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西瓜地里体验人生的精彩——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一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西瓜地里体验人生的精彩——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一
编者的话: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自强不息、接续奋斗,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兴农,再到谋划绿色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展现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赤子之情和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
今日起,新华社连续5日播发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故事,鼓舞更多知识分子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祖国的大地上共同书写爱国与奉献、拼搏与奋斗、严谨与求实的壮丽篇章。(编者的话完)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你能相信吗,我以前非常内向,除了是和特别熟的人,不然基本不说话,即使是在照片上,眼睛都是朝地上看的?!痹诤图钦吡奶焓?,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黄成东语速飞快、滔滔不绝,时常加上一些手势,眼中闪着跳跃的光。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邯郸市曲周县的乡村建起科技小院。通过专业硕士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农技推广?;瞥啥褪窃缙谌胱た萍夹≡?,在基层锻炼后成为中农大的一位优秀教师。
2010年4月,在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村支书李振海和乡党委政府邀请下,研究生黄成东、李宝深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刘全清老师,分别拎着被子住进了村里刚刚翻新好的村委会房间,建立了后老营科技小院。提起那段时光,两个故事让黄成东至今难忘:
一个是帮助农民解决西瓜种植重茬病。后老营村由于连年种植西瓜导致土壤连作问题严重,西瓜个头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瓜农十分焦急?;瞥啥ü炭嘧暄屑藿佑缂际酢盐鞴厦缂藿拥侥瞎细瞪希钪沼行У钟髡习?,西瓜产量提高了50%至108%,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大改善了西瓜品质,帮助村民们实现增收。
后老营科技小院师生开展多项田间试验,建立了以西瓜嫁接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用和播期密度调整四大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小麦/西瓜/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农民对我们特别热情,为了表示感谢,经常上门给我们送菜,有时候屋里的菜都堆得放不下了,很长时间不用出去买?!被瞥啥锌厮怠?/p>
另一次难忘经历是2012年夏天。村民李平海因为想赶在西瓜涨价时卖个好价钱,没有通知黄成东就收获了一个试验小区的西瓜,两人“不打不相识”?;瞥啥担笔彼钦戳耸喾种樱迷诶钇胶T谑展鲜鼻宓懔耸?,而且把瓜摆放在特定位置,所以能够挑拣出来重新过秤,拿到了试验数据,否则一年心血只能白费。
“想想自己当时真是年轻,不淡定。当天晚上我就后悔了,给平海叔打了电话,他正一个人在马路上走。我找到他,俩人坐在一块把白天的事都说开了?!彼?,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忘年交,平海叔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几年来已经记不清吃过多少顿饭。
“曲周招待客人极高规格的韭菜馅饺子,我就吃了很多次,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满嘴的韭菜香。平海叔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把他当成了父亲一样的亲人?!被瞥啥锌厮怠?/p>
组织村民购买放心农资、推介方形和心形西瓜种植技术、为西瓜销路跑市场、冬闲时候给农民做培训……科技小院师生在当地广受好评,黄成东也经历了成长的蜕变。
“2010年冬天,61场农民培训做下来,我再也不紧张了,可以直接上图‘讲干货’。”
“干活之余,农民躺在地里,我们也躺在地里,一起聊天。距离拉近了,信任才更深。”
“农民需要的并不多,有人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生产上的问题,一起想办法,他们就很开心了。”
……
2011年,在后老营科技小院成立一周年之际,全体村民自愿集资邀请豫剧团到村里演出,感谢师生驻村支农?;厥卓萍夹≡旱娜兆樱瞥啥?,成为农民的自家人,将青春美好的时光奉献给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这是他人生“最精彩的经历”。(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西瓜 中国 黄成 农业大学 成东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