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滴血当真能验癌,还是“看上去很美”?
几年前,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霍姆斯凭借一项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依靠一滴血就能进行两百多项专业检测,被众人追捧。然而,好景不长,她的谎言很快被戳破,跌落神坛。
2019年,“滴血验癌”又进入了公众视线。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东丽株式会社将于2019年中向日本厚生劳动省递交申请,请求批准生产和销售通过一滴血液来早期检查诊断多类癌症的试剂盒。
这种检测方法号称只用一滴血就能发现各种癌症。消息一出,再次引发众人讨论。莫非,这一次,忽悠了全美的“滴血验癌”当真被日本实现了?这种检测方法与目前体检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又有什么区别?
验血查癌只能作为诊疗参考
据日本亚经评论报道,日本跨国化工集团东丽工业株式会社研发出用一滴血就能检测各种癌症的方法,如果制造许可获批,患者预计只需几万日元(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36元),就能一次检测多种癌症,其准确率超过95%。
如果顺利获批,试剂盒最快可于2020年上市。届时,胰腺癌等多类癌症或可被早期诊断,而获得及时干预治疗。
据报道,东丽的“一滴血验癌”是基于基因检测,利用血清中抽提的microRNA,通过量化microRNA的表达量组合作为检测手段。microRNA是一类大小只有18—25个碱基的核糖核酸,通过外泌体释放到血液中。
研究表明,microRNA的表达量与多种因素呈明显相关,包括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肿瘤转移、消失等病理变化性。因此,以microRNA作为诊断标志物有极大的优势,其在肿瘤早期阶段就已表现异常,只需要对病人指尖采血,便可提前知晓是否患癌。
即便如此,日本东丽研发的“滴血验癌”技术,依旧逃不过被质疑的命运。首先,日本的滴血验癌并未在专业杂志上有所披露。其次,“95%的准确率”让人看了一头雾水,通常,专业的医学检测中会使用“灵敏度”和“特异性”等专业名词,而非准确率。第三,比其他检测芯片高100倍的灵敏度也是一大疑点?!耙坏窝锩婧械膍icroDNA是极其微量的,我们临床上用外周血做基因检测一般都要抽到10毫升血。不断放大检测信号意味出错率会更高?!苯帐≈琢鲆皆毫俅仓琢鍪笛橹行闹魅巍⒔帐】拱┬崦厥槌の饨ㄖ懈嫠呖萍既毡钦?。
“采用此类方法做癌症早诊,要考虑特异性和灵敏度,而且检测结果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疾病的判断还需经过一系列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当然最终确诊是依靠病理诊断。目前,在肿瘤的筛查方面血液检查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蔽饨ㄖ兴?。
液体活检不能代替组织活检
癌细胞在人体潜藏时间可达数年之久,许多人疏忽了身体发出的各种疾病信号,不以为然,等到去医院做检查时才发现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于是,有人提出设想,能否做个简单的血检,就可以查出潜伏的癌细胞?事实证明真的可以,液体活检就可以做到。近年来,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愈加普及,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专家介绍,当细胞发生癌变但尚未形成病灶之前,就会在体液中出现肿瘤的标志物,包括microRNA(miRNA)、循环肿瘤DNA(ctDNA)、蛋白质、外泌体和循环肿瘤细胞(CTCs)。通过分析这些成分,医生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监测癌症的发展演变。
我国在2016年批准了首个CTC检测试剂盒,标志着液体活检技术在中国正式用于临床。诸多研究表明,这项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与辅助治疗方面都有用武之地。
但是,液体活检并非万能,它有明确的适用范围:一般用在病发前和治疗后寻找复发迹象,此时血液中肿瘤ctDNA的水平极其低。
专家表示,外周血中肿瘤ctDNA只占外周血总ctDNA量的1%以下。另外,也并不是所有肿瘤细胞都会将突变的DNA释放到血液中。据液体活检公司Guardant Health发布的资料显示,肝癌检出率最高,约为92%,非小细胞肺癌89%,最低的胶质母细胞瘤检出率只有57%。这是血检的最大的限制性硬伤之一。
此外,液体活检还面临着其他挑战,如DNA片段太小、半衰期短、来自正常DNA污染的风险,以及随着治疗效果显现,肿瘤DNA比例会大幅度下降等等。有专家表示,临床中液体活检还没有形成金标准,还不能完全代替组织活检,甚至还不能完全作为一项诊断检测手段。
癌症早期检测尚未投入商业化应用
癌症不是突发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直被认为是提高癌症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而常规体检是面向健康人群开展一般性的检查项目,不以筛查特定疾病为目的,往往缺乏针对性,因此通过常规体检筛查出癌症的概率很低。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巨资研发癌症早期检测技术。
由名古屋大学院工学研究科、九州大学先导物质化学研究所以及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2017年12月15日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建立基于microRNA检测的通过1毫升尿液来检测肺癌、前列腺癌等癌变的新技术。2018年1月18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对8种癌症的临床诊断方案,通过对16个基因的突变以及对应表达的8种蛋白标记物进行检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岛津制作所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田中耕一所带团队与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在2018年2月1日《自然》(Nature)发文称,建立了基于蛋白标记物通过微量血液(500微升)早期诊断老年痴呆症的技术。
但是,截至目前,这些前沿的科学研究无一投入商业化应用。临床上对癌症的筛查和检测,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手段。
“我们现在提倡防癌体检,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人群要查不同的项目。我们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2—3年做一次防癌体检。如肠癌筛查做肠镜、肺癌筛查要做CT、女性两癌筛查要做B超、宫颈涂片等?!蔽饨ㄖ兴?,防癌体检不是简单地查一次血,做一次心电图,那样解决不了问题。
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类癌症筛查具有重要意义。食管、胃、肠癌筛查可做胃肠镜;肺癌可做低剂量CT检查;肝癌可做彩超和甲胎蛋白检测;乳腺癌可以靠自我检查和乳房X光检查;宫颈癌可通过巴氏检验;卵巢癌可做CA-125检测;前列腺癌可做PSA检测。
吴建中算了一笔账:“做一次防癌体检的费用和癌症基因检测的费用差不多,不如做一次真正的防癌体检。”为此,他呼吁癌症要早诊早治,这样治愈的可能性更大。
编辑:刘畅
关键词:检测 滴血验癌 肿瘤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