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强基层”让青海偏远农牧区群众“小病不出门”
新华社西宁5月29日电题:“强基层”让青海偏远农牧区群众“小病不出门”
新华社记者 央秀达珍
入夏后青海高原依旧寒风肆虐。背上装有血压计、血糖仪、心电监护仪、尿液分析仪等常用医疗设备的巡诊箱和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手册,马木沙和他的家庭医生团队坐上救护车开始了日常的巡诊。
海拔3300米的倒淌河草原地广人稀,普通人即使是白天也很难分辨方向。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中心卫生院院长马木沙和他的家庭医生团队却将每户牧民家的位置熟记于心,也了解掌握着辖区每户牧民的健康状况,不知道在这片草原来来回回走了多少遍。
在车上颠簸了近半小时后,一行人到达了今天巡诊的第一户人家?!吧丝诨指吹迷趺囱??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见到64岁的病人日多,马木沙紧握着他的手,用流利的藏语表示问候。随后,便开始给他测血压、测血糖、清洗包扎伤口。
日多家住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一社,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靠放牧为生,家中仅有15只羊。日多患有肠梗阻,妻子拉毛吉患有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我前不久在海南州人民医院做了肠梗阻手术,花了近2万元。我以为自己要付很多钱,后来自己只掏了不到1000元就把病治好了。出院后,卫生院的医生定期上门给我清洗包扎伤口,我自己也不用往医院跑?!比斩嗨?。
受经济条件和地域等因素影响,青海农牧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农牧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是过去群众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两年,随着健康扶贫等政策的深入推进,青?;阋搅品袼讲欢咸嵘?,基层群众就医可及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以前没人上门来家里给我们看病、讲解政策,现在有了家庭医生,生病也不害怕了,打电话给医生他们就随时上门了,我们有什么问题,医生都会耐心解答。”拉毛吉说。
倒淌河中心卫生院医生索南多杰介绍,倒淌河中心卫生院自2017年起全力推进家庭医生、驻村干部或计生专干“双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与贫困患者签订慢病管理服务协议,为每户牧民建立健康档案,每个月上门开展健康教育、预防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逐步提高牧民防病治病意识,解决牧区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过去农牧民小病扛、大病拖,很少来医院,现在他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健康意识增强,主动来医院体检,按时接种疫苗,平时也遵医嘱多锻炼身体,注意饮食。”马木沙说。
马木沙边整理巡诊箱边回忆刚来卫生院的情景,他笑着摇摇头。“那时候条件艰苦,卫生院没有标准病床,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些简单设备,吃水都成问题,烧炉子都要去院里抬煤?!比缃竦牡固屎又行奈郎航ǔ闪擞蟹派淇?、B超室、化验室等科室的两层小楼,不仅水电暖等硬件设施齐全,还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化验、检查设备。
卫生院一楼右侧是一排藏式风格的诊疗室。藏药房内整齐陈列着二十五味珊瑚丸、七味葡萄散、七十味珍珠丸等近300余种常用藏药。卫生院藏医馆还开展藏药浴、油疗、放血等藏医特色疗法。由于藏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上有非常良好的功效,诊疗服务价格低廉,深受农牧民欢迎。
“作为基层的医疗服务人员,我们要继续为牧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为牧区群众办实事?!甭砟旧乘蛋眨愫退募彝ヒ缴哦佑稚狭顺?,赶往下一户巡诊的人家。(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群众 青海 卫生院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