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阳光照亮的“脱贫之路”
本报记者 张浩 王湘琳 通讯员 陈延军
“以前畜产品运不出去,牧民的生活用品运进来也很难。如今,新修的道路让汽车直达合作社,早上挤的牛奶运到县上还是热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备实孪馗诹宓哪撩癫疟?牡厮?。这是脱贫攻坚中传导出的“热量”。
身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然而,行走在各个村社、草原山头,广大党员干部下帐串户、扶贫帮困的场景随处可见。
“把欠发达的果洛州带出贫困落后,把脱贫使命扛在肩上,把攻坚行动落在脚上,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实实在在地转换成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闭庖殉晌逯莨愦蟮吃备刹可钊胪哑豆ゼ崆把卣蟮?,带领群众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
一名党员,
竖起一面旗帜
万玛加是达日县依隆村的“第一书记”。他皮肤黝黑,戴着一副眼镜。当询问为什么会如此费心、下狠劲搞扶贫时,万玛加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有责任为家乡的牧民群众服务,让他们走出贫困?!?/p>
万玛加做到了,如今,依隆村发展势头很盛,好日子让乡里几个邻村看着都“眼热”。万玛加是如何唤起群众自力更生的“脱贫之力”的?这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万玛加刚来到依隆村时,顾不上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拉着村委班子成员就开始走访牧户,走访贫困群众,开展入户调查、了解村情、召开座谈会、筛选脱贫项目,忙得不亦乐乎。
“做好基础是关键,都不了解情况,怎么能开展好接下来的工作?!蓖蚵昙铀?。
“村里情况了解了,可是没资金、缺技术,最主要是一些牧民们懒得动、不想学。大家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啊,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经过了一番动员后,万玛加把重点工作放在了那33公顷的黑土滩上,搞起了饲草基地。
为了节约资金少付费用,万玛加亲自背麻袋装车当搬运工,讨价还价做“买卖”。返回后他和驻村干部又充当主要劳动力,带领贫困牧民,抢抓播种时机,起早贪黑奋战50天,完成了33公顷牧草的种植任务。
这一年,他们共收获青干草75吨,销售收入20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12万元,仅此一项,贫困户户均就增收1600余元。
看到了发展饲草产业的好处,贫困户满拉发出感慨:“没想到卖草也能挣到钱。”
满拉是依隆村普通的牧户,家庭因病缺乏劳力、缺乏资金而贫困,除了放牧什么技能都没有。而现在,满拉已经学会了翻耕、施肥、播种、震压等规范化的种植技术,能够独立操作种植牧草。
“是万玛加先学习了种植技术,再向参加劳动的牧民进行翻译、讲解,让我们掌握了劳动技能?!甭?。
如今,贫困户不仅学会了种草,还学会了开收割机、打捆和晾晒,经常被邻村牧民请去当老师,一天的“课时费”有100元,这让他们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
2018年底,在万玛加的带领下依隆村脱贫了。万玛加觉得,党员就要尽自己所能,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才能挺起腰杆说我是党员。
“把最能打仗的干部派到一线去”。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果洛州选派了552名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果洛州“第一书记”协调各类项目共151项;争取帮扶资金1.3余亿元,落实资金9100余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813人,创收近3160万元。
一支队伍,
打造脱贫攻坚“铁军”
如果说,脱贫的路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那么一支党员队伍,就可以打造出一支脱贫攻坚的“铁军”。
说起班玛县灯塔乡格日则村扶贫工作队,村民们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常常把他们挂在嘴边。
“谁也没有想到扶贫工作队的领导们看着文质彬彬,可做起事来却是有板有眼、雷厉风行?!闭馐谴迕窆逶薇6苑銎豆ぷ鞫拥钠兰?。
格日则村地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距县城99公里,交通不便、牧民生活条件差、观念落后,畜牧业发展困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滞后,无法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第一书记”薛长福常常带着杨海文和班玛俄塞走村入户,与牧民群众拉家常,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
村民东瓦仓太玛家中有12口人,其中有两个残疾人,孩子幼小、老人年迈,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扶贫工作队积极协调玛可河林业局安排他就近当生态护林员,在保障收入的同时能够照顾到家里。
