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临漳邺城佛造像首次系统性展出

8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举办“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展示了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精品131件,分为邺城概貌、玉石梵像、邺都样式和佛韵至美4个部分,从造像环境、造像本体特色、地域时代风格及造像艺术来展示佛造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2012年,河北临漳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经过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文物2985件(块),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和唐代,大部分是东魏、北齐时期造像。这是中国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
据了解,多年以来,邺城考古队经过整理、拼合,共完成200余件造像的修复工作,本次展览就是这批佛造像修复、?;すぷ鞯慕锥涡猿晒故?,也是邺城遗址考古的首次系统性展示。邺城佛造像有白石和青石两种材质,风格各具特色。白石是邺城地区出土造像使用较多的原料。在造像题记中有“玉像”“白玉像”等铭文,多指白石制作的佛像。
此次展览的展品主要集中在北朝时期,以接受、学习古代印度佛教为主,是佛教文化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阶段。通过本次展览,观众在欣赏佛教雕塑艺术同时,可以体会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的理念。
其中,北齐的“弥勒七尊像”和“菩萨坐像”等均是利用了白色大理石温润洁白、质地柔软的特点,运用娴熟的镂空雕刻技术,是邺城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邺城地区的青石造像较少,青石质地均匀、硬度适中,以高浮雕与圆雕佛像为多。北齐的“弟子立像”“菩萨三尊像”的雕刻风格明显有别于白石造像,突出了造像服饰线条的变化。圆雕“佛头像”“弥勒菩萨头像”“佛坐像”“佛立像”“弟子立像”等,则展尽显石雕之美,呈现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高峰。
作为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中心,邺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因材施雕,赋予造像不同的神韵。中国佛教造像中所谓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特征都有呈现,并出现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龙树背屏”造像,展示出多元文化交融下的邺城佛教造像艺术魅力。
其中,北齐的“坐佛五尊像”不仅有精雕细琢、极具地域风貌的透雕龙树背屏,还将流畅的石雕线条与彩绘贴金的装饰融为一体,让造像更具艺术魅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造像 邺城 佛教 临漳 城佛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