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潮涌楚天阔——湖北砥砺奋进70年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新华社武汉7月25日电题:潮涌楚天阔——湖北砥砺奋进70年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新华社记者唐卫彬、李鹏翔、梁建强
浩荡长江,见证广袤荆楚沧桑巨变。
从万里长江第一桥飞架南北,到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建成运行;
从“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穷窝子”“水袋子”,到沃野千里、稻菽飘香的“米粮川”“鱼梁洲”;
从“武字头”国企挺起中部工业脊梁、汉正街书写“天下第一街”商业传奇,到全力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70年,九省通衢湖北始终与共和国同奋进、共成长;70年,乘着党和国家政策的东风,日益成为改革创新与内陆开放高地的湖北,正在砥砺奋进中写就高质量发展新的华章。
“芯”“光”璀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可以同时容纳多达135亿人通话。
从40年前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起步,到2001年中国光电子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光谷正式诞生,再到汇聚2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光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仅光线光纤就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
“光谷的发展变迁,是湖北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典范。”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说,矢志创新,湖北发展的动能十足、气场十足。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128所高校、2158家科研机构、70多名院士、50多万名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是中国重要的创新资源富集地。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湖北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北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如今,这里有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北斗芯片;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生产存储芯片的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这里有全球第一大光纤和预制棒供应商长飞公司;这里有由中建三局研发,以高效节能的绝对优势领跑全球的“空中造楼机”……
放眼世界,展示“中国跨度”,“湖北建桥军团”在30多个国家设计建造了近200座特大桥。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介绍,中铁大桥局已成为世界上设计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
提升“中国速度”,世界上标准最高的高铁在湖北设计。铁四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再秋说,时速486公里的高铁运营试验世界纪录留下了湖北印记。
一组数据,成为湖北创新发展的直接见证——2018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653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92倍;依托国家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湖北还打造了“芯屏端网”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
动能转换,为湖北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引擎”:
——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56.7:15.6:27.7,调整为2018年的9.0:43.4:47.6,实现了从“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产量近年中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增量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涌现出一批新兴节点城市,湖北的城镇化率由1952年的10.1%,提高到2018年底的60.3%……
从农重工轻到三产协调,从城乡分割到融合发展,从一城独大到多极支撑,湖北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所迸发的新动能后劲更足、态势更强、基础更稳。
敢为人先,打造改革与开放“新高地”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一典故,发端于荆楚大地。
湖北自古就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首创精神。一部湖北的70年发展史,也是一部锐意改革与矢志开放的奋斗史。
沙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创全国先河,武汉“两通”起飞打开内陆开放的大门,汉正街写下“天下第一街”的商业传奇,湖北自贸区打造内陆开放的新标杆……新中国发展的许多重要历史节点,都深深烙下了湖北改革、奋进的印迹。
当前的湖北,同样处处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气息与活力。
今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透露,1953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为0.82亿美元,2018年达到528亿美元,增长了足足643倍。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深化,以“放管服”为重点的政府改革稳步推进,党中央部署的100多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省级层面128项改革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湖北自贸区完成了151项改革试验任务……
湖北还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和“三个100亿”等政策举措,民营经济撑起了湖北经济的半壁江山;出台了营商环境“25条”、降成本“31条”等措施,连续三年累计为企业降成本3300亿元。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海洋介绍,2019年,企业减负降本政策从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6个方面,提出了26条政策措施,预计可降低企业成本710亿元左右。
实施高水平“引进来”,同样成果丰硕。
湖北连续举办华创会、楚商大会、中部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活动,来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80余家。2018年,湖北省实际利用外资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今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也将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
作为全国重要的高铁路网中心、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湖北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技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完成工程项目营业额239亿美元、新签合同423亿美元。
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武汉天河机场拥有59条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直航全球四大洲;武汉新港迈向亿吨级大港;建成后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将成为亚洲第一的货运空港集散中心。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15个进境商品指定口岸、5个国家开放口岸、5个保税物流中心、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正在支撑起湖北开放新格局。
绿色发展,推进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滨江城市湖北宜昌,在发展与?;さ木裨裰?,毅然选择了?;?。通过制定3年行动方案,当地正着力实现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
持续抓好退田还湖、退垸还湖、退渔还湖,鄂州梁子湖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漫步湖畔,绿色正在成为这一水域面积位居全省前列的湖泊的最美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湖北是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三峡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守护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湖北责任重大。
“穿新鞋”“走绿道”,成为湖北面向新时代作出的重要选择。
为了?;ず贸そ盖缀樱卑研薷闯そ谠谘沟剐晕恢?,推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沿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等长江大?;な蟊曛拘哉揭?,推出覆盖产业、城镇、交通等领域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着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取缔各类码头1200余个,清退岸线150公里,岸滩复绿1.2万余亩,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5家……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湖北是“千湖之省”,纳入省政府?;つ柯嫉暮淳陀?55个,并拥有6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东湖之畔,修起了101.98公里的世界级绿道。人在景中游,景入画中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参观东湖绿道时,有人感叹——“烟雨东湖有一种天然诗意”。
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也要让百姓从发展中收获“金山银山”。
湖北连续五年把公共预算支出的7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居民收入持续跑赢经济增速;实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改善了335万户居民住房难题……
大别山麓,革命老区红安县在湖北率先脱贫摘帽。2014年以来,湖北累计减贫490.7万人,年均减贫近百万,贫困发生率由14.4%降至2.4%;
湖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介绍,今年上半年,湖北城镇新增就业52.80万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8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1元,增长9.1%。“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增长稳中有进?!?/p>
70年,光阴飞逝,沧海变桑田。
70年,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
“2018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长8.5%?!焙笔∥饕涸鹜舅?,湖北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印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恢宏历史,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注脚。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湖北 发展 高质量 奋进 长江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