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培养有新时代灵魂的大国工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技道合一”的工匠精神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凹肌奔醇际跛健⒓际跄芰?、技术素养;“道”即崇德尚技的职业追求、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以国为重的责任担当。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培养有新时代灵魂的大国工匠,对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进一步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对引领广大工匠更加坚守理想信念、彰显阶级本色,大力弘扬崇德尚技、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情怀,激励广大职工对标先进、超越自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追本溯源探究工匠精神灵魂的历史渊源本相
首先,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有新时代灵魂的大国工匠,要对工匠精神内涵追根溯源?!蹲印吩疲骸胺虿衅右晕?,工匠之罪也?!贝彻そ吃谥谢澄幕难障拢龆谰叨轿拿鞴殴榛昶实闹泄そ尘?。孙膑、蔡伦、鲁班等都是我国能工巧匠的杰出代表。据载,鲁班发明了石磨、机封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对推动社会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中国传统工匠有独特“道”骨:他们在灵魂深处更为注重“道”的修为,追求“术到极致,几近于道”的最高境界?!堵塾铩な龆芳窃兀骸爸居诘?,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敝泄彻そ辰痴苎в胱陨碇耙敌尬嘟岷希治藜?、修心、修道三个层面,分别是“技”“艺”“道”。
其次,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工匠凸显出来的灵魂品质与传统工匠一脉相承。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成为契合时代、符合国情的热词。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是对产品制作过程的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是对本职业敬畏、专注、坚守的职业道德。简言之,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得更简单就是创新,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工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益求精精神,更塑造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新时代灵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因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而备受关注,很多观众看完后都称这部片子很“燃”。说明工匠的灵魂品质是不分年代、可以跨越时空的。那种沉稳、不张扬却很励志的感觉让人惊艳,恰恰是工匠精神光谱中残缺的色系。
再次,从辩证维度看,中国工匠灵魂蜕变中与时代同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传统工匠“靠艺求生”的自我意识和“小家”情怀,其职业灵魂历经千年沧海桑田,在新时代得到了历久弥新的凤凰涅蓜:新时代的大国工匠高度自醒,明确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主动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新时代大国工匠崇高的精神和时代风采。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在不断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情态,以彰显工匠尊严、伦理、道义为准则,实现道义精神与技术高度融合,技化其身、道化其心,他们的生命价值、职业道德更广、更深。
营造环境拓展工匠技艺涵养传承外延之道
工匠缺乏生存成长与被尊重的社会土壤,是技艺断代流失的空间因素。
据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无技术等级的职工人数比例达72.8%,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达61.3%,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仅为4.5%。来自全国总工会的一组数据显示,当前技术工人求人倍率超过1.5∶1,高技能工人高达2∶1,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达1.65亿,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多万,只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可见,以工匠灵魂之道,涵养劳动者的技能传承绝非无稽之谈,而是现实之需。如果说技术是工匠的“里子”,那么尊重则是他们的“面子”。当前,一个工匠的价值是远远被低估的,一个好的工匠价值是需要被放大的,而一名真正的工匠是需要有尊严的?!熬袷俏扌蔚乃?,需要接纳它的社会容器”,而这“容器”的底座就是尊重。要让工匠技艺得以老而弥坚,需要人们观念的长期自我说服,需要社会的尊重和国家制度设计的保障。
积极探索尝试,建立健全工匠的成长机制、激励机制等,为工匠成长铺路搭桥。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探索尝试,初步建立健全了工匠的成长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以及管理与评价机制,以此畅通人才上升渠道,全方位为工匠成才铺路搭桥,通过对技工人才发展规律科学诠释,使其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被充分挖掘。2017年,经吉林省委批准,在全省开展“吉林工匠”评选表彰活动。目前,已连续开展了三届,李万军、罗昭强等30名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当选者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同时,人社、财政等部门积极推动工匠工资福利待遇制度政策的探索创新,鼓励用人单位在职工津贴、技能等级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向“吉林工匠”倾斜,让获评者名利双收,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了更为浓厚的“崇尚技能、学习工匠”的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氛围。2018年7月,吉林省总工会与东北工业集团合作共建“吉林省精益工匠培育示范基地”。省总工会分期投入资金,用于基地及配套建设,双方共同进一步加强对基地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学员选拔、教学管理等,通过强强合作增加和扩大人才集聚效应,实现1+1>2的最佳效果,让工匠技艺薪火相传、次第绽放。
奋斗追梦引领塑造新时代大国工匠之灵魂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方略为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前行,必须有新思想、新方略作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前进的方向。大国工匠新时代的灵魂是什么?在哪里?怎样塑?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政治问题。“术到极致,几近于道”。技道合一是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暗馈闭蚴跤兴?;“道”斜,则术无所存。工匠精神是一种“道”,作为灵魂的塑造和打磨,须担当、求大道。
首先,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提高塑造有新时代灵魂的大国工匠的政治站位。引导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紧跟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要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其次,要站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高度,激发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爱国之情、强化爱国之志?!肮独疑酪?,岂因祸福避趋之。”我国素来不乏爱国之志的大国工匠。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条件,突破重重封锁,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他这种“学成必归、报效祖国”的精神,就是对工匠精神灵魂坚守的最好诠释。技术工人李凯军爱厂如家、心系事业,不畏工作环境艰险,心无旁骛用忘我精神坚守岗位十余载,以匠人之心传艺授道,桃李满天下,这正是新时代大国工匠“道”之坚守,显扬高尚澄明的人文情怀与心灵境界。
最后,要站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度,引导鼓励大国工匠甘做弘扬“工匠精神”的燃灯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让“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坐标、永不过时的时代风尚。大国工匠“中国兵器车工教授”吴宏立35年刻苦钻研、锲而不舍;“餐桌上的雕刻大师”徐吉生精湛的技艺令人折服……他们不仅有大艺法古的传承精神、大技贵精的专业品质、大勇不惧的挑战精神,更有大术无极的自信气质、大道无疆的责任担当,体现勤劳之美的价值原色,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彰显了新时代大国工匠高尚的道义灵魂。
新时代,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华丽转身。时代决定使命,使命呼唤担当。塑造有新时代灵魂的大国工匠,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 李龙熙)
编辑:秦云
关键词: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