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主播"伦勃朗已上线 《夜巡》修复向全世界线上直播
“你看伦勃朗《夜巡》修复直播了吗?”


荷兰国立博物馆“荣誉画廊“中”夜巡行动“现场
最近,荷兰国立博物馆启动了对伦勃朗名作《夜巡》修复工作的线上直播,本次修复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开修复工程,目的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人们,能将作品长期保存下去。项目耗资300万欧元,预计将持续数年。前往博物馆的参观者,也可通过透明隔墙现场观看修复工作的进行。

《夜巡》前景中的小狗
伦勃朗《夜巡》曾被修复25次,上一次修复是在 1975 年,当时,一名荷兰教师用面包刀造成了画面的严重损坏。一些荷兰人有幸近距离观察那次修复。此次修复则是由于自然原因:上次修复补上的颜料随时间流逝而变黄,画面下方的小狗所在区域则因为不明因素而变亮。
“就像你有机会走进后厨,观察厨师是怎样工作的?!薄段辣ā罚═he Guardian)这样引述荷兰国立博物馆馆长的话。他提醒公众,这样的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由于技术上的改进,未来数十年,《夜巡》都不太可能需要再次接受修复。
伦勃朗《夜巡》,一幅可以和蒙娜丽莎比肩的旷世杰作,但也正是它,将意气风发的伦勃朗从艺术生涯的顶峰,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此,人生急转直下,晚景颓唐。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悲惨的去世!

伦勃朗《夜巡》,1642年
1642年完成的《夜巡》,是伦勃朗最大型、最富有雄心壮志的作品,该画由阿姆斯特丹火枪卫队委托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创作,历时3年于1642年完成,画中描绘的是荷兰黄金时代鼎盛时期一个精力充沛的市民卫队组织?;髦?,伦勃朗展示了他标志性的用光技巧,制造了舞台式的明暗对比。他还放弃了集体肖像常见的刻板造型,而是竭力捕捉人物的动态,赋予整个画面以活力和戏剧性。
34位人物中有18位是与伦勃朗同时代的真实人物。这些互为邻居、朋友和同事的卫队成员同住在今天阿姆斯特丹达姆拉克大街(Damrak)和辛格运河(Singel canal)之间的区域,是当时阿姆斯特丹街头的知名人物。
那么,关于《夜巡》的6个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1. 伦勃朗《夜巡》与达芬奇《蒙娜丽莎》、委拉斯凯兹《宫娥》齐名,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名画。

2. 伦勃朗《夜巡》画的竟然是白天。
作品原名是《队长及其全队人员》,描绘了日间举行的庆典活动景况。但由于伦勃朗强调光影明暗的画风,使这幅画完成之初给人以暗淡的印象,后为保存画面又涂上了多层凡尼斯,但多数的凡尼斯经过久远的年代后都会变质、变深,甚至影响到下层画面的色彩,再加上灰尘沾染,使画面更加灰暗。因此,不知从何时起,原本是白天场景的画面,竟然误认为是黑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修复、清洗,才确认画面的景况是白天,但因为这幅画长期是以《夜巡》而闻名,所以就一直延用至今。
3. 伦勃朗《夜巡》的尺寸高3.63米、宽4.37米,算上画框总重337公斤。


4. 伦勃朗《夜巡》有50个以上待解决的疑点,当中最奇怪的是画中的女孩。

伦勃朗《扮作花神的萨斯基亚》
她穿着华丽的丝绸裙子,腰间倒挂着一只鸡,据说是鸡爪是民兵队的象征,这个女孩让人想起伦勃朗的另一件作品《花神》。
5. 《夜巡》导致伦勃朗破产的主要原因

《夜巡》是导致伦勃朗破产的主要原因,它是一幅众筹作品,每人出100弗洛林金币。当时的民兵连实际上是富人俱乐部,他们找人画肖像画只不过希望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而已,况且每个人支付的费用是一样的,理因受到“公平的待遇”——画成“毕业照”。为此,他们联名将伦勃朗告上法庭,这次官司持续了8年。从此伦勃朗的名誉受到影响,很少有人再来找他画肖像。
甲方爸爸的理想效果:

哈尔斯《圣乔治军团的官员盛宴》 1616年
与此同时,画坛开始流行更加繁琐精致的风格,伦勃朗的肖像画生意每况愈下,但是乱买收藏品的习惯也没有改过来,13000荷兰的房贷根本就还不起。

伦勃朗《扮作败家子的伦勃朗和莎斯姬亚》
祸不单行,妻子莎斯姬亚在29岁去世后,独自抚养幼子提图斯的伦勃朗就陷入了深深的危机。虽然这一时期的伦勃朗创作了最好的一批作品,但欣赏他的却不再是富有的买家。继承了萨斯基亚大笔遗产的伦勃朗,不得不遵循亡妻的遗嘱:如果他再婚的话,这笔财产就不再是他的了。伦勃朗始终未和情人斯托芙丝(Hendrickje Stoffels)结婚的原因也正在此。
作为艺术家,伦勃朗是个感性的人,而作为男人,他的确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
6. 在问世377年以来,《夜巡》的标志性地位是它屡受磨难的原因之一,曾遭遇过一次被裁减、两次刀伤,最致命的是1990年的酸性液体袭击。

修复专家复原1715年《夜巡》被裁剪的情况
1715年,这幅巨型油画从阿姆斯特丹一个民兵组织总部转移到市政厅。为适应新空间的大小,画布左边被裁掉一大条,其他三边也被裁掉小部分。修复专家和数据分析科学家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法医成像工具,通过研究画布边缘的变形程度推算被裁剪部分的精确尺寸。
1911年,第一次刀伤。1911年1月,一位博物馆观众突然跨过拦在作品前的绳索,拔出当时鞋匠常用的小刀,迅速地伸向《夜巡》表面,留下数道划痕。在对作品造成永久伤害之前,博物馆保安设法将作案者制服。据事后调查,作案者是一名被宣布为“不适合工作”的水手,因感到挫败而以此方法报复政府。最终他被判处一年监禁。

1975年,第二次刀伤:《夜巡》被锯齿刀划伤
1975年9月,一个拿着锯齿刀的人朝着《夜巡》的两个主要人物,队长弗兰斯·班宁克·科克和上尉威廉·范·鲁伊坦伯希,猛划了十几次,留下了多个几毫米宽、50厘米长的伤口。在重新加衬之前,修复员用蘸有合成树脂的线在画布背面做了“小桥”,将其重新连接,修复了这幅油画。现在从画布正面看,受损的区域显得更暗、更光滑。

《夜巡》遭酸性液体喷洒
1990年4月,一名参观者向《夜巡》画面左前景身着艳丽红衣的火枪手身上喷洒酸性液体。幸运的是,一名警卫迅速用水冲洗了画布,中和了腐蚀性液体。当时的修复专家认为,酸性液体只渗入了画布表面的清漆,而没有影响到下面的颜料,因此决定只重涂一遍清漆。如今的修复专家有条件将画布表面放大7000倍,他们可以核实前人的修复方法,或者进一步发现是否还存在一些表面损伤。
编辑:杨岚
关键词:勃朗 夜巡 修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