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食话食说食话食说
说说反季节蔬菜的营养与品质
新华网6月12日电(李楠)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地区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越来越多的反季节蔬菜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但在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有的消费者将“味道差、营养低”与反季节蔬菜划上了等号。事实究竟如何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梁颖、丁莹、李艺、刘贤金带您了解一下真相。
据了解,蔬菜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低温、高温、光照、干旱等等,都会影响蔬菜生理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各种营养成分的合成与积累。反季节蔬菜多以大棚种植为主,大棚往往是在冬季低温环境下使用,可以提供较好的保温措施,但是相对春、夏、秋季露地来讲,大棚里的温度还是会低 3至10℃甚至更多。光照强度也会因为覆膜和冬季日照时间短,比露地弱大约20%至30%。
专家认为,反季节蔬菜与应季蔬菜生长环境特征的不同,带来了味道与营养的差别。大量消费者体验及科学研究发现:
1、 反季节蔬菜味道的确不如应季露地蔬菜
蔬菜中糖类成分和风味成分决定着蔬菜的味道,而这些成分的形成与光照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温及高光照强度会增加蔬菜中糖类成分及风味成分的积累。露地种植蔬菜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故而应季露地种植的蔬菜风味及口感更好一些,其中番茄、黄瓜等适合生吃的蔬菜以及辣椒、芹菜等具有独特风味的蔬菜尤其明显。
2、 反季节蔬菜的营养并不差,部分营养成分甚至可能优于应季露地种植的蔬菜。
蔬菜生长过程若处于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自身保护机制会促使其生成更多的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作为植物源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反季节蔬菜生长过程温度整体低于应季蔬菜,部分处于低温胁迫状态,故而其维生素C和酚类营养物质含量与应季露地种植蔬菜相比不一定就低,甚至可能更高。
专家建议不能因为反季节蔬菜的风味及口感比露地种植的差,就认为其营养也差。事实是,反季节蔬菜部分营养成分含量不仅不比应季露地种植的蔬菜低,甚至可能会更高。同时,反季节蔬菜在冬季、春季这种原本蔬菜稀少的季节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因而,反季节蔬菜对于提升公众健康生活品质的作用是相当重要。
编辑:刘畅
关键词:反季节 蔬菜 营养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