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际恐怖威胁“变形”亟须新应对
新华社开罗7月11日电题:国际恐怖威胁“变形”亟须新应对
新华社记者汤洁峰
非洲地区高级别反恐会议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几乎同时举行的东盟防长会议也将反恐列为主要议题之一。两个不同地区的会议聚焦同一话题并非偶然。
今年以来,非洲、亚太等地区多国连续发生恐袭事件:年初,内罗毕发生恐袭,21名无辜人员丧生;3月,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枪击事件,50人死亡;4月,斯里兰卡科伦坡发生数起针对平民的连环爆炸袭击,超过250人死亡……伤亡之惨重令世界震惊,恐怖主义的种种新变化也引各方关注。
当前,“伊斯兰国”虽遭遇重挫,但其余部正在向全球其他地区渗透,一些情报能力相对较弱或安保不足的地区成为他们下手的目标。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米卡莱夫撰文指出,“伊斯兰国”已渗透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顾问约翰·雷恩发表文章说,当前受“伊斯兰国”影响的跨国恐袭活动更加隐蔽、分散,也更难以防范。
国际恐怖势力联合一些国家本土恐怖力量发起行动,已形成新的威胁。近年来,“伊斯兰国”早已在北非、西非等地开展招募,建立了一些分支机构;同时,该组织一直和全球各地的极端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勾结联动的破坏力不容低估。在中亚、非洲和东南亚,伊扎布特、博科圣地、索马里青年党、伊斯兰祈祷团、阿布沙耶夫等恐怖组织由于中东回流人员的加入而再次活跃。美国智库苏凡集团认为,“伊斯兰国”依托全球各地的分支和本土极端势力发起袭击,可能成为未来恐怖势力活动的一个鲜明特点。
恐怖组织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宣传攻势,极端思想全球扩散的力度不可小觑。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虽然“伊斯兰国”如今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制作的视频节目减少,但其在其他地方的分支机构制作发布的视频数量却在增多。近年来多个反恐案例还显示,恐怖势力对利用“暗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极端思想已经轻车熟路。在今年3月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的枪击事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交媒体直播了行凶场景,促使各国加紧思考如何管控网络空间、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恐怖主义信息。
国际反恐专家认为,国际社会已在跨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签署了多项反恐合作文件,然而新的反恐态势下,亟须更加深入高效的国际协同行动。针对网络恐怖主义采取有力行动,已成为国际反恐新共识。不久前,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发表声明指出,不能允许网络平台被用于支持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要求网络平台进一步增强履行其职责的意识。
恐怖思想传播、恐怖主义肆虐的背后往往存在经济和社会沉疴,诸如经济发展落后、边缘群体对现实不满、不同族群对立等等。外来的军事干涉、强行更迭政权等行动造成一些地区和国家局势动荡,也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
事实一再证明,仅靠军事打击防不住恐怖主义,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让极端分子“不想恐”,才是医治恐怖主义毒瘤之根本。共同发展,族群融合,文明互尊,方能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和平之光,从根本上驱散恐怖主义的暗影。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国际 恐怖 恐怖主义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