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警惕“便宜”背后是套路
警惕‘便宜’背后是套路
互联网时代,万物皆有成为风口的可能。然而,也不乏违规违法行为借壳上网。譬如近来火爆的移动端App“看新闻、刷视频赚取现金”,看似艳丽的画皮之下却是吃相难看、动机不纯的“收割流量”。
进入这些App后,用户仿佛进入了“连环套”。限时邀请规定数量好友、强制观看广告内容、暗中诱导进入第三方商业平台……这些或明或暗的坑,让“看新闻、刷视频赚取现金”成为看上去很美的承诺。
用户或许能借此赚上几十元、上百元,然而与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与App运营方获取的广告收益相比,堪称九牛一毛。相伴而来的过度索取应用权限,不仅加大用户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更显得这些App居心叵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从来不会“天上掉馅饼”等常识虽已深入人心,但依然有人愿意以身涉险,被小恩小惠诱惑上钩。这说明网络空间养成自我?;ひ馐叮⒉槐认质瞪缁岣崴?。手机用户特别是中老年用户,对名目繁多的手机权限无从辨别,对花样翻新的诱骗伎俩疏于防范,更容易被不良App所“围猎”。
互联网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为资源高效合理调配提供新手段,但万物行之有常,以利而兴的App逃不过“利尽则散”的命运。坐拥全球最多用户的中国,固然是移动端App发展的乐土,可特色定位不清、核心用户不明的产品,即便依靠利诱短时间聚拢人气,最终还是会堕落为网络世界“牛皮癣小广告”,乃至制假售假的帮凶。
公众或许缺乏充分的自我意识、从业者或许难抑饮鸩止渴的冲动,这就更需要互联网信息监管部门及时发挥职责担当。作为现实社会的投影,网络世界并非法外之地。手机浏览记录、地理位置信息、用户个人习惯偏好等,都应纳入“数字人格权”的范围。在划定“数字人格”?;ず煜叩耐?,法律法规需要对App推广路径、发展方式有所界定,用白纸黑字为网络世界扎下一道健康发展的屏障。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2019年第7期
半月谈评论员:萧海川
编辑:秦云
关键词:app 便宜 收割流量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