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疆山村土地流转催芍药花开促农民增收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日电(记者 尚升、胡虎虎)夏去秋来,新疆伊犁河谷热意不退。村民艾尼瓦尔·斯德克去年将家中田地流转给合作社,告别了风吹日晒的日子,“土地流转每亩500元,再加上年底村里分红、外出务工等,一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
艾尼瓦尔·斯德克所在的新疆巩留县塔斯托别克乡巴哈拜村,三年前还是自治区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1户944人,占全村人口近半数。与当地许多摘掉贫困帽子的农民一样,艾尼瓦尔·斯德克家的改变始于村里推行的“村社合一”和土地流转机制。
2017年,巴哈拜村支部第一书记夏华发现村民一年到头围着几亩地转,几乎没有什么收益,与村委会商议后决定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带头成立创意土地股份制合作社,与张家港市援疆企业新疆富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种植芍药,大力开展土地流转,促进集约化经营。
刚开始,村民不无担心:土地交出去,人和牛羊吃什么?夏华耐心给村民算清楚账: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可以外出务工,缺乏技能的,吸纳进合作社打工。土地集约经营后,每亩产值比以前增收不少。村民渐渐有了信心。
2018年,全村693户村民、7500亩地完成土地流转,其中2500亩种植芍药,剩余5000亩种植制种玉米,今后将逐渐替换成芍药?!昂献魃缬行д贤恋?、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抗风险能力高,能够确保贫困户收益?!毕幕?。
除了每亩土地500元流转费,依托张家港市援疆资金,巴哈拜村持有新疆富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份,年底村民以流转土地持股分红。其中,5%作为村集体收入,3%作为合作社运营基金,村民享有剩余12%股份。渐渐地,村民腰包鼓了,合作社资金充裕了,村集体经济也有了盈余,为未来扶贫帮困奠定了基础。
艾尼瓦尔·斯德克流转了9亩地种植玉米,2018年底,他仅分红就获得2700多元。夏华说,到2020年芍药收获后,预计每亩地能有1000元左右的分红。
芍药每亩产值1万元左右,芍药籽可以榨取精油、食用油,根是名贵中药材,可以说浑身是宝。为深挖芍药价值、做到“吃干榨净”,近年来,新疆富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嫁接科技新枝,分别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合作研发提炼后残渣的药用价值和芍药蜜的营养价值。
当地还把目光投到芍药“产游联姻”上。巴哈拜村距离巩留县城6公里,依托集中连片种植的芍药花田,成为城镇居民的休闲“后花园”。村里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搞起乡村旅游。今年5月试开园以来,已吸引5万人次来观光游玩,为村民创收40万元。靠收门票,村集体也有4万元入账。
花期易逝,为设法延长旅游季,村里争取县林草局帮扶,计划利用500亩流转土地打造采摘园,选种苹果、干杏、桃子、车厘子等,这样一来,花期过后外地游客仍可以留在村里体验、消费。
“增持”了土地的企业、合作社有了能“生钱”的资源,而脱离了“耕地束缚”的村民,增收门路愈发多元化,脱贫内生动力也更足了。今年,艾尼瓦尔·斯德克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平整土地,种花养草,每天能有150元的劳务费。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土地 芍药 流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