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三晋大地起苍黄——新中国成立70年山西发展巡礼
新华社太原7月22日电题:三晋大地起苍黄——新中国成立70年山西发展巡礼
新华社记者于振海、梁晓飞、王井怀
太行之西,黄河之东,表里山河,资源富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发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在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起共和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如今,又担当起新时代能源革命排头兵重任,展开决战贫困攻坚战,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阔步前进。
山西,正以全新姿态挺进新时代。
当好“能源革命排头兵”
山西潞安集团石圪节煤矿曾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精神闻名全国。3年前,关闭了矿井,转型发展油用牡丹。前不久,其生产的牡丹籽油出口到了韩国。
石圪节“退煤种花”的同时,千里之外的千万吨级矿井同忻煤矿建成了山西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只用在地面控制室里,轻轻一点鼠标,地层深处的“乌金”就会滚滚不息地涌上地面。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90多亿吨,运往全国的煤炭130多亿吨。
山西因煤而名,也因煤而困。粗放的采矿业,经年累月,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矿难频发,经济发展患上了“煤炭依赖症”;多年来,始终走不出“煤炭市场好时,无暇转型;市场不好,无力转型”的怪圈。
关键时刻,新一届党中央为山西把脉,开出两剂良方: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化“供改”与“综改”,明确了“能源革命排头兵”“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山西,开始走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尽管煤价持续高位运行,山西仍坚决淘汰落后产能,3年来关闭88座煤矿,退出落后产能8841万吨,煤炭去产能规模全国第一。煤矿数量由新中国成立后最多的4万多座,降到了1000座以内,先进产能占比提升到57%。
如今,山西1天开采的煤,相当于1949年全年的煤炭产量。通过科技创新,煤炭从燃料变原料,变身为高端润滑油、高端蜡、化妆品。
新型综合能源异军突起。风电、光伏装机总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进入全国前5。煤层气抽采利用量占全国的90%以上。晋电外送能力超过3800万千瓦,越来越多的清洁电力输往全国。
大同建设“氢都”,吕梁培育“数谷”,晋城发展“光谷”,阳泉打造“纳谷”……一批老煤城贴上新名片。晋能集团转型清洁能源,晋煤集团主攻燃气产业,潞安集团整合现代煤化工,阳煤集团发力煤机制造……多家老煤企密集调整主业。
全省上下推动国企改革、开发区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营商环境改革等,一些关键领域改革迈向全国第一方阵,发展态势焕然一新。
山西率先启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用一纸承诺代替“一箩筐材料”,企业自行办理的审批事项压减80%,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时间平均缩短一半以上。
开发区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主战场。2017年山西批准新设开发区15家,2018年新设24家,今年已新设立11家。各开发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大数据、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精准招商。
今年5月,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共同发布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这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催生的最新科技成果。去年一年,这里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初步形成电子信息装备、装备制造及汽车、生物医药及食品、新材料及加工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甩掉贫苦穷困的帽子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出了山西人的家乡情。
山西,也是英雄、光荣的土地。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留下了数不尽的光荣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孕育出了西沟精神、大寨精神、锡崖沟精神、大泉山精神……
然而,巍巍太行,遍布干石山;绵绵吕梁,满是残垣沟壑。因土地瘠薄、干旱缺水,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太行、吕梁就占了两个,山西58个贫困县分布其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打响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
2017年9月,家住吕梁山深处、年过七旬的刘福有、杨娥子老两口,卖掉了家里的两头大犍牛,搬进了岢岚县广惠园移民新村。只有6户人家共13人的赵家洼村在民政部门销了号,拉开了山西决战深度贫困的序幕。
刘福有没花一分钱,就搬进了新楼房,后续扶持政策随之跟进。
很快,山西从7993个贫困村中,确定了3350个需要整村搬迁的深度贫困村,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和决心,采取超常举措,啃深度贫困“硬骨头”。
到今年5月底,3350个深度贫困村已有3084个完成整体搬迁,1502个集中安置点已竣工1493个。
数万名扶贫干部奔走在太行吕梁山上。长治市扶贫办主任段志岗上任3年,跑了全市933个贫困村的一半以上。“时间紧任务重,群众眼里看着,心里盼着,不使劲不行啊?!彼?。
扶贫干部们从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中汲取力量。在革命老区武乡县,楼则峪村第一书记闫小波进村后,挨家挨户走,一家一家问,连老太太爱看什么电视节目都记在心里。他带领村民发展电商,把当地小米卖出了好价钱。离任时,村民给他塞上自己做的鞋垫,表达对他的感激和不舍。
今年,山西将确保最后1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2万贫困人口脱贫,确保2020年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绘就新的“山西好风光”
汾河,是山西最著名的河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地位,以环境?;さ贡凭酶咧柿孔停赜θ嗣袢褐诘纳厍校萌嗣悄芡强铡⒖醇躺?、闻到花香。
山西实施大水网建设,启动占全省总面积72%的七河流域治理工程,省政府每周公布汾河流域治污情况,确保到明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太原、临汾等汾河河段再现“一川清流,两岸锦绣”。
水的命脉在山,山的灵魂在树。在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有的地方“种树比养孩子还难”,生存条件恶劣。
在吕梁山区的永和县,永和关、乾坤湾等临近黄河的陡峭石质山上,现在已是绿油油一片。当地生态防护林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不足5000亩,增加到现在的34万亩。
在太行山深处的壶关县,一道长达5000公里、全部由石头垒成的森林防护墙蔚为壮观,当地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增至50%以上。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右玉县,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林木绿化率达到55%,创造出让荒漠变绿洲的“右玉精神”。
几代人披荆斩棘,换来今日绿水青山。山西省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提升至20.5%。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近20年来,山西植被生态质量改善位居全国前列。
山西曾是“千泉之省”,但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尤其是采煤采矿破坏地下水系,造成19处岩溶大泉大部分衰减,6处断流干涸或流量锐减。去年以来,50座涉及泉域重点?;し段У拿嚎?,6座被列为去产能关闭矿井,2座被注销采矿证,42座办理了采矿证变更手续。
山西地下水位逐年回升。“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已断流25年,地下水水位距泉水出水口最高时有9层楼高,如今只差1.61米,难老泉复流在望。
山西也是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澳晌鉍DP,也要把环保指标提上去?!鄙轿饕宰呈慷贤蟮挠缕?,向污染开刀。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二氧化硫、PM2.5、一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浓度较2013年分别下降49.23%、28.57%、36.17%。
如今,山青、水绿、空气好的山西,吸引了八方游客,旅游产业正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增长极?;坪印⒊こ?、太行3条旅游公路开工建设,100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挂牌。去年,山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5.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进入全国前十。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新时代3700万三晋儿女,为故乡骄傲!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山西 新中国 成立 发展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