得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男鹿└醚а芯吭菏紫醚Ъ壹挚抵赋?,要放松供给约束,挖掘供给潜力,释放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的活力和潜力空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提出,我国经济社会面临三重转变,一是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国、服务业转变,二是从过去的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三是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在这一背景和改革开放40年成就基础上,在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的同时,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例如,尽快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产权?;げ坏轿?,要素自由流动不到位等重大课题。
本次论坛上,中改院正式发布2019改革年度研究报告《新型开放大国》,并举行了全国职工书屋2019年配送《新型开放大国》签约仪式。与会专家指出,中改院作为中国的改革智库,每年以改革研究报告推出重要研究成果。选择“新型开放大国”这一主题,非常必要,推出的时机也非常好,将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起到重要参考作用。中国工人出版社副总编辑吕静和中改院副院长杨睿共同签署全国职工书屋2019年度《新型开放大国》配送协议,向全国一线基层职工推介。
每年年初推出一本中国改革研究报告,是中改院努力打造“中国改革智库”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几年,中改院形成的年度中国改革研究报告,有的被作为政府规划和政策文件起草的重要参阅件,有的被多个国家部委、省市指定为领导干部读物,有的成为年度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向全球出版发行,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19年中国改革年度研究报告《新型开放大国》,不仅是改革智库围绕大变局下中国与世界的开放改革研究的重要成果,更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
据了解,今年10月26-27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将联合国内外重要机构共同主办“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第8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围绕“中美关系走势及全球影响”“开放的亚洲与世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与经济增长前景”“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晓钟,中国工人出版社总编辑董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表开幕致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曹文炼,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外交学院原副院长江瑞平,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等众多国内经济学家围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新动力”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经济参考报》《人民政协报》、凤凰卫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近50余家媒体参加了本次活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开放 中国 改革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