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教育部关于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10月19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对教育部党组进行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2019年1月29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教育部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 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政治责任,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实践指导
(一)组织系列专题学习,提升部党组抓好巡视整改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执行力。巡视反馈会议后,教育部党组书记陈宝生第一时间主持召开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2019年度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司局级以上干部集体学习方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学习会,每位党组成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谈认识、谈体会。召开部党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陈宝生同志代表部党组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每位党组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宗旨意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举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有关同志出席会议。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通知》,指导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深入学习交流。召开部党组会、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2019年滇西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会、滇西挂职干部座谈会上更大范围内学习传达。通过一系列学习,进一步增强抓好巡视整改、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细化健全巡视整改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部党组切实承担起整改主体责任,健全部党组研究部署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形成部党组会、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周工作调度会工作体系。党组书记对巡视整改负总责,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办落实。完善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领导小组力量。建立巡视整改工作进展周报制度,各单位每周提交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整改工作清单台账实时更新,对已完成的销号,对个别进展缓慢的加强督促,推进各项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加大与部门和地方工作协调力度,分别与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民委等多个部门反复沟通,协商争取更大支持,加强与地方政府协同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三)实施清单台账制度,压实整改责任。对照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逐项研究落实措施,制定《教育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方案》《<中央第五巡视组关于对教育部党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清单》,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整改任务细化为4个方面、35项整改任务、104条整改举措,做到全覆盖。明确主责部领导、主责单位、完成时间,每项工作可检查、可评估。形成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工作指示批示落实情况台账,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台账,工作调度会、部党组会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台账,部党组成员和司局长扶贫调研情况台账,逐项跟踪工作进展。层层压实责任,部党组书记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部党组成员按照分工承担分管领域整改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
(四)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加强政策规划引领。部党组成员共9人次分别带队赴河北威县、新疆和田和喀什、四川凉山、云南临沧等贫困地区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召开6次部党组会、6次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8次周工作调度会,针对教育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专题研究。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等,正在制定关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文件,在资金倾斜、招生计划安排、控辍保学重点监测评估等方面有针对性推出政策举措,聚焦“三区三州”135个深度贫困县和其他连片特困地区169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策”制定教育脱贫攻坚指导方案,发挥政策集聚效应。
(五)强化精准施策,务求巡视整改实效。对有明确时间节点、上下已有共识、短时间内有条件完成的任务,立行立改,在整改期内完成;对需要一段时间解决的,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在年底巡视“回头看”前完成;对长期任务,持续推进,确保在整改期结束前、年底巡视“回头看”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对标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确定控辍保学、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普脱贫、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改薄、贫困学生资助、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等重点任务,制定整改计划,主责司局分别向部党组会汇报整改进展情况。把巡视发现的问题和扶贫领域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把巡视整改与今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在集中精力抓脱贫的同时,努力巩固成果防返贫,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动员和整改实践,教育战线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同频共振抓好教育扶贫工作的有力态势,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冲锋。
二、 突出问题导向,逐条逐项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
(一)关于落实教育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存在差距、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够到位方面的整改情况
1.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巡视整改以来,6次部党组会都有专门议题研究教育扶贫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印发专门学习方案和通知,系统部署部党组、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部党组中心组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学习会、脱贫攻坚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部机关直属单位全体干部以自学、联学、集中学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司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谈学习体会和整改的思路举措。通过持续深入学习,增强了干部投身教育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 部党组加强教育脱贫攻坚研究部署
