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内五城中端酒店调查,上海数量最多
国内五城中端酒店调查,上海数量最多
新京报记者选取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五地,梳理多家酒店集团中端酒店品牌在当地的布局情况




数据来源:新京报记者根据首旅如家、华住、锦江、亚朵、开元等酒店集团官网数据及携程等数据统计



有分析指出,中端酒店取胜的外部关键在于地段和所在地段的供求关系。酒店所在地的供求关系至关重要,而理想的地段是稀缺资源。在中端酒店加盟条件中,往往要求业主位于省会城市、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城市,并靠近商业中心、交通中心等等。
除了硬性的地理位置,中端酒店的大本营也决定了在国内的区域分布。例如总部位于广东的维也纳和铂涛集团,华南地区成为重点布局区域;华住、亚朵位于上海,因而华东市场分布集中。
受益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以及两大中端酒店集团“扎堆”等因素,据《中国中端酒店发展报告》显示,在十大主流中端酒店数量分布中,广东省仍是中端酒店保有量最大的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分别为十大主流中端酒店区域保有量的第二位至第五位。
从增幅来看,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国各区域平均增幅为8.56%,其中增幅最高的三个区域分别为湖南(31.25%)、山西(21.43%)、北京(20.17%)。而增幅最低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宁夏(-10%)、新疆(-9.52%)、青海(-7.14%)。传统的热门省份广东、浙江增幅分别为8.32%、5.06%,增幅出现下滑。
新京报记者就此选取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五座城市,作为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代表,梳理华住、锦江、首旅、亚朵等酒店集团的中端酒店品牌在当地的布局情况,还原中端酒店城市布局逻辑。
■ 新数据
2017年,中端酒店总量为1655家,2018年中端酒店总量为2980家,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中端酒店总量为3277家
十大主流中端酒店总量中,维也纳(含维也纳国际、维也纳皇家、维纳斯国际)总量最多,在营数量为953家(去年905家),其次为全季,在营总数为600家(去年551家),第三名为麗枫,在营总数为395家(去年412家),第四名是亚朵(含亚朵轻居),在营总数为322家,智选假日(含假日),在营总数为235家(去年211家),如家精选在营总数为190家(去年177家),和颐在营总数为171家(去年152家),希尔顿欢朋在营总数为89家(去年63家),开元曼居在营总数为52家(去年42家)。
十个主流中端酒店品牌中,较2018年上半年增幅相比,平均增幅为-33.08%,环比平均增幅-27.50%,较2018年同期下跌7个百分点。至今为止,仍没有中端酒店单一品牌超过千家总量,可以预见,市场天花板已经出现。 2019年上半年十大主流品牌增量来看,大部分品牌增量已经无力,中端酒店的迭代已经开始,缺少产品竞争力的品牌已经负增长,而跟随其后的是,消化2018年的存量物业开业后,便会迎来更大的下跌,这个趋势将在2020年更加突出。
数据来源:来自酒店产权网
本版制图/李石阳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酒店 端酒 上海 增幅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