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实践
如果用关键词去概括喀什,“古老”和“偏远”或许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如今,这块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地,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过,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贫穷”笼罩着当地468万各族群众。地处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2014年建档立卡确定喀什地区贫困人口29.87万户120.98万人,占南疆四地州贫困人口的44.7%。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恶劣的条件与巨大的压力面前,喀什地区的干部群众思考不停、奋斗不止?!笆樾次按笾泄蔚目κ财?,让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是喀什地区各级党政的不懈追求,更是各族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笨κ驳匚榧抢钅剿?。今天,走在喀什的土地上,入眼皆变化、处处是新景,脱贫攻坚,正成为融入每个人血液的使命与担当。
转移就业 走出脱贫路
8月14日,是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佧吾力·麦麦提休息的时间。社区保安工作结束后,他一睡醒就会去村里的合作社里扎扫把。“一天扎20多把,能赚100多块钱。加上做保安的工资,家里现在日子过得好得很?!必崃β愕厮?。
这种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是第三年了。2016年,瓦日斯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到现在,常到合作社上班的村民有77人,还有300余户村民在家里利用闲暇时间扎扫把。村党支部书记田义修说:“离土不离乡,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多收入来源,让他们能够赚钱顾家两不误。”
如果说合作社只能称得上是手工作坊,村民们的就业形式只是家庭手工业,那么疏勒县巴合齐乡巴合齐村村民麦尔哈巴·乌拉伊木的经历,就像是从传统社会一步跨入了现代社会,让这个24岁的小姑娘成为受益于喀什现代工业发展的一个代表。
8月13日,在疏勒县如意科技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麦尔哈巴穿梭于一排排自动化流水线设备之中。作为车间主任,她每个月有3600元的工资,这也让她有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追求梦想的底气。
从2017年5月把第一笔实习工资交给妈妈还债,到2018年这个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的姑娘一家脱贫,坚强的麦尔哈巴凭一己之力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如今,在工作的间隙,她还会去生产之外的其他岗位“偷师”?!拔蚁M芄徽莆崭嗟募寄埽ジ嗟牡胤?,赚更多的钱。”麦尔哈巴说。
其实,无论是佧吾力所在的合作社,还是麦尔哈巴所在的现代化纺织企业,对于人多地少的喀什地区来说,转移就业能够带来最直接的脱贫效果。不仅如此,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发展内生动力,能够带来更大的乘数效应,为贫困地区注入更强大的“扶志”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喀什地区已实现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52万户32.76万人,其中2019年新增就业6.49万户9.68万人。
深耕土地 栽下致富种
在莎车县恰热克镇协海尔买里斯村,茂密的巴旦木林里散布着万寿菊。橙黄色的花朵绽放在绿意之间,给炎热的南疆夏日增添了一丝灵动。
“万寿菊的花期从5月底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摘一次花。”协海尔买里斯村村民阿拉尔古丽·阿不都笑着说,“在巴旦木林地里套种万寿菊,仅靠万寿菊去年就赚了3500多元。今年我卖花收入已经超过2000元,还能再摘几次,一定比去年收入更高。”
被当地群众称为“致富花”的万寿菊,正是喀什地区发展特色种植助力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巴蚴倬漳毒靠纱?500公斤,减去成本,亩均纯收益2000元左右?!背抗馍锟萍技派涤邢薰咀芫砗慕芩担静唤龈种不г缭缦铝硕┑?,还在农肥补贴、提高收购价格、搞好技能培训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如今莎车县的13万亩万寿菊,不仅是一个个农民家庭的致富希望,更映衬出农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力。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曾经是许多喀什农民的形象写照。如何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土地的效用,让土地成为贫困群众致富的聚宝盆?喀什地委和行署给出的一系列对策方案,让世世代代在土地上不懈劳作的喀什人,找到了新的致富希望——
清理收回违法违规开荒地282万亩重新规范发包,将所得收益13.2亿元设立七项资金。依法由国有公司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发包经“退地减水”后的416万亩农村土地,预算收入11.88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
帮助贫困户发展2万座大拱棚、10万亩蔬菜、33.8万亩特色林果,帮助24.6万户具备条件的贫困家庭发展庭院经济、实施111万亩林果业提质增效、新定植果树5.8万亩;
依托405座保鲜库,定时收购和托市收购林果和蔬菜,实现贫困家庭人均产业收入2000元以上;
抓电商消费扶贫,依托12个县市电商平台,形成村有合作社、乡有收购站、县有配送中心的营销网络,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
8月17日,喀什地区名特优农产品推介会在广州市举行,让更多的内地消费者看到了新疆农产品的闪光之处。如今,以红枣、核桃、巴旦木、杏子、新梅为主的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业已发展到582万亩,果品总产量达200万吨。莎车巴旦木、伽师瓜、英吉沙色买提杏、叶城核桃这些“喀什品牌”,正带着“瓜果之乡”的千年美誉和无数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走向远方。
旅游发展 有了新寄托
2018年,喀什地区实现旅游接待928.37万人次,同比增长53.95%;旅游消费90.16亿元,同比增长67.03%。作为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服务行业,旅游业在实现突破性增长的同时,也给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18年,喀什地区旅游业带动就业6万人,其中贫困群众近5000人。
地处泽普县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的长寿民俗文化村,就是旅游带动脱贫的最好例证。
8月16日上午,看到阿吾孜·阿迪力老人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己的马车上躲在荫凉处休息,有客人来的时候他就会驾着马车把客人送到下一个站点。今年91岁的阿吾孜身板硬朗,留着漂亮的山羊胡子,高高的个头,眼不花耳不聋,走路带风,思路清晰。如今,靠着马车服务,他一年能赚2万元。
到了午饭时候,尽管周五的游客不算多,但努尔齐曼·图如普家的农家乐还是坐了几桌客人?!霸次颐羌铱诵∩痰?,但收入并不高。后来当地干部建议,景区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不如开个农家乐?!迸肼两窕狗浅8行荒俏灰妓呱现赂宦返母刹俊!跋衷诿刻於寄芙哟?0多位客人,节假日更多?!?/p>
如今,在长寿民俗文化村里,农家乐已经有6家。村里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民达到125人,占全村村民数的35.5%。从2002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到2018年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依托旅游业的大发展,长寿民俗文化村在短短几年间就成了县里最富裕的村。
自然风光固然吸引人,但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喀什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同样是旅游与脱贫的极佳结合点。
在喀什老城,政府部门通过统一规划、有序管理,为贫困居民和手工业者提供流动摊位,让他们能够在景区从事经营工作。
在有着“刀郎画乡”之称的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刀郎农民画成为最鲜亮的品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依托帕米尔高原风光、塔吉克族民俗风情、丝绸古道、石头城遗址等,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了旅游热土。
【编辑点评:这里有源于“一带一路”的吸引力、这里有转型升级的创造力、这里有上下一心的凝聚力,这里就是喀什,这里就是打开脱贫致富想象力的地方?!?/strong>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实践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