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故宫的沈伟走了谁给摹印“续命”
据媒体报道,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猝然离世,年仅55岁。知情人士称,沈伟一直未能如愿找到传人,他30多年来潜心钻研的摹印绝活,很可能失传。
摹印是仿制或修复古书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是一门需要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需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传统技艺。很多人是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解摹印,认识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的。如今,这位故宫文物修复师猝然离世,令人惋惜。他的摹印绝活没找到传人,有失传之虞,更是令人叹息。
故宫摹印绝活无人继承的状况,实则是很多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糖塑、傩面具雕刻、香云纱、砖雕、木版水印等,许多中国传统技艺经受住了朝代的更迭、战火的摧残,一路跨越千百年,却无法融入现代文明。今天,很多传统技艺正在被人们忽视、遗忘,落寞地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传统工艺因为无法实现量产,不能带来可观经济收益而后继无人;很多堪称一绝的传统技艺消失在昨日黄昏里,我们心头会遗憾,会失落,会生发出某种无法言说的枝枝蔓蔓。
“矫情!”一些经济效益至上者总是慷慨地认为,传统的东西消失,说明它跟不上时代,不被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就该被淘汰。诚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新技术,但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传统技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厚重承载;我们不能忽略“旧的魅力”,一些传统工艺的精湛,很难被机器复制,它的消亡往往意味着某种艺术的消亡;我们不能老是以实用主义去看待传统技艺,更不宜以少数人的世俗和肤浅慷传统技艺之慨。诸如摹印这样的非遗技艺本身就与书画修复密切关联,是有当世价值的传统绝学,应该竭力?;ご?,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生机。
很多传统技艺传承不易,有的三五年入门,八九年出师,十几二十年才能摸到门道,有的技艺传承还只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有的艺术品还需依靠手工制作,无法批量生产……这些是我们需要直面的现实。要看到,传统的制作方式、传承方式虽然“低效”,但未必就是落后。一些瑞士顶级钟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手表,小小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块表售价高达数十万、上百万元。不菲售价何尝不是对匠人、对匠心的尊敬?对那些具有当代价值,又无人愿意继承的传统技艺,我们是不是也应赋予它应有的珍视和尊敬?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文化和艺术传承的正确姿态,顶级技艺传人“一身绝活无人继承”是艺术的不幸、文化的不幸、岁月的不幸。但愿传统绝活失传的遗憾越来越少。但愿,有一天,当我们深情回望过往时,能够庆幸自己没有拿功利和市侩去衡量传统技艺的价值,而是在它们濒临绝迹时,送去了几许温柔。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传统 技艺 摹印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