部党组把脱贫攻坚巡视整改情况作为部党组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整改期间,部党组会先后6次就巡视整改方案及整改清单制定、“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县教育扶贫、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教师短缺、控辍保学、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等方面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多次听取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整改工作汇报和相关司局专题汇报。陈宝生同志每次主持召开周工作调度会,都听取脱贫攻坚整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部署本周整改重点工作,指导督促各司局、各单位抓好落实。
3. 强化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作用
巡视反馈会议后,教育部制定印发了《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决策程序、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职责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任务。增补语用司、就业指导中心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实领导小组力量。整改期间,领导小组共召开6次会议,分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对策,编制整改方案,协调整合力量,解决有关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定点联系滇西脱贫攻坚、贫困地区保障义务教育、易地扶贫搬迁子女义务教育、特岗教师工资等问题的具体方案。
4. 增强直属机关干部脱贫攻坚主动性紧迫感
把教育脱贫攻坚特别是巡视整改要求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作为部党组“奋进之笔”重要内容,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司局和直属单位,责任到岗、到人。健全机关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明确机关司局级干部确定基层联系点,重点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巡视整改期间已有18位司局长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赴“三区三州”、滇西、河北省青龙县、威县调研。实施巡视整改任务动态评估,持续追踪,环比式记录35项整改任务进展,在周工作调度会、部党组会等会议活动上调度相关情况,倒逼机关干部担负好推进脱贫工作政治责任。
5. 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和司局长学习培训
通过开展部党组中心组学习、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学习、各司局单位党组织学习、网络专题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机关司局长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凝练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工作举措。例如结合落实“职教20条”,将职业教育脱贫攻坚与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紧密结合,“一省一策”签订合作备忘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高职扩招100万部署,扩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大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向中西部投放力度,确保优质高职招生贫困地区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
6. 在年度教育工作中专门部署
在2019年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同志专门部署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要取得决定性进展”,从兜住底线、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对教育脱贫攻坚也作出了具体部署,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修订巡视检查要点,将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落实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情况列入2019年巡视监督检查内容,教育部党组巡视工作已启动。
7. 构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格局
制定实施部党组成员和司局长赴滇西、“三区三州”及河北省青龙县、威县调研计划。从部党组成员,到各相关司局、直属单位,到具体处室、岗位、个人,层层分解任务、级级落实责任,定期调度,及时协调内部分工和推进工作情况 。时间上,从2月至12月底,安排11个月44周的调研任务;区域上,覆盖“三区三州”24个州市、滇西10个州市以及河北省青龙县、威县,对凉山、怒江、临夏等8个重点攻坚州市安排两次调研??怪笔艋氐?1期处级党员干部培训,聚焦“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主题,组织53名党员处级干部,分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9个深度贫困县开展“控辍保学”专题调研。各司局各单位对脱贫攻坚责任和分工更加明确,意识进一步提高。
8. 完善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机制
在职成司设立职业教育巡视整改工作小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召开专题司务会研究工作。分管部领导参加职成司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查摆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谋划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举措。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奋进之笔”,写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继续做好教育部定点扶贫县(青龙县、威县)摘帽后精准帮扶工作。两位部党组成员在集中整改期内先后赴威县开展调研,推动建成一批“双师课堂”,城市优质师资直接为乡村孩子授课,推进京津冀高校采购威县农产品,中国农业大学院士工作站已落户威县。
9. 推动相关司局加大教育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力度
部党组明确要求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要承担起相应责任,指导推动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细化巡视整改举措,谋划提出今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切实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尽锐出战的工作格局。督促相关司局,结合各自职责,将脱贫攻坚相关任务与常规工作密切结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列入“奋进之笔”“司长风采项目”“处长奋进纪实档案”,进行专题部署,将脱贫攻坚作为司局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10. 细化实化《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
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确定<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牵头和配合单位的通知》,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由原来的17大项细分为53小项举措任务,每项任务均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具体责任司局,各司局将工作任务分解到责任人。
11. 积极协调相关部委加大支持力度
