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要闻 要闻

开发侨乡资源 构建人文湾区

2019年05月26日 21:18 | 作者:冯学知 王 尧 贺林平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核心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大力推进华侨文化资源发掘、?;ず涂?,打造湾区旅游品牌项目和精品路线,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侨乡优势,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提升江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水平,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出台以来,湾区建设一片红火。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除了主办方专门设置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不少参展单位也紧扣“人文湾区”布展。其中,广东江门主打侨乡文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一行大字悬于江门馆上方,在众参展单位中独树一帜。

据统计,祖籍江门市的华侨、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有400万人,分布在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与江门常住人口相当。如何利用好侨乡的资源与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记者日前赴广东江门采访,探究大湾区建设中的“侨”元素。

文物保护

建设侨胞精神家园

2018年9月,在江门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1600封台山中小学生所写书信由此向海外寄出,这是台山开展的“万封家书传亲情——我给海外亲友写一封信”活动。??诓海谴笸佑攵朔液踊愫铣龊5牡胤?,曾经既是广府人出海谋生的码头,也是他们寄回侨汇与书信的中转站。人们习惯把那些寄来的银两和书信统称为“银信”。在通信落后的年代,银信既是亲人的联系纽带,也是侨眷主要的生活来源。时过境迁,今天的??诓阂咽且慌烧唷⒛驳木跋螅ㄓ猩写娴纳毯乓泻鸵挪┪锕堇锏囊环夥馐樾?,诉说这里曾经的繁华。

“银信是江门早期华侨生活的真实记载,内容十分庞杂,大到国际形势,小到子女婚配、邻里关系?!倍朔艺蛘虺ぶ煊㈧窘樯埽?年前,银信档案因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而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来此参观的游人越来越多,“经常有人在博物馆一看就是一天”。

银信博物馆中的银信档案分章布展,既有思亲念家、情系桑梓,也有忧国忧民、救亡图存,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如此丰富的馆藏,得益于江门侨眷和海外乡亲的关注和支持,光是台山银信收藏爱好者李柏达就捐赠了2000多份。“江门籍华侨华人有着很强的家国情怀,持续关心支持着家乡的发展?!敝煊㈧舅担肽昵凹某鋈サ?600封书信陆续收到了不少回信,“??诓核淙徊辉偈峭ㄐ胖凶?,但可以成为侨胞们的精神家园?!?/p>

对于易损毁遗失的银信档案,建馆保存是最理想的?;し绞?,但对江门大量不可移动的侨乡建筑,如何保护是个大难题,其中尤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为最。20世纪初叶,外出“淘金”的开平华侨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带到家乡,形成了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乡土建筑群。但历经几代传承,大部分碉楼的业主散居海外,而且后人众多,产权复杂,管理难度大。

在开平自力村,旅美华侨方润文的旧居铭石楼是村里目前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考究的碉楼之一。从一层干净的地面到顶层摆放有序的祭祖神龛,长期无人居住的碉楼为何这般整洁有序?在自力村担任景区导览的梁女士多次被游客问及类似问题?!胺饺笪牡暮笕税训锫ノ懈胤秸芾恚锫ズ椭鼙呋肪车男薷凑味际钦诟涸??!绷号拷樯埽钡卣晕奕司幼〉牡锫ゲ扇 安ú槐?、政府代管”的管理模式,许多业主主动将钥匙交由政府代管,有的还出资支持碉楼的维修工作,将珍贵文物、文献交由政府展览、研究,如铭石楼里的很多陈设就是方家专门从美国运回来的?!懊磕甓加泻芏嗟锫ヒ抵鞔偶胰舜庸饣乩纯纯础!绷号咳衔?,对侨居海外的业主们来说,碉楼不只是旧居,更是他们精神上的根。

