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通讯:失落老城 重建之难——伊拉克老城摩苏尔收复两周年侧记
新华社伊拉克摩苏尔7月9日电 通讯:失落老城 重建之难——伊拉克老城摩苏尔收复两周年侧记
新华社记者 张淼
7月,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烈日下的高温达40多摄氏度。平缓流过的底格里斯河不仅见证了曾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事,也见证着摩苏尔战后重建的步履蹒跚。
2017年的7月10日,经过近9个月激战,伊拉克政府军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手中收复摩苏尔。解放摩苏尔两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再次踏访摩苏尔老城。
然而,这里依旧断壁残垣……
重建之艰辛
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9个月战火让摩苏尔城付出了惨烈代价。仅在摩苏尔老城,就有超过5.3万间房屋被夷平。等待重建的老城几乎全是废墟。
两年时光飞逝,摩苏尔老城废墟之下的清理工作还远未完成。
午后,菲拉斯·哈立德正独自修整房屋地基?!啊了估脊吹暮平?,夺走了我的妻子、母亲及唯一的房子,” 哈立德说,41岁的他“一无所有”,带着孩子们在一处废弃的危房里如蝼蚁般活着。如今在好心人帮助下,哈立德终于开始重建房屋。
探访中,记者找到了一年前动工重建家园的阿勒万。然而,由于失去资助,阿勒万只垒起一层毛坯房,他没能给受伤的女儿一个新家。
摩苏尔解放前夕,在伊政府军与极端分子交火中,阿勒万舍命救下了背部中弹的女儿阿比尔。中弹导致阿比尔手脚不能行动,如今正是花季的阿比尔只能依靠双膝爬行或轮椅移动,还失去了语言能力。
“我累了?!痹?,阿勒万“盼望盖好新房,让家人搬回来”,但现在每月零工赚的钱只够交房租。失业与贫困,资助中断、缺少政府支持,压碎了阿勒万重建家园的希望……
回归之不易
老城河边,少数几座被粉刷成粉色或绿色的房屋,在废墟之中格外显目。这是几家民众依靠非政府组织或通过其他帮助建起的新房。但在政府重建规划缺位、普通民众无力重建的背景下,这些房屋更多只具有象征意义。
渔民莱斯·纳吉姆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战事中一墙之隔的邻居家只剩断壁残瓦,自己家的小楼却奇迹般躲过了炮弹,房子里的地下室保全了全家8口人性命,还帮助了不少邻居避难。
纳吉姆一家也是老城中为数不多生活恢复正常的家庭。过去一年,纳吉姆家通上了政府恢复的供电线路,接上了自来水管,慈善组织还为家里装上了冷风机。
纳吉姆说还有很多邻居们住在安置营地,“他们很想回来重建家园,但第一步是要清理房屋废墟,根本负担不起”。
人道主义机构数据显示,像纳吉姆的邻居一样无法回归家园的流离失所民众在摩苏尔超过30万人。然而,重建缓慢、证件丢失以及缺少工作机会阻碍了他们回归的步伐。
孕育之希望
努里清真寺,曾是摩苏尔老城的地标,在“伊斯兰国”溃败前被武装分子炸毁。清真寺外圈起的围墙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伊拉克政府规划用4年时间重建清真寺。
努里清真寺的重建尚有时间表可循,可老城民众的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如初?清真寺外曾经热闹的商业街区,如今只有三三两两的商铺在危房中恢复营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聚在茶馆里消磨时光。
“摩苏尔老城里的进展远不能称之为重建,上一届政府战胜了‘伊斯兰国’,但却因政治原因与管理不善造成重建推进艰难,”尼尼微省新任省长曼苏尔·马拉伊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马拉伊德表示,摩苏尔老城遭大规?;倩?,重建至少需要50亿至60亿美元。目前,尼尼微省政府成立了由25人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为摩苏尔老城重建提供规划和建议。新一届政府承诺摩苏尔重建应优先推进基础设施、桥梁、医院和学校建设,其次是恢复公共服务。
马拉伊德说,聆听民众的声音,给予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民众以补偿,为回归老城的民众提供工作机会,摩苏尔老城才能切实走上重建和重生之路。(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老城 摩苏 重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