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天津加速推进国医堂高质量发展
与一些“古色古香”,病人却“门可罗雀”的基层国医堂或中医馆相比,天津南开区华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通过开展针灸、推拿、拔罐、药透等中医适宜技术,年门诊人次近20万,2013年就被评为“天津市中医药特色突出国医堂”。其实,这样的国医堂在天津还有很多家。如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如何让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并能“触手可及”?6月27日,在一场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天津市南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中医学院和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一流国医堂,健康京津冀”京津冀国医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国医大师王琦,国医大师金世元分别围绕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机遇和任务、国医堂治未病的主体作用和国医用好药等主题做主旨报告,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专家,就中医药发展机遇、中医药特色优势、国医堂建设发展、特色诊疗技术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天津基层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
天津基层国医堂的快速有效发展背后,是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推动。天津市卫健委主任王建国表示,多年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始终把发展基层卫生服务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同时将发展中医药服务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完善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现有达标国医堂239个,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903万人次,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的30.3%。通过多年不懈拓进,基层“国医堂”服务能力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受到了居民和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华苑街国医堂所在的南开区,是国医堂建设先行示范区。2009年,南开区率先开展国医堂成建制建设,形成了以区中医医院为指导、社区国医堂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向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据天津市南开区副区长沙红介绍,南开区形成了辖区内三级医院与区属医院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目前,南开区创建“天津市示范国医堂”7家,创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2个,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区级名中医,打造了一批在辖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特色专科,国医堂软硬件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惠及基层群众健康。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庆和表示,覆盖城乡的“国医堂、中医馆”在家门口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大大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作为学会和大学,将从多个方面做好支持和服务,具体包括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为中医药学术创新和成果应用提供支持,进一步增进京津冀中医药学术交流,服务天津中医药知识普及等。
当日大会秘书长张俊华宣读的“新时代国医堂高质量发展天津共识”,提出国医堂是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基础,是中医治未病的主体、是疾病康复的中坚力量、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是中医全科人才的培育基地、是中医智慧医疗的应用终端,形成了新时代国医堂五位一体发展定位。

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成为新的热点,也把三地中医药合作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永平表示,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近年来,河北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方针,不断强化“基层强则中医强,基层兴则中医兴”的理念,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国医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创建了石家庄、邯郸两个市级和49个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截至去年底,全省拥有县级中医医院140家,其中二甲以上92家;建设国医堂1404个,覆盖率达到62%,实现9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的乡镇卫生院、8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副处长王欣表示,区域中医药发展已成为北京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按照一区一策指导制定区域中医药发展规划,建立区域中医药评价指标体系,将联合财政实施区域中医药发展的评价。在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着力于改善人民群众在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今年继续承担了“中医流动医院”建设的办实事项目,将进一步解决山区、半山区老百姓的中医药服务需求。2018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服务量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服务量的20%,中医药正在发展成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
为深入推进中医药协同发展,北京还建立了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管理办公室,督促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积极参与雄安新区中医医院建设、环京地市中医医联体建设,并积极主动对接廊坊市政府、衡水市政府,先后启动开展了京廊8.10工程“京廊协同重点专科、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基地、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层能力提升、中医药重点领域学术交流”8大类80个建设项目,和京衡名片工程“中医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发布项目、深化衡水中医药结构建设推进项目、增强衡水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育项目”三大类30个项目。
当日还举行了京津冀中医医联体签约仪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四个单位进行签约,此举也标志着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将推动京津冀中医医疗机构深化协作交流。之后,还有众多专家围绕基层中医药发展做了主题报告,如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石家庄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施文国做了《强基层、建机制 努力让国医堂绽放中医药魅力》的报告;北京工业大学生命学院中医药健康工程研究室胡广芹教授做了《国医堂标准化建设与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报告等。(刘映)
编辑:刘畅
关键词:中医药 国医堂 服务 天津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