加大协调力度,先后赴中央编办、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10多个部门沟通对接教育脱贫攻坚及金融助力教育扶贫、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等事宜。在滇西帮扶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易地扶贫搬迁教育资源配置、水利部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央补助资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农村贫困人口托底医疗保障专项资金、国家林草局在林下经济、生态扶贫,民政部在敬老院建设等方面均给予了支持。
12. 健全部内各单位分工配合机制
分管部领导分别针对需两个以上司局合作完成的任务,及时进行协商。成立巡视整改工作联络组,由各单位选派1位司局级负责同志为成员,1位处级负责同志为联络员,健全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做到各负其责、协同攻坚。部党组会、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周工作调度会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13. 提升教育脱贫攻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尊重基层一线的意见。教育部明确出台文件前,必须深入调研贫困地区需求,充分听取基层意见,细化政策论证评估,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社会认同感。加强交流研讨,召开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扶贫经验研讨会,研讨滇西扶贫经验模式,提出进一步做好今后两年滇西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上下对接,召开“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对接会,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一县一策”工作。强化协调,加强信息公开,做到互通信息、协调配合。
14. 加强脱贫攻坚工作力量配备
部党组统筹机构、编制职数资源,为部发展规划司增加行政编制,调剂司内力量单独设置脱贫攻坚处室,相应增加处级领导职数,抽调直属机关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近期总人数达到10人。部发展规划司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纳入每期司务会必议内容,形成定期研究扶贫工作制度。司班子在工作中充分加强沟通,将脱贫攻坚与分管工作全面融合开展。
15. 加大控辍保学力度
将控辍保学列入2019年“奋进之笔”攻坚行动。先后赴四川、甘肃、云南等地调研,研究“读书无用论”、宗教影响等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细化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等,明确不得利用宗教等活动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确保应入尽入,适龄儿童不失学。建立学籍系统与国家人口信息库比对核查机制,摸清人口库中存在、学籍系统中未登记的适龄儿童,指导督促各地进门入户逐一核查疑似辍学儿童情况,掌握各地辍学儿童底数。建立重点县持续监测制度,将“三区三州”135个深度贫困县和其他连片特困地区169个深度贫困县作为国家重点监测县,加强指导,做好控辍保学“一县一案”工作,同时结合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考评。分类施策开展劝学复学工作。对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健全学习帮扶制度,加强励志教育,增强学生内生动力。对因家庭思想观念而辍学的,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对因身体残疾而辍学的,采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目前,一些重点地区工作已取得相应进展。
16. 强化“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精准度
部党组成员和司局长赴“三区三州”调研,聚焦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及时转化为相关倾斜支持政策。“两会”期间,陈宝生同志和其他部党组成员与“三区三州”所在的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6个省区及扶贫任务较重的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贵州、陕西、河南7个省区分别商谈教育脱贫攻坚形成工作合力事宜,聚焦重点难点,明确共同攻坚目标、有关省区重点任务等,协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陈宝生同志与13个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署《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具体落实工作正在推进中。
17. 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力度
积极与财政部沟通,在分配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补助资金、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中小学幼儿园国家级培训计划专项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等时,增加“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相关因素,继续将“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等作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重要因素。在预算下达文件中明确要求各省份使用资金时进一步向省域内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推动各地落实《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投入管理 深入推进“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统筹安排中央相关补助资金和地方自有财力,加大支持力度。将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计划进一步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稳步扩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招生比例,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对口援助关系和校地实际予以精准支持。做好学校、教育部门对口支援,深入推进援疆省市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学校、援疆省市和新疆中小学“千校手拉手”活动、对口支援省市和西藏中小学?!鞍傩J掷帧被疃>侔煳鞑睾退氖〔厍逃殖?、部分民族地区贫困县教育局长培训班,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局长管理水平。制订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地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18. 大力推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部党组逐步理清职业教育发展思路。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确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多元化办学、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标准等系列基础性制度。4月4日,召开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孙春兰副总理作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职教20条”作出部署和要求。已开展5个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在全国遴选50所院校和150个专业。研制《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 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谋划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举措。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精准推进中职招生兜底行动。加强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建设相关专题网页,推动职业指导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遴选一批职业指导教学网络课程,组织职业院校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怪耙到逃哑豆ゼ嶙ㄏ疃讲槠拦?,重点督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计划实施以来,东部省市资助资金设备额12.73亿元,协作双方共建示范专业点421个,互派挂职干部1693人,开展教师交流8803人,中职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8634人,推荐学生东部就业9580人,开展培训项目469个,培训总人数83704人。推动各地建立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协调推进机制,4个省市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
