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黑木耳让乡亲们回来了
新华社长春7月2日电题:黑木耳让乡亲们回来了
新华社记者 张楠、徐子恒
拉上几车家乡的黑木耳走南闯北,挨家挨户打听价格,售出后换回一沓辛苦钱,这是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生意人过去的生活面貌。如今,这些在外闯荡的村民们回来了,吸引他们的,仍是这家乡的黑木耳。
黑木耳里究竟藏着啥奥秘?
“以前想在乡里卖却没交易市场,谁能想到现在这么火?!被扑傻檎蚝谀径笫谐【腿苏院2ㄋ?。前几年黄松甸没有交易市场,乡亲们只能把黑木耳运到外地去卖,2004年听说家乡有了食用菌批发大市场,赵海波毫不犹豫做了决定:“回乡自己干!”
“有市场,家乡的木耳品质这么好,还怕个啥???”从给别人打工到有了自家员工;从拉3000多斤的小车到拥有拉1万斤的货车;从100多个客源到有了1000多个客户,家乡的黑木耳让赵海波的生活变了样。如今,一年能卖出40多万斤,赵海波成了黑木耳大市场里的名人。但他明白,确保黑木耳优良品质才是根本。
因地制宜是保证黄松甸黑木耳优质的制胜法宝。三合村的招数是“一坑一袋放在外”,伟光村的套路是“养活木耳吊起来”,虽然办法各异,但成千上万朵木耳都在木屑段上生根发芽,长出的黑木耳以其“小、黑、厚、硬、脆、纯”的特色令外地人赞不绝口。伟光村党支部书记吴志孝告诉记者,个头大的黑木耳能卖到50元一斤,平均每个木屑段能净赚一元钱,一年赚个10多万元不是问题。
黑木耳产量噌噌往上涨,为何还不愁卖?
老吴说,伟光村最初只有10多户种木耳,现在已有500多户菌农。全镇几乎100%的村屯都在从事食用菌生产。已建成的“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吸纳黑木耳产品经销商1000余户,年交易量达3万吨,交易额达20余亿元。眼看着收入增加,黑木耳种植量也随之不断扩大。产量越来越大,万一积压了怎么办?
“每天都有订单,根本不愁卖,最高峰时一天能有15000单?!鄙傥妒称酚邢薰咀芫碚殴晁怠U馕黄胀ǖ呐┐逍』锝柚缟唐教ㄈ煤谀径上蛄巳?。
如今,当地种植的木耳有三分之一在网上营销,“黄松甸黑木耳”转眼间成了“网红”。
初中毕业后辍学的张国宏曾在外地“倒腾”多年土特产,他寻思:既然家乡黑木耳品质好,为何不在网上试试?2004年,张国宏回到黄松甸镇开始创业。
网购新模式掀起了一场黑木耳风暴。2018年仅“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万元,全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越来越多村民加入黑木耳产业的队伍中。
“来这儿之前我就是名普通采摘工,现在还当上了部门经理,是家乡的木耳让我的生活变了样?!鄙傥妒称酚邢薰竟ぷ魅嗽崩钤此?。
黑木耳让小镇火了起来。如今,当地人不走了,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大学生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外地客商们一来就待几个月。
赵海波告诉记者,打算将来再做些深加工,“木耳砖”也好,“即食黑木耳”也罢,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家乡黑木耳的附加值。
“木耳生长需要周期,人也需要沉淀。如果再选择一次的话,还是要回来。”赵海波说。(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黑木耳 回来 家乡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