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你以为古代人就不用加班吗?太天真!
你以为古代人就不用加班吗?太天真!
◎金陵小岱
有人说:“若是回到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事喝喝酒,品品茶,读读诗,那该多好!” 显然,这个想法太过天真,纵观中国历代工作制度,真相简直是残酷到不忍直视,并且每个朝代都因为加班这件事,出了一个奇人。
姚崇
加班这件事,你们连老年人都没放过
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唐代的工作制度最为人性化,除了延续从汉代以来每五天休一天的“休沐”制度以外,唐代的官员们全年还享受53个节庆假日,其中包括皇帝的生日放假3天,释迦牟尼和老子的诞日放假1天,婚丧这些重大事宜也都有相应明确的假期规定。然而即使有这样健全的工作制度,唐代的官员们仍然过得不轻松。
在唐代都城长安的官署里,共有内官员两千六百多人,他们又分为常参官和非常参官,常参官是每天直接把工作汇报给皇帝的人,五品以上才有资格。这些官员每天早晨六点半到八点半要先开个晨会,也就是传说中的早朝??昊嵋院?,再各自回到岗位上,这才能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通常要处理公务到下午三点多才能下班。核算下来,每日工作时间差不多也是八小时。
然而八小时只是明面上的八小时,并不代表下班就可以走人,唐代早就形成了“夜直”制度,除了宫廷里的太监、宫女、嫔妃以外,大臣们也要上夜班。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负责人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值班日志,由直令史当日交给值夜班的人,次日再收回。
当然,值夜班也要看运气,有时闲得发慌,与“伴直”的同事喝喝茶,吃吃夜宵,写写诗,看看星星月亮,谈谈人生和理想。而有的时候就比较悲催了,皇帝一声令下,无论白天有多累,此刻有多困,必须提起精神来,随时列出相应文件,一旦有误,轻则被贬,重则丢命。
谈到值夜班,在唐朝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宰相姚崇。
当时的姚崇年事已高,曾经所有的激情与热血都献给了大唐,到了晚年,忽然想任性一把:坚决拒绝值夜班。
直令史也就从了,排夜班的时候直接跳过了姚崇,将值班日志往下传。这一举动竟然引发了许多大臣的不满,认为姚崇搞特殊化。
姚崇这辈子什么没见过?还怕人说三道四?
于是姚崇大笔一挥,在值班日志上批写道:“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终不拟当?!?/p>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就是:统一回复,我好不容易跟直令史请了假,前脚还没进家门,后脚又被喊了去,朝廷里的那些人呐,怎么跟个催命鬼一样没完没了?我老我任性,这个夜班,我坚决不上了,再上下去,老命直接丢了,你们想怎样就怎样吧。
姚崇位极宰相,不上夜班都能惹非议,那些年事已高,职称不高的官员们更是不敢有稍微的懈怠??杉瞥墓ぷ髦贫人淙煌晟?,但加班这个事情,连老年人都没有放过。
王著
为升职而加班,加班加到精神失常
到了宋代,节假日比唐代多了一天,总共54天。但千万别高兴太早,因为这54天的假期里,只有18天被定为“休务”,即不需要办公,那么同时也就意味着其余的节假日是跟平时一样正常上班。
虽然宋代也同样延续了汉代每五天休一天的“休沐”制度,但因为大部分节假日里都要正常上班,假期的性价比极速下降,我们也都有同样的体验:连续加班使人疯狂。
这种疯狂通常表现为神情呆滞,反应迟钝,生无可恋,最多私底下吐槽:老子不干了。
吐槽结束后,该干吗干吗,心里也会默默想着:我这样埋头苦干,天天加班,老板会给我升职吧?
然而在宋代的某天早晨,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条晨间新闻:昨夜官家突遭翰林学士王著袭击,盖因后者饮酒过量所致。
这起恶性事件的主角是翰林学士王著,此人在事发当晚值夜班?;蛐硎锹ひ梗肫鹆酥俺〉男矶喾承氖?,又或许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产生了焦虑,一时间胸口有些闷,于是借酒消愁。却不曾想几杯酒下肚,竟然喝得酩酊大醉,无法自控,跌跌撞撞地在深夜呐喊:“我要见太祖!来人呐!我要见太祖!”