特色旅游

打造湾区文旅名片

位于江门开平市境内的赤坎古镇,是国家首批特色小镇。由华侨出资兴建的富有欧陆和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群临潭江而立,是除碉楼外,游客到开平必看的另一景点。如今,这里已被棚架和绿纱围住,里面正在进行的是一项投资60多亿元的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在一幅赤坎镇土地利用规划图前,赤坎镇副镇长李海峰介绍,项目动工已有半年,搬迁和拆违建基本完成,本着“在?;せ∩峡ⅰ钡淖芴逅悸?,对古镇旧建筑修旧如旧,恢复赤坎古镇的历史风貌,并打造文化展示和体验方面的板块。赤坎古镇项目成功运营后,预计每年旅游人数达700万人次,促进旅游就业人口3000人?!耙残碓俟侥?,这里能成为大湾区古镇游新地标?!崩詈7邈裤降?。

对待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就是最好的?;?。坐拥开平碉楼、赤坎古镇、台山洋楼和各类历史街区、名人故居等华侨历史文化资源的江门,去年编制了《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8—2035)》,为未来一段时间侨乡文化?;び肟⒛被锻肌T诮鸥鞯胤⒄骨认缥穆弥?,《规划纲要》便为这段航程送来一股劲风。

作为江门侨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开平市近两年吸引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持续攀升,但过夜游客数不到总数的一半,这让市委书记庞正华感到颇有压力?!靶矶嘤慰屠纯蕉贾皇锹饭?,这说明我们的旅游开发深度还不够。”庞正华介绍,开平市打算将古镇、古村落、古驿道以及碉楼、乡村、自然生态景观连线连片,打造一程多站的文旅精品线路?!肮ナ俏颐亲约焊阄穆每?,现在我们的工作是人文湾区建设的一部分,得到的支持是完全不一样的?!迸诱?,大湾区战略激发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开平全域旅游建设明显加速。

“江门干部群众鼓足了干劲,正在全力冲刺,力争创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nbsp;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表示,《规划纲要》出台第五天,江门就召开了全市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紧扣人文湾区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耙劳锌降锫ビ氪迓?、台山银信档案和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台山海丝遗迹等,与湾区内城市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古驿道等资源串珠成链,我们希望能打造出一条富有侨乡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览路线”。林应武说。

以侨为“桥”

汇聚侨乡发展力量

如火如荼的文化?;び肟⒔ㄉ?,让江门作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愈发明显,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活动品牌效应凸显,其中又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为最。

“海外江门籍新生代众多,他们大都已融入住在国,成为父辈事业的接班人和推动居住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青年有的久未闻乡音,有的甚至从未踏足过故土,但他们同样关心着家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苯攀形痴讲扛辈砍そ傲冀樯埽澜缃徘嗄甏蠡嶙?008年首次举办,便成为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心中的盛事,每一届都有很多人不远万里自费参会。

在向海外华侨华人介绍江门与国家发展机遇的同时,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也成为推动经贸文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去年,第六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促成涉侨涉外经贸合作项目25个,总金额达145亿元?!跋M芄焕檬澜缃徘嗄甏蠡岬钠放莆D谕飧嘤胖首试聪蚪偶??!苯傲妓?,江门已经在海外推动成立近20个联络分部,并依托联络分部设立6个国际经贸代表处和6个海外旅游信息推广中心,到江门投资兴业、参访考察的侨胞数量持续增加。

江门籍港澳同胞数量众多,在面向港澳的交流合作中,这成为江门的重要优势?!豆婊僖烦鎏ê螅攀形ǜ郯陌熘魅卫钚懒⒏械?,江门与港澳的合作互访更加活跃了。今年3月,江门先后在港澳举办对接会、政策宣讲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共签订12个投资类项目、11个合作类项目和9个(代理)销售协议(合同),其中12个投资类项目总投资金额295.83亿元。“接下来,我们将筹办面向港澳的专题对接会和政策宣讲会,加深港澳居民尤其是青年对侨乡江门的了解和认识,为港澳青年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崩钚懒⑺?。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江门 湾区 侨乡 华侨 碉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