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头条 头条

生态文明引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从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看中国贡献

2019年05月14日 10:34 | 作者:毛丽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北纬31度,被认为是一条神奇、诡异的纬度。珠穆朗玛峰、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撒哈拉沙漠……均处这一纬度附近。同在这一纬度上的,还有一个神秘之地,那就是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的神农架。

1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搭架采药而得名。图为祭坛 陈新强 摄

一直以来,神农架因探寻野人的踪迹让无数人神往,在野人之谜的背后也蕴藏着人们对原始自然环境的无限想象。这里因保存着全球中纬度地区最为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地貌和环境,被誉为北纬31度线上唯一的“绿色奇迹”,成为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

如果把生物多样性?;ふ庖蝗蚧肪澄侍庾泄泶?,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ど锒嘌跃褪潜;と死嘧约骸U馐窍敖缴拿魉枷氲目蒲ё匀还圩钪苯拥内故?。

5月7日,立夏节气刚过,位于海拔约两千米的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飘起了鹅毛大雪,大龙潭野生金丝猴研究基地一群金丝猴在雪地嬉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6年5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2019年5月上旬,记者走进神农架,在寻找神农架的过去和现在中,感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3年来在这里的推行。

生态?;ご吹母@?/strong>

今年58岁的神农架红坪林场铁厂河管理所所长邵定春是“林二代”。他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支援国家建设、开发神农架的第一代伐木工人。1980年,他也成为一名林场伐木工?!澳鞘币桓龇ツ竟と嗣咳嗣磕曜钌偃挝窳恳灿?0立方米,眼看着那些优质的原始林木一片片没了,心里就一紧,树要是砍没了以后靠什么生存啊!”最原始的担忧成为他最难解的疑问。

直到2000年神农架正式启动实施“天然林?;すこ獭焙汀巴烁沽止こ獭保娼固烊涣挚撤?,邵定春转产到铁厂河管理所当基层管护员和负责人,二十年如一日风雨坚守岗位,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说这个工作干得很踏实。在他的鼓励下,儿子邵荣虎也成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大九湖管理处的一名管护员。

50岁的杨明华祖祖辈辈生活在青天村,如今这里是神农架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范围。他种过地、伐过木,以前“种地保肚儿圆,喂鸡为买盐,喂猪只是为过年”的穷日子,因为2000年退耕还林后,他最早响应政府政策号召放下斧头从事农家宴而彻底改变。尤其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神农架国家公园1170平方公里的范围分为严格?;で?、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区后,近几年他的家庭在旅游方面的年收入毛利都在70万元。

目前,杨明华正带动绿水青山联合社500多户茶农,建设青天袍茶叶深加工和体验综合体。“人家都说我有眼光,其实是?;じ掖戳烁@??!毖蠲骰腋B?。

畅通生物廊道阻断破坏通道

3月31日,雪后初晴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内,一个“金色”的身影从一棵积雪的大树跳上一座木梯架起的空中桥梁,闪电般跨越过去,迅速消失在对面的密林中。短短6秒的瞬间被附近的巡护人员捕捉到,成为神农架国家公园自去年建成26处野生动物廊道以来,首次记录下野生动物利用廊道迁徙的画面。

2

本报记者近距离接触神农架金丝猴

这个神秘的“金色身影”就是神农架生物多样性?;さ钠旖⑽镏帧ń鹚亢?,最形似美猴王的国家一级重点?;ひ吧铩?/p>

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工作人员黄天鹏告诉记者:“过去金丝猴见人就躲,基地建成后用了3年的野外跟踪才实现了金丝猴野外人工补食,这既保留了金丝猴野生种群的生活习性和结构,又使得我们能近距离开展金丝猴研究。目前神农架地区金丝猴的数量也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的500只增加到现在的1300多只?!?/p>

野生动物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为提升?;つ芰Γ?018年6月9日,由神农架国家公园发起,联合鄂渝两省市6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参与组建“鄂西渝东毗邻?;さ亓恕保纬闪绞∈??;さ赝黄菩姓拗啤肮沧ゴ蟊;ぁ毙赂窬帧I衽┘芄夜肮芾砭值澄笔榧钦沤ū?,未来神农架国家公园还将陆续实施生物廊道二期、三期工程,全部工程完工后,将形成湖北、重庆毗邻神农架6个县市区统一协调的野生动物专用“路桥网”,保障物种基因交流与永续繁衍。

2017年11月2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神农架国家公园?;ぬ趵罚绞┬泻?,未发生一起未批先建项目。

恢复生态绿色屏障

对于生活在海拔2700多米的神农架大九湖的村民来说,也许根本想不到,他们脚下的这块盆地,是华中地区乃至全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这里不仅呈现了第四纪冰川地貌,还因地处堵河上游,其森林植被和沼泽植被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涵养作用。

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开发活动,大九湖湿地水面消失,湿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多类型沼泽湿地分布急剧萎缩……

3

珙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称为“中国鸽子树”,风吹树动时,似鸽群展翅欲飞。他的家族来源于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第四季冰期后,仅珙桐一种留在中国局部地区。贾国华 摄

2013年4月开始,大九湖村457户1800多村民整村搬迁到山下20公里外的坪阡镇。秦万梅一家得到100万元的搬迁补偿,在坪阡镇建起了农家乐,善于经营的她如今年收入过百万元,成为当地就业带动能人。

“为积极推广国家公园内当地居民以电代燃料工程,国家公园管理局先批给大九湖搬迁原居民每户每年3000元补贴。以后将扩大到整个国家公园范围,减少原居民用柴的依赖。”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兼林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文华介绍说。

“这次大规模的整村搬迁所有工作同时进行,不到四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搬迁整合中央、省、林区各类专项和贷款资金达6.4亿元。”说到此,王文华不由得倍感压力,“虽然现在已进入政府还款高峰期,但我们有信心用自己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世界级国家公园的中国版本。把神农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好,就是在世界上代表了中国水平。”

4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华中地区乃至全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这里不仅呈现了第四纪冰川地貌,还发挥着汉江中游生态?;て琳系闹匾饔?。贾国华 摄

“整村搬迁对大九湖湿地生态快速修复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近几年人工和自然修复,大九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基本恢复,这里已成为神农架科考与旅游的最靓丽名片,它将继续发挥汉江中游生态保护屏障的重要作用。”在大九湖湿地公园,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志麒一边给记者科普着动植物一边欣慰地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