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关注重点人群 护航生命全周期健康
7月25日下午,全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对这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功在日常,利国利民。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两周以来,相关具体政策陆续公布,15项专项行动内容逐渐面向社会全景式展开。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更是以每天一场发布会的节奏,连续震撼播报,目前发布内容已推进至行动的第二板块———7月25日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发布会召开,26日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发布会召开,29日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发布会召开,30日职业健康?;ば卸⒉蓟嵴倏9刈⒅氐闳巳?,从新生到迟暮,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健康中国正在“行动”起来。
保障妇幼健康
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不仅是要开展健康的宣传,而且要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要开展专项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行动,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两个月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秦耕代表卫健委发布了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意见》出台后,秦耕对记者说,妇幼健康促进面临许多新形势。比如,服务供给方面,优质资源总量不足,生育全程服务覆盖不广泛,发展不平衡、服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服务需求方面,呈现多元化、多层次,人民群众对妇幼健康服务期望更高。服务理念方面,妇幼健康工作正在从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生存向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转变。
这些问题,正是妇幼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旨在直面并解决的。行动明确提出了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考核指标、实现路径和工作措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幼健康主要结果性指标及其他目标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机衔接,并提出了个人倡导性指标和政府工作指标:面向个人和家庭,提出了孕育健康新生命、保障母婴安全、科学养育儿童、预防儿童疾病、促进生殖健康等5个方面的健康倡议。面向社会和政府,分别提出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生育全程服务,加强婚育指导、避孕服务和女职工?;?,开展孕前保健和产前筛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救治,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防治妇女儿童常见病,开展妇幼健康中医药服务等10项具体工作措施。
从策略上,健康中国行动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八裕魑?,应发挥母亲在促进家庭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比玖匙槭榧恰⒏敝飨葡苯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为此,全国妇联决定结合“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展“健康中国———母亲行动”,号召母亲当好家庭健康的指导员、管理员和监督员。
但是,当面对儿童医院院区狭小、就诊条件拥挤的窘境时,市民恐怕很难及时感受到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效果。对此,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会长陈博文接受了记者采访。
“儿科是我国医疗服务中供需矛盾相对比较紧张的一个领域,国家确实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从医院的角度,特别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怎么做这项工作,儿研所在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很多的尝试?!背虏┪淖芙嵛骄浠埃阂皇嵌阅谕谇绷?,二是对外合作。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等模式。比如开展“指尖就医”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网络挂号、智能导诊、智能报到、分时候诊、智能药品配送、网络查询检查结果等方面争取实现“一指通”,患儿家长可以根据手机APP提供的信息在医疗机构内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在对外合作方面,儿研所和其他医院共同建立了儿科医联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针对很多综合医院儿科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和其他三级甲等医院儿科进行合作,如向北京朝阳医院派驻儿科主任、向北京同仁医院派驻新生儿内科主任。纵向到底,则是与基层医疗机构深入合作,如向高碑店卫生社区服务中心、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派驻保健科主任,形成紧密型医联体。
“儿科医联体在临床带教、质量控制、进修培训、联合发展方面进行充分合作,提升整个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儿科诊疗能力?!背虏┪钠诖?,通过妇幼健康促进行动,能够整体提高我国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健康教育
青少年健康则中国健康
在健康中国15项专项行动中,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是在重点人群部分设立的特别行动,也是健康中国行动文件公布之后引起公众、媒体热烈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一直为此呼吁。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青少年的健康至关重要,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健康。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改善这一现状,亟须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改善目前青少年健康教育现状。”
丁洁说,根据国内不同学术机构或研究团体的调研报告,我国青少年肥胖、视力不佳等体质健康问题突出,不良卫生习惯,包括每日刷牙不到两次、吸烟、看屏幕时间过长等问题越来越凸显。“然而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学校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学校健康教育政策体系仍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机制;学??菇】到逃Σ蛔?;当前学校的健康教育难以实现学生获得系统连续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不足,师资和教材缺乏等?!?/p>
面对这些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时给出了答案:“2018年,教育部推出一个主题健康教育的活动,叫做‘师生健康中国健康’?!ι】抵泄】怠?,是个因果关系,只要师生达到了健康,健康中国或者中国健康就可以达到。所以,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15大行动当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行动?!?/span>
此次,教育部牵头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并计划从三方面展开,即“一增一减一保障”?!耙辉觥笔羌忧刻逵虢】悼魏涂瓮舛土妒奔洌ぜ颇昴诨嶂贫ㄓ》ⅰ都忧垦L逵兔烙母锓⒄沟囊饧?。王登峰透露,《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时间要求和实现路径。
“对于大家特别关心的运动时间,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已明确了学生每天要有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在校内要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离开学校之后,到家里也要参加一小时室外活动,这就是‘1+1’每天两小时,跟以往过去学校体育文件要求相比,这次是最明确的?!?/p>
