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主题公园市场降温不是坏事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主题公园项目降温是一种理性回归。未来国内主题公园市场将步入淘汰赛阶段,游客将向有IP的项目集中,市场集中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兴建大潮退去之后,主题公园市场迎来了“冷却期”。近日,媒体记者从AECOM集团联合国际主题娱乐协会(TEA)共同发布的《2018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获悉,在过去18个月里,中国在建和拟建的主题公园项目锐减。有专家表示,主题公园在经历了大肆扩张之后,一些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如今市场恐将进入“谨慎期”。(6月10日《北京商报》)
不管“全球”情形怎样,近两年,国内各地陆续有主题公园项目停摆的消息见诸报端,主题公园项目降温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2018年6月,有媒体曝出南京“梦工厂”项目遭遇搁浅。今年2月,全球第七大主题公园集团六旗与山水文园集团合作的项目宣布推迟开业时间。同月,计划于2020年在广东省开业的神舟航天乐园也被曝出开工日期一再延期,项目几近停滞。
主题公园项目之所以降温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必然。中国许多主题公园项目与大型地产综合捆绑,形成了主题公园与酒店、商业及住宅等用途共存的情形。而近年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严控文旅产业和地产项目捆绑发展。这一新政无疑令不少原本举着主题公园旗号开发地产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选择将部分筹备中的项目暂缓搁置甚至取消。同时,一些企业也有可能因为资金链的压力而导致项目施工迟滞或者干脆“另谋出路”。
更主要的,国内许多主题公园项目虽然建成了,但是或缺乏创新,或有公园没主题、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有些地方热衷于建设主题公园,不过是开发商受利益驱动在打擦边球,打着旗号借机发展地产而已。这样一来,主题公园项目不仅难以形成吸引力,而且负债累累,亏损严重。应当说,定位模糊、仓促上马的主题公园,在本质上是对土地和资源的浪费。这些教训,也让一些跃跃欲“上”的主题公园项目不得不冷静下来。
由是观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考量,主题公园项目降温都不是坏事。相反,应该是好事,也是种理性回归。
可以预见,未来国内主题公园市场将步入淘汰赛阶段,游客将向有IP的项目集中,市场集中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很可能出现“巨头争食”的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与知名国际主题公园相比,国内主题公园在文化IP输出以及管理等方面尚存明显差距。很多中国企业希望把传统文化转化成IP,运用到游乐园当中。但到目前为止,国内主题公园IP仍旧较弱,对主题公园的运营管理也明显滞后。只重视前提投入,缺乏后期维护,依然是不少主题公园项目的通病。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纵然是那些已经建成、正在运行的主题公园项目,也仍然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当然,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果,应当尽力避免,这也是主题公园市场降温给我们带来的有益警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主题公园 降温 理性回归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