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呈现新气象
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呈现新气象

2018年6月,“一带一路”国际版画邀请展亮相贵州美术馆。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现象与热点
2018年,作为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国文化艺术建设成果斐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的文艺政策为艺术保驾护航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剧本扶持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8年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播映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此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就“繁荣发展农村文化”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这一系列政策有效推动了精品艺术创作,促进了优秀文化传承,加强了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2. 以精品力作提振改革开放信心
2018年,文化艺术界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回顾了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提振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拔按蟮谋涓铩熳8母锟?0周年大型展览”、“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978—2018)”、电视剧《大江大河》、原创歌剧《命运》、话剧《追梦云天》、舞剧《雪域天路》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阶层人的生活状貌及改革开放40年所发生的巨变。
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以人民为中心,贴近大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如实观照当代人们物质与精神现实的优秀作品,引发热烈反响。其中,一些切中时代痛点、深度挖掘人性,真诚为人民代言,弘扬人性善与美的作品,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
3. 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文化认同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创作的优秀作品可以有效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认知与认同,形成和平共处的新型国际关系范式。2018年,通过举办国际展览、展演等形式,一些展现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分享给世界人民。其中,“中国美术世界行”项目之“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于欧洲四国巡展;《丝路花雨》《我的梦》《国色·十二生肖》三部经典舞剧,先后在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6个国家、12个城市进行巡演。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在中国美术馆成立;“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邀请展”“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等大型展览,首届“丝绸之路音乐节”,以及“意象丝路·龟兹盛歌”民族管弦乐原创作品音乐会等活动相继举行,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互鉴。
4. 跨界融合成为艺术创新新引擎
近年来,很多文化艺术领域突破原有边界,融合趋势日益凸显,各艺术领域内部的不同风格类型也交相杂糅,生发出诸多新的子类型。随着艺术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创新路径的逐步增多,跨界融合已成为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笛子演奏与其他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及电子音乐等形式相交融。中国吹打乐剧场《大笛绞》,融合唢呐、笙、打击乐演奏形式,利用影像技术手段,再现了民间吹打乐的传统样态与生存空间?!?018·跨界艺术项目展演国际工作坊”活动中,集戏剧表演、音乐、舞蹈、新媒体、冰酒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最近最远”,动态展现了时尚潮流与传统文化、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碰撞,引发了观众对现代人精神境遇的思考。
5. 新技术拓展艺术未来发展空间
新技术拓展对艺术创作与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崭新的表现手段,大大激发了艺术创作活力。其中,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运用,给艺术活动带来更多的新素材、新观念、新形式,为艺术表现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袁烽设计的四川竹里乡村建设项目,将数字化参数设计与当地木构工艺紧密结合,实现了预制工业化建筑构造与传统营造技艺的融合,入选“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百度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的“AI博物馆计划”,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播中华文化和艺术,推动“互联网+中华文明”建设。
高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还生发出艺术审美体验新方式?;ザ?、参与式审美活动逐渐打破了单向度、被动式的艺术接受方式,催生出新的审美需求,并形成新的艺术创作形式。VR、AR、沉浸式新媒体等在各个文化艺术领域被广泛应用,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与体验热潮。
6. 加强本土理论体系建设成为共识
在文化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与“当代化”引发学者热议,大家呼吁以此为基础,在中西比较视野中建构“中国古典学”。其他艺术学科领域也普遍开展了以“构建中国学派”为宗旨的学术研究与研讨活动。
问题与对策
2018年,我国文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清醒认识并客观面对,有针对性地加以破解和矫正。
1. 用西方理论“解读”本土艺术
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中西艺术理论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时,一些艺术研究领域存在过多套用西方理论体系、概念术语和研究视角的现象,盲目运用西方艺术理论分析、阐释和解读中国文化艺术实践。这不但使我国文艺理论界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失语”和“失声”,而且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不到具有民族立场和本土视域的理论阐释而遭“误读”和“错读”。
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就首先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确立本土文化立场下的艺术评价标准,建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其次,要立足我国艺术发展现实,将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见解,构建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形成我国艺术理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再次,构建中国艺术理论体系还要重视跨学科研究,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努力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艺术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2. 网络乱象助长文化快餐式消费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娱乐与艺术形式不断涌现,整合文、图、音、视等多媒体元素,更具时效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文化产品备受欢迎。然而,在竞争压力和利益驱使下,某些网站不惜以低俗的方式、猎奇的内容、无底线的炒作来吸引关注。浅表化、片面化、娱乐化的趋势侵蚀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整体性,长此以往会使网络受众丧失理性批判、逻辑思考和对生活的反思能力,加速社会快餐式文化艺术消费倾向。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传播正能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时,文化管理部门还需健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给大众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3. 美育缺陷阻碍审美素养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虽然包含各艺术门类的审美教育,但其专业化程度尚待提高,公共文化艺术领域内的社会性、综合性、体验性审美教育和审美训练还需加强。
大力提倡社会美育,发挥美育塑造心灵的重要作用,就需探索大众审美教育的多元路径。这需要学校在开展系统的美育教育时,除开设美学、艺术学等理论课程,还应注重审美实践活动。同时需要提升公共文化机构的硬件设施及服务水平,鼓励专业人员到学校及社区中进行艺术普及工作,打造公共美育平台,在全社会推广美育教育。
4. 物化倾向不利于文化遗产活起来
传统民间艺术是凝结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发生变化,一些传统民间艺术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既有的审美群体,某些民间艺术门类的传承发展陷入困境。这种困境表现在民间艺术传承人才青黄不接,受众流失渐趋严重,发展空间逐渐狭窄。
面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困境,一方面需要学界认真反思,树立系统思维,把文化遗产作为整体,深化内涵认知;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主动作为,采取主动举措,创新?;し椒?,增强传承活力和效果。
5. 同质跟风掣肘深度开掘
当前,艺术创作中出现重形式轻内涵、重宣讲轻艺术、重“投排”轻规律的创作倾向,存在创作形式“模板化”、创作题材“标签化”、创作风格“套路化”等问题,在表达主题、表现形式、创作思路等方面存在模仿和重复现象,阻碍了艺术形式的持续创新和对精神内涵的深入开掘,有些艺术创作则追求甚至迷信“题材决定论”,并有“主题先行”的倾向。
避免同质跟风现象,需要积极发挥文化管理部门审批把关环节的引导调控作用,杜绝主题“扎堆”现象,鼓励原创作品,加大对剧本、词曲等创作的支持力度,同时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指导作用,完善科学论证、效益分析等流程,充分激发和保障艺术创作的原创活力。
2018年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成果斐然,2019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节点上,中国文化艺术界更应深入总结70年的艺术成就和实践历程,在新时代新征途上拥有新成就、新局面。
(本文由《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提供)
编辑:杨岚
关键词:艺术 中国 发展 中国艺术发展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