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6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非遗条例》进校园宣传

传承人双彦展示北京兔爷制作技艺

小学生体验剪纸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作品

北京料器吸引众多参观者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口技传习所在西城区施家胡同揭牌

原创非遗舞剧《二魁摔跤》
6月1日,北京市非遗?;さ闹匾锍瘫侗本┦蟹俏镏饰幕挪趵氛绞凳?,为推动具有北京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科学的法律保障基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将以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だ砟睿裘芪迫幕行摹耙缓艘怀侨角苯ㄉ璧淖芴宀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非遗?;さ闹贫壬杓?,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
(一)研究制定《条例》配套政策,形成全方位推动非遗保护的政策组合拳。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さノ弧⒎俏镏饰幕挪;ぷㄏ钭式鸬任诵牡囊幌盗凶ㄌ庵贫扔氚旆?。
(二)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将进一步完善市和区两级非遗?;すぷ髁嵋橹贫?。拟建立包括文化和旅游、发改、财政、教育、商务、经信、国资、人力资源和社保、知识产权等十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非遗?;すぷ髁嵋?。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教委将加大力度在全市91所大学、1630所中小学广泛开展非遗教育;市商务局将落实《关于推动北京老字号传承发展的意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将广泛开展龙舟、风筝、空竹、冰蹴球等各级各类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市体育局将大力推进太极拳、围棋、象棋等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力度;市知识产权局将帮助内联升、一得阁等更多的老字号企业做好传统工艺企业品牌知识产权创新的保护;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将依托技工院校开展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工作;市国资委将加大对系统非遗?;すぷ鞯募喙芰Χ龋贫煨恰⑼踔潞?、三元梅园等企业做好非遗技艺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共同履行保护首都历史文化的责任。
(三)要发挥全国文化中心在非遗?;すぷ髦械氖痉洞饔?。落实条例,细化政策,要支持外地非遗项目在京发展。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京津冀非遗保护协同发展机制。与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发挥好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优势,在跨区域调查研究、宣传展示、人才培养、扶贫协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继去年三地签署《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举办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后,2019年三省市在天津共同举办第五届京津冀非遗联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互鉴。
二、 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非遗?;ぬ逯苹?。
(一)鼓励全社会参与非遗?;ぁ9睦闪⒎且畔喙匦幸底橹?,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并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发挥资金、政策激励引导作用。以评选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培训基地、优秀实践项目等为载体,结合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大力开发扶持具有北京特色和市场潜力的非遗产品和文化服务。目前,全市已认定清华大学等35所大中小学为“北京市非遗培训基地”,认定了北京珐琅厂等15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认定了民族乐器修复等3个非遗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分别予以奖励,以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非遗?;すぷ鳌?/p>
过去三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了社会企事业单位和社团开展的涉及非遗传承发展的92个项目,投入资金共计7500多万元。如,支持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百年前门·千年工匠”——前门非遗主题活动,支持北京联合大学开展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等项目。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支持的力度,对与非遗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在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养等领域给与资助。
(三)发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优势。鼓励挖掘和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优质的文化内容,同时为非遗?;ご泻驼裥俗⑷胄碌哪谏Γ还睦劳芯┪妒愕拇彻ひ?,设计推出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对体现首都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和体现北京特有饮食文化的老字号食品等,优先推荐认证为“北京礼物”。
三、 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だ砟?,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 发展振兴的工作思路,推动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融通。
(一)促进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制定实施《北京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立北京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推动非遗元素的文创开发。目前已出台了《关于推动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允许事业单位通过设立企业的方式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经营活动和合理的激励分配,在全国各省市中开创了先例,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开发,推动试点单位的文化资源与社会机构的市场资源有效对接,实现共赢。多渠道让传统手工艺重返当代生活,产生新的当代价值,适应首都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促进戏曲传承发展。把适宜普及推广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代表性项目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通过安排演出场所和演出时段、提供场租补贴、售票补贴等方式,支持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代表性项目展示展演;推动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工作,全市392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安排2场演出,其中至少包括1场戏曲演出;继续举办好“中国戏曲文化周”大型活动,将中国戏曲文化周打造成百姓体验戏曲文化的盛大节日。
(三)创造性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结合传统节庆、庙会等民俗活动以及国际交往活动,对代表性项目和?;こ晒行?、展示。为弘扬春节、元宵节和庙会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过去三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采取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和“互联网+文化”的推广方式组织开展了“文化惠民逛庙会 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北京市10多个庙会门票累计80万张。2019年还支持了龙潭庙会、厂甸庙会、千军台庄户村幡会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支持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非遗雅集活动、怀柔区举办的非遗大拜年活动等,不断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使有益的传统文化价值深度融入百姓生活。
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京津冀联手“寻匠务本”
6月5日至9日,为迎接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袂主办的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天津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充分把握“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的年度主题,积极围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年度口号与“寻匠务本”的活动主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献上一场实践与理论互为支撑,广度与深度共同延展的盛宴。
展览不拘于地域分别,而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以“金属、木版、水源、火炼、土制”为基本分类,将京津冀三地的非遗项目在材料、工具、地源因素等自然属性和在“京津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移、流布等特点抽象出来,同台展示、彼此互释。如位于一层的“非遗项目互释单元”板块,景泰蓝制作技艺(京)、北京料器、杨柳青木版年画(津)、武强木版年画(冀)、青砂器制作技艺(冀)等三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技艺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非遗研究的前沿学术成果,将京津冀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沿革集中呈现给观众。
展览首次引入了别具新意的非遗文创概念,展览的“非遗生活馆”甄选了三地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生活空间”和“创意集市”,传达非遗?;ぁ凹思锛睢钡睦砟?。此外,联展还特设了“传习体验区”,每天上下午各一小时的课程安排,对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中式插花三个项目进行技艺传习,让观众在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
位于二层的“非遗生活馆”板块中,美术区、家具区、服饰区、玩具区、饰品区、陶瓷区共汇聚34个项目、70多位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展示和商品售卖。售卖还通过巨大的“云朵灯”艺术装置等营造“生活空间”、设计百姓话题等新颖的布展方式,实际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年度口号。
链接
北京非遗“家珍”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市普查到各类非遗信息12000余项。其中有昆曲、古琴艺术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6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3个,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9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1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2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31位。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国家、市、区三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非遗传承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
条例解读与实践
6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首次明确规定团体也可以作为非遗传承人,打破了过去一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只有一个代表性传承人的惯例,更好促进一些以集体传承为主要传承形式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意义深远。5月24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非遗专家、财务专家等实地检查了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玉器厂、清华池、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家项目?;さノ坏南钅看斜;で榭?。
文化遗产日亮点速递
大运河沿线音乐类非遗来京展魅力
6月5日,“运河遗响”第九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举办。来自运河沿岸六省市的八支传统乐队和传承人前来参加展演。白天四场展演和夜间两场专题音乐会,展现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北京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天津芦台罗汉音乐会、河北沧州木板大鼓、山东东平端鼓腔、江苏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等传统曲艺、传统戏曲,以此展示大运河沿线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怀柔非遗舞剧《二奎摔跤》与对口帮扶相结合
5月30日,北京市怀柔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对口帮扶文化合作项目、原创非遗舞剧《二魁摔跤》正式上演。该剧《二魁摔跤》由怀柔区文旅局组织策划、编导,由四子王旗乌兰牧骑队员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排练呈现出来。全剧彰显了怀柔区深度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用文艺精品讲好怀柔故事、展示文化魅力的使命担当。同时,项目对怀柔区与四子王旗在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推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编辑:杨岚
关键词:非遗 保护 文化 项目 传承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