“要致富,先修路”。扶贫工作队自入村后便开始积极申请上级林业部门社区共管项目,争取到资金58万元,对哑巴沟社区道路、格日则村三社主干道等进行维修,去年由县委县政府给协调筹资117万元,用于这里的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推进。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唯一出路”。扶贫工作队根据玛可河林业局每年营造林项目,积极申请林业项目支持格日则村村民以劳动输出获取收入,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封山育林、森林抚育、人工造林等,仅2018年格日则村项目收益就达到近225万元,其中贫困户共收益89.44万元。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暗谝皇榧恰毖ΤじS攵釉辈扇〗迦牖У姆绞?,进行巡回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把“我要富”的思想传达到群众中去。
村民卡日旦正杰,怕脱贫脱了政策,生活又会回到从前,为此忧虑起来。队员杨海文在了解到情况后,经常与卡日旦正杰促膝而谈,把脱贫不脱政策要求,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告诉他,打消了他的顾虑。
“扶贫工作队来了,不但给我们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还帮村里积极争项目争资金,理清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规划,使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有了方向,增强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村支部书记班却说。
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格日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4户建档立卡户均已达到脱贫标准,2018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格日则村扶贫工作队对自己的评价。薛长福、杨海文和班玛俄塞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在相互帮助中,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出路,带领牧民群众向美好生活迈进。
一个组织,
构建脱贫攻坚“堡垒”
又一间厂房建好了,又一个合作社成立了……在脱贫攻坚中,甘德县岗龙村以基层党建为载体,将党的基层组织核心优势转变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发展优势,集中“火力”忙脱贫。
“干部作风硬,群众积极干,脱贫有希望。岗龙村牧民群众内心炽热滚烫,干劲更足了?!备实孪匚橹砍ば缓J俳樯芩?。
穿过群山,来到岗龙村,掩映在岗龙草原的众多合作社,正孕育着新的生机?!笆晔奔?,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牧民们也得到了实惠。我们有了藏服加工厂、牦牛鲜奶加工厂、蔬菜大棚等很多产业,今后再也不会靠天吃饭了……”岗龙村一大队村民阔杰说。
2009年岗龙村组建了扶贫互助社,随着互助社发展逐步走向正规,经验日益增多,岗龙村党支部在扶贫互助社的基础上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始谋划新的发展。
推动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推动全村畜牧业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转型。牧民们对此充满信心。
在村党支部的指引下岗龙村酸奶加工厂、土特产商店、粮油门市部,石刻加工、藏族服饰加工等陆续开业,吸纳劳动力近200余人,占到了全村总劳动力的一半,“岗龙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牧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老百姓的笑脸也越来越多了。”谢海寿说。
发展好了,效益有了,岗龙村党支部着手以创业能手、致富能人为组织重点吸纳对象,采取组织推荐和党员推荐的方式,把优秀青年吸收进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支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好政策给村里带来了巨大变化,今年我们村的生态畜牧养殖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带动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0后新党员才让卓么说。
强有力的支部和群众的齐心协力,几年下来,岗龙村的脱贫工作有声有色。
“脱贫工作不仅要心系群众、扎根群众,还要当好脱贫致富带头人,树立长远发展的理念。只要村里还有一户贫困户,工作队绝不收兵?!备<语嫌辛Φ幕坝镉≈ぷ糯蛴哑豆ゼ岬木鲂暮托判?。
如今,岗龙乡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在村党支部的积极帮助下,在扶贫工作队干部的陪伴下,群众的美好生活近在眼前。
编辑:曾珂
关键词:阳光照亮的“脱贫之路”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