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只要技术不落后,种粮肯定有前途—— 听“种粮人”讲“藏粮于技”
新华社郑州6月8日电(记者 宋晓东)在河南省郸城县胡集乡大舒庄村,近2000亩小麦刚刚收割完,就被直接装车运往面粉厂?!拔抑值氖亲钚缕分值挠胖事螅唤雠┛圃鹤胰讨傅?,还和面粉企业签订了合同,1.38元一斤保底回收,稳赚不赔?!敝至复蠡Ъ衷品伤怠?/p>
2015年,在广东东莞做服装生意的贾云飞,经过再三考虑卖掉厂房,回到老家流转土地种粮。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企业家”,贾云飞整整打拼了18年,突然重新做回“农民”,让不少人有点“傻眼”。但贾云飞说,国家要强大、乡村要振兴,粮食是根基,只要技术不落后,种粮肯定有前途。
再次回到农村,贾云飞最大的感触是,种粮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个“脑力活”,粮食生产离不开科技。流转土地前,贾云飞反复研究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做了多次市场调研,最终定位在优质麦上。通过与农科院和面粉企业的合作,贾云飞的麦地从种到收全程利用现代农业科技,不仅粮食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而且更加绿色环保。最近3年,贾云飞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在1200斤左右,每斤小麦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0.3元左右,一年收入上百万。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贾云飞这样的“种粮人”的“指路明灯”。每年,这头刚种下粮食,那头贾云飞就开始研究最新的农业科技和粮食新产品,今年贾云飞看中了高科技新品种紫麦,一斤紫麦市场价格近10块钱,是普通小麦价格的几倍。
近年来,中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仅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这在河南的麦田得到了最生动的映照。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说,在小麦产量增长因素中,新品种的贡献率超过30%,绿色有机农作物,价高销路好,精深加工技术越先进,农产品增值就越大,未来粮食生产的出路就在科技,实现“藏粮于技”才能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贾云 云飞 种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