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从“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题:从“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 韩洁、王雨萧
“618”购物节期间,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天猫上百个国内外品牌成交额超去年“双11”,最高增长超40倍,110多家品牌成交额过亿;截至18日晚6点,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3%;19日0点前,拼多多平台订单数已超11亿笔……
19日,记者汇总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披露的交易大数据显示,不断创新高的交易额折射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新活力,更彰显中国消费格局的悄然变化。
“品质消费”渐成主流——
“618”大数据再度彰显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京东平台高端旗舰手机单品销量Top20中,价格超过2999元的手机占据8席;华为品牌日当天,P30 Pro获得单品销量冠军。5G技术发展带来高速路由器的热销,18日当天前1小时销量为去年同期的27倍。
除了满足“刚需”的大家电,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家电也十分走俏。天猫数据显示,电动牙刷在“618”开场第一分钟就卖掉1万多支,16小时销量破40万支。聚划算平台智能锁销售额同比增长454%,滤水器同比增长243%,蓝牙耳机同比增长1516%,车载小冰箱同比增长78%。在网易考拉全球工厂店,无线吸尘器、家用射频美容仪等商品成最受欢迎消费品类。
“服务型消费”展现巨大潜力——
服务型消费商品在这个“618”强势崛起。京东平台数据显示,6月1日至18日,国际酒店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7.6倍,互联网医院问诊量同比增长36倍,汽车安装服务销量同比增长105%。苏宁在“618”期间推出主打快递代收代寄、家电维修清洗的“1小时服务圈”,受到消费者欢迎……
从“买商品”到“买服务”,网络零售逐渐走向线下,融入生活。不同产业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
城乡消费格局正在改变——
拼多多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正呈现“向下趋省、向上趋好”的消费趋势,他们对最顶尖商品的需求旺盛,同时也是产地直发的平价农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
“以前是农业农民支持工业和城市,现在一二线城市居民通过电商平台消费农产品,这也是一种消费反哺?!逼炊喽郃I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王涛说。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价格敏感型“小镇青年”习惯了“9块9”的低价货,他们对更高的品质有需求吗?“618”大数据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跑步机品牌亿健推出千元跑步机“亿健note”,在“618”天猫聚划算上线后销量一路攀升,购买者7成来自三至六线城市,风靡于北上广深的健身热潮,已经吹到了中西部小镇。据统计,“618”期间,聚划算为品牌带来3亿以上新客,小镇青年的品质购物需求彰显下沉市场广阔空间。
“爱吃”“爱美”也是“生产力”——
“吃货”和爱美人士跻身消费新主力,消费升级趋势下,“舌尖经济”和“美丽经济”正在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京东生鲜18日销售生鲜产品共计8500吨,成交额同比增长90%。6月16日第1小时,天猫售空140万支棒冰,“吃货”力量推动应季水果桃子和车厘子成交额分别上涨307%和139%。苏宁打出组合销售,啤酒小龙虾销售同比增长356%……
网易考拉“618”开跑1小时,乳液面霜、面部精华和爽肤水在最受欢迎品类TOP5里占据三席;京东全球售主站美妆护肤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12%;天猫美妆成交额同比增长70%以上,6月16日仅花59秒即成交额破亿。不少男性消费者也在加入爱美大军,“618”开场第一小时,京东男士面部护肤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87%。
亮眼消费数据的背后,是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透过“618”大数据可以看到,品质化越来越成为消费主流。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对商家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创新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所有电商和品牌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消费 数据 增长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