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工智能“察言观色”推动建设智能社会
新华社贵阳5月27日电(记者 骆飞)当前,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云计算等技术综合应用而迅速成长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的信息科技以智能终端将人们互联网活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其“画像”精准推送信息,使得机器能“察言观色”,并以各种形态“走入寻常百姓家”。
从街边早餐店的微信支付到火车站的“刷脸”乘车,从帮助家人干活的扫地机器人到哄孩子玩耍的陪伴机器人,从教室里的“智能助教”到马路上的“智能红绿灯”……原本是学界尖端、专业的科学技术正在变成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样”。
正在贵阳召开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是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贵州是中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一直在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等的融合,有效加快了新旧动能的转换和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目前,贵州农村电子商务有力助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有效缓解山区群众看病难;“智慧广电”让农村群众畅享数字生活;“一云一网一平台”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参会的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闫宏伟说,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概念、构想逐渐“照进现实”,未来人工智能还将像水和电一样影响人们生活,加速推进人与社会的智能化发展。
在贵州省清镇市一些中小学里,由科大讯飞研发的一款“智慧教育”产品正在对传统课堂产生深刻改变。记者看到,师生上课时每人手中书本大的平板电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传统课堂变得更高效、有趣。
老师还介绍,“它”不仅是课堂上的智能教具,还是课后的“智能助教”,以往布置、批改作业等必须靠人的机械化活动,现在都能被“它”代劳,逐渐将老师从繁琐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生产领域里,人工智能也被广泛应用。王国栋是贵州一老国企员工。谈到企业发展,他感触很深:拿“打卡上班”来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班长点名,手写签到。而后发展到“指纹打卡”,再后来是“刷脸”上下班,工厂日常管理越来越高效智能。
他还介绍,厂里部分生产线已实现“机器换人”,把相关参数输入系统,机器人就会昼夜不眠生产,且产品量高,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传统企业带来新机遇。
在社会治理上,也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如当前贵州省警方将天网工程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通过“人脸识别”在茫茫人海中成功抓获逃犯;同时在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时,贵州省政务服务部门利用“大数据+政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有效地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与会专家也表示,人工智能在许多具体行业中的应用也才刚开始,需要保持头脑清晰,毕竟很多应用还比较初级,不能“盲目跟风”。同时,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也伴随着智能化应用不断出现,还应加快制定行业标准、技术法规等,让人工智能更加“善意”地推动智能社会建设。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数据 察言观色 推动 建设 应用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