19. 加强“三区三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结合落实“职教20条”,对“三区三州”贫困县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系统梳理发展现状,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对未设中职学校的贫困县,逐一摸排地域分布、人口现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及异地就读情况,分析人口规模(总人口不足5万的县有64个)、生源规模(初中在校生不足2000人的县有81个)、产业结构(主要是农牧业)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提出通过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就近异地就读、普教开设职教班、东西协作招生等多种措施,满足适龄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对已设中职学校的贫困县,进一步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沟通协调,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同时,争取华夏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项目资金,专项支持迪庆等地区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职教集团参与滇西10州市职教脱贫攻坚等。
20. 加大推普脱贫攻坚力度
赴滇西开展推普脱贫攻坚专项调研,了解推普脱贫攻坚困难和需求。召开推普脱贫攻坚中期推进会。部署2019年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做实全国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平台,摸清底数。加强资源建设,编写出版面向青壮年农牧民学习用书《普通话1000句》,同步开发微课程,编写出版面向3—6岁学前儿童学习用书《幼儿普通话365句》。启动2019年少数民族教师、西部农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示范培训,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青壮年劳动力等重点人群普通话示范培训,年内不少于100万人次。筹划“童语同音”计划,加强“三区三州”学前幼儿普通话学习。与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移动、科大讯飞签署“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全面启动“三区三州”所在省区普通话学习手机APP项目。与共青团中央商定继续开展2019年“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指导,完善考试等级标准。下一步将加强对有关省、自治区相关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实现共同目标。
21. 以特殊举措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培养补充力度,继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下达2万多名选派支教教师计划。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新增7个中西部试点省份,拟招募人数增至4000名。特岗计划招聘规模2019年扩大到10万人,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需求。落实《关于实施2019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的通知》,通过奖励和培养相结合等方式补充优质乡村教师队伍。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组织实施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集中做好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国培、省培等各级培训,确保2020年前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全覆盖。通报2018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督促标准较低省份提高标准。2019年中央财政在继续对各地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给予奖励基础上,新增“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区县“义务教育工作努力程度”分配因素,对落实“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等要求较好的有关省份给予奖励。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向贫困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提速教育扶贫。
(二)关于行业教育脱贫督导力度不大、督促检查不够严格方面的整改情况
22. 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重大事项督办通知》,要求河北省教育厅、保定市教育局就巡视指出的问题认真调研核实,吸取教训、严肃问责,并派出督查组实地督导。河北省积极整改,省财政投入资金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范围。保定市将农村学校食堂列入建设规划,食堂从业人员工作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提高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保障水平。3月下旬和4月中旬,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派员先后赴安徽、陕西进行营养改善计划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试点地区有关意见建议,督促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同时,着手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监管的具体举措,确保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23. 分类指导督办“全面改薄”工作
印发做好“全面改薄”项目收尾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把5年来历次督导、审计提出的整改意见作为重点,梳理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及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逐一销号。对“三区三州”135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推进工作进行详细摸排,要求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教育部门与45个尚未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制定“一县一策”。组织第三方评估,委托清华大学对各地“全面改薄”历年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并赴部分地区实地评估整改情况?;嵬⒄垢母镂?、财政部制定《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继续做好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并就统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学校规划建设工作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24. 加大重点督查力度
