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一个抑郁症患者想说的话
记得当年,父母与朋友知道我患上抑郁症时,他们惊讶的表情立刻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我总被那个场景刺痛。但这本不应该让人意外,抑郁症患者并非一个人数稀少的边缘群体。中国约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相当于平均100个人里至少有4个抑郁症患者?;颊呷耸诙?,面貌却模糊不清,是因为这个群体将自己隐匿起来,据统计,我国心理疾病人群就医率不足10%。缺乏专业治疗的后果,就是中国抑郁症患者有极高的自杀率。许多抑郁症患者不愿接受治疗,并非因为他们不痛苦,而是因为社会对抑郁症缺乏理解,这使得他们宁愿逃避事实,直至坠入深渊。
忧郁与心情低落,本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情感,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放松,人们总能从中走出来,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心情不佳者的告诫。但当忧郁逐渐拉长时间,变得黏稠,与其他难以名状又沉重痛苦的情绪纠结在一起,缓慢地将一个人包裹时,他自己会感受到其中微妙但却有如鸿沟般的区别。这时,无论是别人还是他的内心,都会提醒他:这只是一时的情绪,做点开心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抑郁会逐渐淹没他,并将他拉入更深的泥潭里。抑郁症与日常的忧郁有感受上的类似,并且难以有明显的外伤暴露给他人看,这会让人怀疑抑郁症患者在无病呻吟,或是逃脱应负的责任,甚至患者也会开始质疑自己的感受,怀疑自己是性格软弱或意志不坚强,加上抑郁症本身就会抽干患者的行动力,许多患者都只能默默承受。
即使抑郁症患者能够鼓起勇气,寻求医药与心理咨询的帮助,也很容易陷入两方面的困境。首先,我国的精神科医疗资源极其缺乏,并且分布不平衡,这导致许多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支持。据统计,目前精神科专业医生仅有3万人在岗,而根据专业人士评估,需要50万位医生才能满足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而大部分的医学院没有精神卫生专业的设置,也无法及时补充其中的缺口。
即使得到了医疗救助,医生为患者开出了诊断单与药物,他们也会很容易被打上“神经病”的标签。周围的人会将他们与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提并论,断言他们无法摆脱“精神病”的纠缠,“这辈子完蛋了”,而这些人包括他们的父母、他们敬重的老师与他们的至交好友。这些污名对患者心灵造成的伤害是持久的。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父亲在我拿到诊断单的那天对我说的话,还刺痛着我的心:“你这辈子是废了,是吗?”尽管今天我暂时告别病痛,这样的话也令我难以忘怀。
没有人想得抑郁症,但当它猛烈扑向你时你却无法避开。每个患者得抑郁症的直接原因,当然来源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但许多学者已经敏锐地发现,从前只属于少数人的抑郁症,如今迅速“平民化”,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抑郁症的流行不仅是个人的原因,背后也隐含着社会的变迁。韩国哲学家韩炳哲就指出:我们身处充满竞争的、效绩主导的功绩社会,每个人都被要求“积极生活”,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自我实现,而失败是绝对不行的,并且要归咎到自身不够努力上。这种人生态度在社会中蔓延,导致人们很容易倦怠与精疲力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抑郁症的泥潭中。有研究就指出,每天工作1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每天工作7~8个小时的职员高2.5倍。如今,企业拼命鼓励年轻人积极奋斗、互相竞争的社会氛围,与越来越加速的生活节奏,固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同时也制造了数量惊人的抑郁症患者。
帮助抑郁症患者,其实也是在治疗社会的创伤,抑郁症不仅是个体的疾病,也是社会问题的症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亲友的拥抱与安慰,还需要社会对抑郁症的了解、足够且分布均衡的精神医疗资源以及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反思。毕竟,每一个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都希望有人能将自己从泥潭中拉出。
编辑:刘畅
关键词:抑郁患者 医疗救助 情绪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