“一减”,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去年,教育部已经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30条”,目标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到阳光下,到运动场?!霸谡庑┠勘甑幕∩?,就有了‘一保障’。‘一保障’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学校体育能够增上去,确保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蓖醯欠逅?,目前,教育部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办法,来确?!耙辉鲆患酢蹦芄宦涞绞荡Α1热缢敌⊙Ь徒胙?,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划片入学,保证学生有充足睡眠,改善学校的设施条件等等。设施条件不仅是指运动场所,还包括教室照明、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电子屏幕等。另外,还坚持要求学生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
“目前,这几方面工作都已经全面铺开。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王登峰表示。
老年朋友
要过有质量的健康快乐生活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意见》明确指出,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意见》提出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并且指出,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但是,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发布会上列举了两组数据:一是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二是我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这说明我国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进入老年后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开展了长期研究:“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
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已出现了‘8-4-2-1’家庭。原来一对夫妻对应要负担4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而现在还有可能要照顾老人上边的老人。这是一个家庭难以承担的。”郑秉文建议扩大2016年印发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范围,探索形成全国可推广的长护险模式,满足失能、半失能
老年人的照料需求,缓解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照料压力。
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国家卫健委近期已着手部署关于失能预防、失能照护的相关举措,不久将会启动。已发布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政策,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的行动内容,给自己划出了考核“分数线”:一是在未来的1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要有所下降,二是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降低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到生命的终末期,让它晚一点来,这个也是世卫组织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的一个指标。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绝对数量将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自身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控制这个增速,同时努力地寻找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p>
王海东表示,为了能够考核“及格”,未来,以2022年和2030年为时间节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90%,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要分别达到75%和90%。行动同时要求,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的形式为入驻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在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他可能会发生离婚、丧偶、子女外出打工、亲友离世等等,都会造成他的人际关系的丧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组书记李志新提醒,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与快乐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仅健康中国行动中的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要注重面向老年人开展,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还要专门开展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
职业人群
健康要靠法律保障
截至记者发稿,健康中国行动第二板块的最后一项专项行动———职业健康?;ば卸⒉纪瓯?。这也是全国政协委员长期关注的领域。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就提交了一件集体提案,并指出,职业健康促进的目标和方案还缺一份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多层次保障职业健康的法律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制约,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仍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专业机构“重职业病诊断治疗和患者赔偿、轻综合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和预防性职业健康促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也存在“重工业、企业等第二产业,轻农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第一、第三产业”的倾向。
同时,于2006年起启动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项目,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已将某些职业健康要素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中华全国总工会从2013年起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全国31个?。ㄇ?、市),推广应用《工效学检查要点》等国际行之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治工具包,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但是,上述实践经验尚未上升为法律规定,关于职业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可持续性、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有待加强。
鉴于上述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农工党中央建议:将保障公民基本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权利的公平可及纳入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ぶ校炕餍幸抵鞴懿棵旁诒拘幸抵耙到】涤胫耙挡》乐畏矫娴脑鹑?。
具体到近期的法律法规建设,应该突出几个重点:首先是适时修订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工会法等现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正在履行立法程序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尤其需要与这些已有法律进行衔接,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完善和提高。此外,应积极关注、参与和响应国际社会关于全球职业健康治理的倡议和决议,促进我国批准发布国际相关法律,如国际劳工组织1985年通过的《职业卫生服务设施公约》(全世界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批准),对照国际职业病名单,将职业性结核病、肝炎和肌肉骨骼疾病等国际公认的职业病纳入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在工作机制上,农工党中央建议探索建立多种职业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分类管理,大型用人单位实施自律模式,中小型用人单位建立联合服务体模式,小微企业等用人单位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扶持模式。促进工伤保险基金有效发挥预防功能,将工伤保险基金由治疗、赔偿职业病为主体转变到以预防为主,重视心理康复和工作能力培养和康复,促进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尽快回归社会,获得体面劳动的尊严。另外,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医学、工程、管理等多学科职业健康队伍建设要求,支持高等院校系统培养职业健康专业人才。
编辑:刘畅
关键词:健康中国 意见 法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