明确教育脱贫攻坚国家重点督查工作由规划司牵头,督导局、财务司等司局密切配合,对义务教育均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改薄”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挂逦窠逃舛降计拦廊隙ǎ⒉?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研究制定2019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操作细则、实施规程等。通过评估认定和日常持续监测,及时掌握各地控辍保学、改善学?;景煅跫泄厍榭?,及时预警并督促各地整改落实。做好开展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准备工作,重点是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将于2019年7月完成??埂叭娓谋 弊ㄏ疃降迹曰景煅跫?0条“底线要求”为重点,将于2019年10月完成。
25. 建立中小学布局指导督促检查机制
完善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自查过去三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情况,以县为单位制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9年8月底前完成省级备案工作。指导各省份建立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年度督促检查机制,防止一刀切式撤点并校。指导修订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景煅П曜肌⒔讨肮け嘀凭咛搴硕ū曜己褪凳┌旆?,要求各省份2019年6月底前完成。
针对反馈意见指出的山西省永和县问题,赴该县开展调研指导,明确整改要求,加大督促力度。目前山西省教育厅和永和县人民政府都已制订整改方案。山西省启动乡村学校布局优化计划、办学条件达标计划、省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10项计划,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专项治理,逐县制定方案,为793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多于学生的学校稳妥分流教师。永和县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现超编的137名中小学教师制定分流方案,2019年9月前将全部落实到位;推动每年1/3的农村学校教师与县城优秀教师双向交流轮岗、捆绑式教学、教师走教等,增强农村学校吸引力。目前基本掌握全国“师生比倒挂”学校名单,下一步将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26. 驻部纪检监察组加大监督执纪力度
成立驻部纪检监察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方案及整改任务分解清单,提出5个方面21项具体整改措施,明确落实每一项整改任务的具体步骤、任务分工、时限要求、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整改工作机制,每两周召开一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报整改工作进展,对落实巡视整改任务和监督责任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聚焦政治监督,督促教育部党组制定巡视整改方案,扛好主体责任。紧紧围绕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明确监督内容和范围,把保障贫困人口接受义务教育这一核心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确保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得到落实。深化专项治理,督促教育部党组开展2016年以来扶贫资金和项目检查,整合监督力量和资源向脱贫攻坚聚焦,拓宽教育扶贫问题线索来源渠道,优先研判处置涉及教育部脱贫攻坚的问题线索。
27. 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建立长效机制
部党组明确,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具体现象还是普遍性问题,首先要从部党组自身找原因,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找差距,强调从指挥部的思路、指导、督促、检查上深刻剖析。针对资金管理、项目实施、学生资助、干部选派等方面发现的问题,查找漏洞,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逐项对照检查整改效果。完善考核制度,把干部参与落实教育扶贫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
28. 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核查力度
对审计发现“未按规定发放国家助学金”等问题涉及的12个省(区、市),实地核查22个区县100多所学校,抽查近千名学生,核实上百份发放凭证,并要求其他省份开展自查自纠?;嵬普康扔》ⅰ堆手式鸸芾戆旆ā?,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嵬裨悍銎栋焱平手畔⑾低秤敕銎恫棵判畔⑾低橙娑越樱蚕斫ǖ盗⒖ㄑ畔?,为精准资助提供数据支撑,将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
29. 认真研究解决有关部门提出的政策有效性问题
2019年3月13日,两位部党组成员与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当面商谈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听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意见建议,就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非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常态化数据比对共享机制等达成一致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解决政策举措有效性不足等问题。
(三)关于定点扶贫存在薄弱环节方面的整改情况
30. 提高直属高校对口帮扶精准度
根据地域相近、学科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实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力量,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着力调整对口帮扶结构,解决一些高校优势资源与市县发展需求“握不上手”的问题。组织44所直属高校签订2019年度定点扶贫责任书,各高校在直接投入、引进帮扶资金,干部、技术人员培训,购买、销售农副产品实现“6个200”的基础上,2019年帮扶指标相比2018年有较大增长??怪笔舾咝6ǖ惴銎赌甓瓤己?,以精准、实效等为主要标准确定44所高??己说却危醒肱己蠼己私峁蠢「鞲咝?。印发《教育部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指导学校立足定点县需求,发挥学科优势,努力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举办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专题培训班,各省区市教育部门、有关直属高校承担教育扶贫工作的同志以及青龙、威县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共99人参加培训。组织召开2019年滇西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会、滇西挂职干部座谈会,统筹推进滇西扶贫、教育扶贫和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等工作,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提高帮扶的精准性、有效性。
31. 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整体规划和人才储备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顶层规划,将脱贫攻坚干部队伍纳入直属系统四支队伍建设统筹考虑。组织开展直属机关、直属高校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建立部党组直接掌握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注重发现有专长有潜力、可以作为扶贫干部的人选,明确今后原则上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派扶贫干部。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接收2019年4名中央“三部委”选派中西部地区干部到部机关挂职,优先安排到承担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司局挂任实职。认真梳理脱贫攻坚援派挂职工作任务,提前研判并编制选派方案,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对接,确?!把『萌伺勺既恕?。针对河北省青龙县、威县定点扶贫工作实际,从教师司、教育经费监管中心等业务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担任扶贫副县长,切实做到“尽锐出战”。将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纳入2019年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范围,关注扶贫干部选派、考核管理、关心关爱和培养使用各环节。指导直属高校、直属单位把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工作整体布局,突出选优配强,精准科学选派。
