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第三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发出倡议——办扎根中华、融贯中外的高品质国际化学校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甄晓燕)5月13至15日,第三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规范发展 融合创新”的主题热烈讨论,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大家认为,伴随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国际化学校正走出以引进效仿、数量增长为主导的初创期,迈向以规范发展、融合创新和更加注重品质特色的发展新阶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教育,办扎根中华、融贯中外的高品质国际化学校,已成为本行业共同面临的目标任务和根本课题。为迎接新时代、新阶段,与会代表发出共同倡议。
一、 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具有民族自信、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惫驶J堑澈凸医逃乱档淖槌刹糠?,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与源,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文化越民族、越先进,就越具有世界性。国际化学校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导向,其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要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相接轨。但出国留学只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方式,归国就业、报效家国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归宿。因此,扎根中华五千年文化沃土,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民族优秀文化,厚植爱国主义理想情怀,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兼容并蓄、融合创新,必须确立为国际化学校办学治学不可移易的方针原则。
自信给人以力量,是个人追求梦想、迈向成功的心理基础,而民族自信则是个人自信的牢靠基石。国际化人才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建构在坚定民族自信之上的个人自信。这种自信绝非空泛盲目,而是植根于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二、 要适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依法治教要求,严格依法办校、规范办校,进一步提高国际化学校的管理水平。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国际化学校并不例外。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要增强政治意识,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要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处理好书记与校长、党务与教务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力共进;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教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化学校迈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依法治教,重点在于依法治校。国际化学校要強化法律意识,主动适应并严格遵守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及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不存侥幸心理,不打“擦边球”,做到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教学管理、财务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努力实现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尊重和维护学校办学自主权是依法治教的应有之义。国际化学校要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积极探索在新法新政的环境下,如何改革完善和创新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如何结合本校实际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要求,同时保留发扬国际化特色,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如何防范化解初创阶段容易出现的矛盾问题,避免简单模仿、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共同推进行业健康发展、转型升级。
三、 要把国际教师的培养引进作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提升师资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决定学校兴衰成败的第一要素。没有高品质国际教师,就办不了高品质国际化学校,培养不出高品质国际化人才。
要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身教重于言传。重视加强国际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真正成为学生品格锤炼和言行养成的楷模。要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切实解决师德失范、言行不端等存在问题。要千方百计破解国际教师人才匮乏的难题,加强与师范院校、外国语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创建国际教师培养基地及教学科研平台,定向开展新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及学校管理人才培训;疏通拓展国际师资人才的招聘渠道,加强宣传发动,鼓励争取更多具备素质条件的海归人才投身国际教育事业,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国际教师。
外籍教师是国际化学校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这支队伍良莠不齐,管理中存在一些盲区和乱象不容忽视。要建立外籍教师招聘规则,严格执行聘用条件和从业资质规定;加强对授课内容的监管,帮助外籍教师了解中国、了解学校,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更多学科门类的优质外籍教师前来任教。
四、 要紧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在智慧校园建设和未来学校探索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已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教育教学中,给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生活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高品质国际化人才的基地,国际化学校有条件、更有责任紧跟时代潮流特别是高新科技发展步伐,在建设智慧校园和探索未来学校方面先行一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要把智慧校园工程纳入国际化学?;〗ㄉ韫こ痰哪谌莺推拦捞逑抵校凑兆⒅厥涤?、适当超前要求,坚持高标准设计和建设。既重视硬件投入,更重视软件应用平台建设,采用成熟可靠的信息技术实现方式,确保软硬件充分融合,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充分融合,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
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原则,按照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17年发布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积极探索建设适应未来世界和我国发展变化的未来学校。有条件的国际化学校要主动参与该《计划》,力争成为其实验基地,在专家指导下,勇于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
五、 要加強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携手共创良性互动、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环境氛围。
针对国际化学校行业目前存在的自律机制不健全、服务行为不规范,行业与政府、社会以及消费者之间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要发挥好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携手共创有利于国际化学校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要按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适合国际化学校行业实际的行规行约,全面规范行业行为。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制定行业诚信公约,推动行业征信建设;研制行业评估标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行业服务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要搭建行业学术研讨、合作洽谈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坚持权威、专业、前沿、务实的定位,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水平,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及法治素养教育等活动。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和协调疏解作用,建立健全学校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理性反映行业发展诉求和合理化建议,协助政府开展政策研究和法规论证;进一步通畅学校与学生家长、学校与社会,尤其是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构建面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阳光服务平台,及时妥善地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要搭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相关行业组织的对话联系,协助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和规则制定?;煊摇耙淮宦贰背?,充分发挥国际化学校的特色优势,探索走出国门、创办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的道路,为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出应有贡献。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学校 国际化 化学 行业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