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日报谈"高空抛物"整治:法律和技术手段并重
原标题:“高空抛物”咋整治(金台锐评)
不久前,深圳5岁男童被高空坠物砸中身亡的惨剧余波未平,南京又有一名10岁女童被高空抛物砸成重伤。不时发生这样的事,让人痛心,也再次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引发人们的讨论和反思。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高空抛物或者高空坠物现象时有发生,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小到果核、塑料瓶,大到花盆、广告牌等,许多物件一旦在高空释放,就有可能变成伤害人的利器。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年久失修或是结构设计、布局不尽科学合理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容易引发事故;另一方面,少数人缺乏公德意识和法治观念,随手丢弃物品,从而造成悲剧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高空坠物或是高空抛物,不仅仅关涉个人道德自律,还会突破法律的底线。按照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基于公平原则,对于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法律规定举证责任倒置,即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在司法实践中,因高空抛物或高空坠物被判罚等个案就极具警示意义。2017年,安徽蚌埠一男子将竹梯从7楼扔下,砸伤一名孕妇,被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今年3月,广州一男子因曾从8楼随意扔下煤气罐、铁锤等物品,被指控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获刑3年。每个公民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违反法律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司法个案警示我们,高空坠物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高空抛物致人死伤可能涉嫌犯罪。
相比于事后追责,人民群众更为关注是否有办法做好事前防范。在杭州一小区,街道为防止高空抛物,就在技防上进行探索,安装了47个特殊广角摄像头,将整幢楼的窗户和阳台纳入拍摄范围。此举受到小区住户的支持,也引发网友的点赞:不仅方便追责取证,还能增加对高空抛物者的威慑性。
消除安全隐患,法律和技术的手段都必不可少。防范高空坠物,严控高空抛物,还需要采取精细化措施应对,把每一个安全环节做实做细。政府管理部门应从源头上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高空坠物现象加以规制,比如面对旧楼结构老化、安全性差等问题,应该未雨绸缪,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安全无小事。日常生活中,相关社区和物业单位应加强管理,做好宣传,提高居民的安全防护意识;同时,每个公民都要自觉提升公共意识、法治观念,及时检查窗体、广告牌匾是否安全,清理阳台上的搁置物和悬挂物,避免发生意外。只有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理,人民群众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曾珂
关键词:人民日报谈"高空抛物"整治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