32. 建立健全扶贫干部选拔培养、监督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体系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健全完善选拔培养、监督管理、考核激励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印发直属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制度文件,把扶贫援派挂职干部选派工作和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发现培养使用有援派、地方挂职、扶贫工作经验且表现出色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与扶贫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密切与扶贫挂职干部本人、扶贫单位的联系,加强与地方组织人事、教育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及时了解扶贫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印发并落实《关于激励教育部直属系统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和直属高校异地交流干部工作生活保障方面制度文件,对扶贫援派挂职干部人才,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表现突出、考核优秀、群众认可的干部人才,按照“一人一策”,在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加大关心力度,定期看望慰问扶贫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家庭生活等困难。加大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印发《2019年教育部干部培训班次计划》,将各级各类教育系统扶贫干部纳入培训对象范围,计划培训干部600余人次。
(四)关于其他方面
33. 及时处置巡视问题线索
把中央专项巡视移交问题线索的处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处置、集体研判,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问题线索已全部予以处置。
34. 提高脱贫攻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成立“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中央专项资金监管工作小组和监管工作办公室。制定专项资金监管“1+5”方案:“1”即《“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中央专项资金监管方案》,总体部署2020年底前资金监管工作。“5”即针对专家驻点、调研检查、绩效管理、远程监控、业务培训等5种监管手段,制定5个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5个手段具体实施办法??股偈褡宓厍逃厥獠怪式稹⑸偈褡褰萄ёㄏ罹训募ㄐЭ己斯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 切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制定印发巡视整改工作方案及三个清单,明确举措、任务和责任人。部党组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整改期间召开6次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任务落实。把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6次领导小组会,研究讨论巡视整改问题,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巡视整改工作。召开8次周工作调度会,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部署。持续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任务整改,对已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检查核查,防止问题反弹。对尚未完成的,严格按照整改工作方案要求,跟踪督查,确保在限定时间内落实。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中央专项巡视反馈的问题得到解决、移交的线索得到处置、提出的意见整改到位,全面提升教育脱贫攻坚实效。
三、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教育部党组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韧劲,持续抓好巡视整改,坚持目标标准,强化责任担当,贯彻精准方略,用好巡视成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向中央交出合格答卷。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推进教育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部党组研究部署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强化整体推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司局级以上干部集体学习等紧密结合,不断激发党员干部一鼓作气、顽强作战的政治担当意识,切实做到防止松懈、防止滑坡。
(二)狠抓脱贫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切实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失学辍学、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留守儿童上学困难等关键问题,摸清底数、攻克坚中之坚。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教育扶贫效果监管。督促省级人民政府加强工作统筹,落实好“一县一策”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瞄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体,加强数据比对、精准掌握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学和资助情况,为精准施策提供靶向。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加快实现贫困地区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厚植造血能力,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智力等方面优势,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对定点县的帮扶力度。把职业教育作为脱贫攻坚长远性举措,加快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总结提炼滇西协作模式经验,组织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
(四)集中优势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抓好教育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安排好用好“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专项资金。深化开展金融助力教育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推普脱贫攻坚行动,推广普通话与培训职业技能双管齐下,解决贫困青壮年农牧民因语言不通无法就业创业的问题。
(五)完善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扶贫工作务实有效。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治理,清除作风问题形成根源,较真碰硬压缩作风问题滋生空间,通过严惩严治形成强大震慑,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选优配强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完善对援派干部人才“选派育管用”的全过程制度链条,加强关心关爱,切实做到尽锐出战。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部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10-66092315/3315;邮政信箱: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电子邮箱:12391@moe.edu.cn。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脱贫 工作 攻坚 整改 扶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