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小碗红糖”带来甜日子——金沙江畔的“甜蜜”事业
新华社昆明5月21日电 题:“小碗红糖”带来甜日子——金沙江畔的“甜蜜”事业
新华社记者 字强
金沙江畔,云南省巧家县气候炎热。走进朱立卫的红糖加工厂,空气中弥漫着红糖特有的芳香。
朱立卫是巧家县年轻的“创业先锋”,几年前看到家乡特产“小碗红糖”越做越差,便拆了自家老宅,建立糖厂,沿袭纯手工熬制的古法技艺,聘请专业“大火头”(老师傅)操刀指导,朱立卫生产的红糖在造型、色泽、口感上更胜一筹,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目前朱立卫的糖厂已经是巧家县的一家龙头企业,不仅帮助数千蔗农脱贫增收,更打响了“巧家红糖”品牌,也引领带动全县50多家糖厂、作坊朝着更专业、规范的方向发展。
朱立卫只是巧家人艰苦创业,振兴“甜蜜”事业的一个代表。巧家县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传承发扬好“小碗红糖”300多年的技艺和文化。
据《巧家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巧家蒙姑岳氏运铜到弥勒州竹园镇,回程引进甘蔗种植,榨红糖技术也由此而入,种植及榨红糖逐渐在巧家金沙江谷地推广开来。巧家红糖一度成为皇室贡品。民国早期就畅销川、藏、青、黔、湘各省,闻名全国。
好糖源自好甘蔗。巧家县地处滇东北金沙江河谷地带,沙质土壤优良,非常适宜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甘蔗品质极佳。
从砍甘蔗、榨汁、熬制到装碗成型,“小碗红糖”的工艺讲究,打沫子、去杂质、舀糖,对火候、糖量的把握,全凭老手艺人们的精工细作。这样未经过精炼的红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富含多种利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2017年,巧家“小碗红糖”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靶⊥牒焯堑陌局剖乔杉胰说亩烂啪迹鸷虻哪媚蠖嘁环治兜澜箍?,少一分无法成型?!辈饺牍畔≈甑耐蛐巳俏欢嗟摹袄咸墙场保靶⊥牒焯恰狈且糯腥?。他说,熬糖就像做人一样, 苦练绝技,换来无尽甘甜。
纯手工、卖相好、品质优,这三大特点让巧家“小碗红糖”的单价比普通红糖贵了2倍以上。2018年,巧家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红糖产量3500多吨,产值约1亿元?!靶⊥牒焯恰背晌钡匕傩胀哑吨赂坏闹匾担苯踊蚣浣哟馐蛉司鸵?。
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引导,市场杂乱,巧家红糖产业整体还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去年以来,在云南省政协的帮扶下,巧家红糖产业朝着标准化、品质化、信息化方向迈进。今年5月17日,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成立,农户们签订自律诚信公约,一致约定“传承匠心做好糖”。
云南省政协常委刘亮作为巧家县红糖产业扶贫协会名誉会长,他对“小碗红糖”的发展壮大充满信心。他说,协会将着力建立“小碗红糖”统一完善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严把产品质量关,打造新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为巧家县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巧家县副县长杨永玲表示,下一步将立足资源实际,加大政策扶持,着重提升品质,为“巧家红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红糖 小碗红糖 巧家县 金沙江 巧家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