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今明两天先“烧”再“焖” 北京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局地40℃ 北京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今明两天先“烧”再“焖”,周末有雨降温达10℃;河北多地最高温达40至41℃

昨日,全国地面自动观测站数据显示,35℃以上高温覆盖面积约有98万平方公里。 图/中国天气网官方微博@中国天气

局地40℃!北京刚入夏就遇到今年首个高温日。环顾北京周边,更是“火热”一片:山东、河北等地共有19个县市(区)气温突破5月历史高温极值;全国2418个国家级自动站数据显示,昨天15时全国高温榜前十名中,河北占了9个。今天持续高温,出门的朋友,记得带上遮阳伞,擦好防晒霜,尽量避开午后高温时段在太阳底下行走。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地区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代表“北京天气”的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达到36.6℃,局地气温超过40℃。最新预报显示,今明两天依旧晴热,周日迎来降雨降温,气温降幅将超10℃。
全市大部气温超37℃
此前北京发布高温预警显示,5月22日至25日,北京连续高温。22日高温天气过程首日,由于天空中有薄云,南郊观象台白天最高气温只升至34℃,未能冲上35℃,“失去”了成为今年首个高温日的机会。
昨日气温强势蹿升。早上8时30分,南郊观象台气温已升至26.5℃,城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6℃至28℃。北京市气象台介绍,平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37℃。
实况显示,昨日14时左右,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达到高温日标准35℃,并持续升高。15时40分,达到该站昨日最高温36.6℃。全市来看,最高气温出现在回龙观站,16时18分达到41.3℃。昨日气温创新高,也迎来今年北京首个高温日。
周日气温骤降10℃
今明两天高温天气持续,体感炎热,中午前后应尽量减少在户外停留的时间,务必注意防暑防晒,多食蔬果勤补水。
连日来北京主要以晴晒为主,偏干热型。不过今天开始,湿度会逐渐增大,闷热感随之加强。
据最新气象资料,冷空气预计在双休日影响北京。由于周六白天最高气温仍在35℃左右,热力条件好,不稳定能量活跃,周六后半夜至周日白天将有雷阵雨或阵雨,局地不排除有对流性较强的天气产生,请大家及时关注临近预报,注意出行安全。
好消息是,热浪过后迎来凉爽,周日白天预计最高气温在25℃左右,降幅超过10℃。建议大家及时增加衣物,以防感冒着凉。
华北黄淮高温“凶猛”
中央气象台昨日发布消息称,昨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中南部、河南、山东、安徽中北部、江苏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河北衡水、邢台、邯郸等局地达40~41℃。高温覆盖面积约有98万平方公里,山东、河北等地共有19个县市(区)气温突破5月历史高温极值。预计26日受冷空气和降雨影响,高温天气将结束。
■ 解读
北京今年首个高温日较历史平均早近20天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1951年以来,5月下旬(5月21日-31日),北京地区(以南郊观象台为代表站)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最多为5天(1965年),常年平均(1981-2010年平均)为0.2天,近十年平均(2009-2018年平均)为0.4天。近十年来,5月下旬高温日数最多为2天(2014年)。
从历史资料看,北京观象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1951-2018年),有17个年份在5月下旬出现过35℃及以上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达41.1℃(2014年5月29日);1965年5月下旬曾出现过连续4天超过35℃的高温天气。
另据中国天气网介绍,北京今年首个高温日较历史平均早近20天。1951年以来,北京常年平均首个高温日一般出现在6月10日,今年相较常年平均高温日提前了18天,来得稍微有点偏早,但并不算是排在前几位的。
北京高温日最早出现在1986年的5月7日,当天最高温达35.7℃,是自1951年以来高温来得最早的;最晚出现在1991年7月25日,到7月才迎来35℃以上的高温天气,姗姗来迟。
■ 提示
重症中暑严重可致命
为应对高温天气,北京急救中心发布“防暑指南”。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
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梢玫嗡?、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藿香正气水不是防暑万能药
北京急救中心介绍,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温热型的制剂,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十味中药,它有解表化湿、理气散寒的功效。
从中医学角度,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是指经过太阳高温暴晒导致的中暑;阴暑是夏日人体乘凉或饮冷后,内有湿滞的中暑,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出现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藿香正气水治疗的是阴暑,而不适用于治疗阳暑。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对酒精过敏者、儿童以及正在服用头孢等消炎药的患者,应避免服用藿香正气水。
新京报记者 邓琦 戴轩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北京 今年首个高温日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