太祖一拍大腿,心想:让人值夜班是对的啊!这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于是,太祖赶紧召见了王著,然而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酒气熏天,披头散发,摇摇晃晃,胡言乱语……
太祖掩面,叹了口气:“又来了?!?/p>
原来这个王著,早先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某次宴会上,他也是喝得这样酩酊大醉,嘴里还念着老东家周世宗的名号。太祖想着不杀士大夫,也就没有让他担罪,放了他一马。却不曾想这人加了几天班,就疯魔成了这样。
或许是那天晚上月色很美,太祖心情好,没有杀王著,颁发了一道圣旨:请各位公务员引以为戒,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拥抱变化,努力加班,王著已因酗酒闹事,贬官至比部员外郎,逐出翰林院。
原本王著是想通过加班求升职,结果却因为酗酒无法自控导致被贬,仕途一落千丈,真是“加班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巴延三
加班让我的人生完成了逆袭
到了清代,工作制度已经严苛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偏偏这种严苛的制度在历代王朝里坚持得最久。每天凌晨就要上班,若是遇到皇帝突然来了兴致,在城外的圆明园主持早朝,那么许多城内的官员必须午夜就爬起来更衣上路,以便能准时到达,毕竟上班迟到先得挨三十大板。
在这种极早的办公制度下,值夜班的传统依然没有被废除,所以清代有的官员逢上值夜班的话,直接连续上48小时。如果国家有大事发生,连续上一百多个小时的班,也纯属正常。
论起值夜班,除了与平日的绩效考核有关以外,同样也是一个容易被皇帝关注并且得到升迁的好机会,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幸运儿,他叫巴延三。
巴延三属宗室,但能力低下,才疏学浅,在那一天值夜班以前,日子过得昏暗无光,是宗亲鄙视链的最底端。嘉庆年间的礼亲王爱新觉罗·昭槤就曾在《啸亭杂录》中提到过巴延三,认为他“龌龊无他能,人争鄙薄之”,由此可见巴延三非常不招人待见。
然而历史就是如此神秘,它会在某个时刻忽然扭转一个人的命运。
某天夜里,前方送来八百里加急战报,乾隆阅后马上要下达新的敕令。但已是深夜,大臣们已下班,只有军机处值夜班的官员可供办差,于是乾隆立即派太监召其入宫听旨拟诏。
那天夜里值班的官员正是巴延三,他突然听说皇帝要召见他,瞬间困意全无,立即跟随传旨太监匆匆入宫,隔窗听旨。
乾隆口述了几百字机宜,要他立刻拟旨送阅。
或许很少有机会遇到皇帝,巴延三又惊又喜,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一个字都没有记下来。好在传旨的太监才学高于巴延三,帮着他完成了任务。
当俩人战战兢兢地将圣旨递给乾隆时,以为要遭到怒斥,却不曾想得到了乾隆的夸赞,大夸文书写得好。几日后,乾隆见到军机大臣傅恒,便问:“汝军机有若等良材,奚不早登荐牍?”
傅恒啊,你们军机处竟然有这样的人才,怎么不早点推荐给我呢?
有了皇帝的青睐,一次偶然值夜班的机会,巴延三完成了逆袭,先是很快被外放到陕西做了潼商道员,没过几年,又升任两广总督,成了封疆大吏,短时间内,人生到达了巅峰。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巴延三又被弹劾罢黜,但他终究曾经拥有过一段意气风发的时光。我想他会永远感激那个深夜,感激那个深夜里帮他完成拟写圣旨的太监。
纵观唐代、宋代、清代,古人们的工作制度要严苛得多。想一想古人,即便在加班的路上充满了无奈与辛苦,但那也是生命里无法抛却的悲与喜,悲喜交加的人生,或许更有滋味儿。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古代人 不用加班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