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少年锦时,有师如父——记浙江对口帮扶教师、贵州台江“名校长爸爸”陈立群
新华社贵阳5月11日电题:少年锦时,有师如父——记浙江对口帮扶教师、贵州台江“名校长爸爸”陈立群
新华社记者 李银、李惊亚、俞菀
“亲爱的陈爸爸,请允许我们这样叫您……”
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2018届孩子们的一封信。这样的信,在校长陈立群手里,还有厚厚一叠。
在浙江担任中学校长30多年,陈立群带出了12届960多名宏志生,其中很多学生都喊他“陈爸爸”。
花甲之年,他志愿远赴贵州义务支教。三年间,和苗乡孩子结下父子般的深情。
破天荒,穷县城同时走出数百个大学生
2018年盛夏,台江县城,苗族妇女张再美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电话:你的女儿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我们来给你送喜报。
张再美和丈夫下岗多年,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女儿身上。当几位老师,把盖着“台江县委县政府”鲜红公章的喜报郑重交给她的时候,张再美忍不住流下眼泪:女儿的人生,从今天起将迈上了新的平台。
台江民中的450张喜报,送了整整一周,那段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谁家孩子考取大学了”。
“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唯一的公办高中台江民中,每年仅有100来人能上二本线,2008年和2011年只有一名学生考上一本。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就外出打工了,基本不抱什么期望,开家长会家长还没有老师多;教师迟到早退,45分钟的课20分钟讲完,回办公室休息;学生上课睡觉、聊天、吃东西,放学回家没人管,抽烟、泡网吧、谈恋爱,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辍学。尖子生大量外流,剩下的学生破罐破摔。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出名的“差?!比丛谡饧改甏虺觥胺碚獭?。2018年,全校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11年来,台江高考没有一个上600分,这一次“破纪录”达到8人。招生分数线提高近200分,甚至吸引了周边县的尖子生入读。家长们对本地教育开始抱有期待,留在孩子身边的家长越来越多。
奇迹背后,一个人功不可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军中学原校长,现任台江民中校长陈立群。
陈立群出生于浙江农村,因家境困难曾一度辍学。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他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写。2001年,他创办浙江省首个专门招收家境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宏志班。62岁的陈立群从教38年,担任校长34年。他始终有个信念:人在难时,帮一把,或许能改变一生。
2016年退休后,国内多家民办中学向陈立群伸出“橄榄枝”,年薪都在200万元以上。他却一一婉拒,说:“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钡蹦?月,陈立群主动来贵州黔东南州各县市义务作讲座,在台江县的盛情挽留下,担任台江民中校长。
爱与责任,无问西东
上任第一天,陈立群走进台江民中食堂,被“吓了一跳”,原以为只是管理跟不上,没想到硬件也如此落后:偌大一所学校,只有一个食堂一口锅,师生排着长队半天打不上饭。学生宿舍是教室改造的,几十人挤一间,公共卫生间气味扑鼻。
先从改善师生生活条件抓起。两个月内,全校三个年级分三个食堂用餐,单独开设教工食堂,新学期开学前,学生搬进六到八人、带独立卫生间的宿舍。
解决了吃住问题,陈立群的关注点又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由于优秀师资大量流失,全校四分之一教师从各乡镇初中遴选而来。大多数教师视野狭窄,知识结构老化,甚至从教几十年,没参加过像样培训。
“这在浙江简直难以想象!”陈立群说。随即,按教龄实施小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听课、教学比赛常态化,和黔东南名校凯里一中每周“同课异构”,教师被分批送往杭州学习,连续出台十几项严格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的规章制度。
陈立群去高三年级听课,一堂语文课,老师讲了十几分钟,发现把作文结尾讲成了作文开头;另一堂数学课,老师竟然没有教案,跟着感觉在上课?!奥砩弦呖剂?,简直是误人子弟!”陈立群很生气,这两名老师被坚决辞退。
外表温文尔雅的校长,动起真格毫不手软,怨声连天的教师队伍开始踏实下来。高三英语老师任伟娟说:“管理很严、学习特别多,忙到没空谈恋爱,但大家备课、上课都认真很多,教学上确实成长很快?!?/p>
对待“乱校”须用“铁腕”: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实行“安静学习月”“自主学习月”,每个班每天检查评比,早中晚挨个教室督察。没多久,3000多人、55间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静悄悄、整齐有序起来。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陈立群经常引用这个观点。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家长,他格外重视“心灵唤醒”“精神教育”的力量。
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以及各种公开场合,陈立群都鼓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苗族崇拜树,教学楼前开辟“志向林”,在每年台江民中“‘12·9'励志节”这天,师生们将自己的志向埋藏于树下;亲自培训驻村第一书记,讲授尊师重教、教育与脱贫、家庭教育;给考上大学的家庭送喜报,让家长感到读书光荣……
他总对教师说:“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与责任感。”对学生,他希望:“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能成为引领、陪伴你们一生的精神武装?!?/p>
“您真像我的爸爸”
在台江民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孩子占半数以上,陈立群经常走村入户家访。台江县境内崇山峻岭,车辆经过之处,旁边就是万丈悬崖,有些地方需要坐船、步行。陈立群从不在学生家中吃饭,走时总会留下几百上千元。
高一班一个女生父亲去世,哥哥在外打工,她和弟弟还在读书,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陈立群去她家中家访过三次,看到家徒四壁、四面透风的样子,心里不好受,每次都要问长问短。学生妈妈说苗话,他听不懂,就让学生当翻译,想办法解决她家的困难。
一次家访路上,这个女孩说:“您真像我的爸爸。”又问,您什么时候回杭州?陈立群最怕师生们问这个问题。
原本,陈立群的支教期只有一年。一年快结束,他感觉不少老师工作不安心,一次教师大会上,陈立群拖长语气道:“说不定我一激动,在这里待个三年五年?!?/p>
台下老师“哗哗哗”鼓起掌来。陈立群说,那个场景很意外,也很打动他。这一待,又是两年。
他把苗族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很多人也唤他“校长爸爸”。校长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塞进门缝的信和老师、家长送的红薯、腊肉、香肠;陈立群吃不惯辣椒,学生们亲手做了香甜的苗族姊妹饭、南瓜饭;很多人把高考志向定为浙江大学,因为“想去‘校长爸爸’住的地方看看”;有的孩子考入大学还给陈立群写信?!啊3ぐ职帧α?,打电话怕打扰他”。
这学期开学,高二班有个女生没来,陈立群找她谈心,原来女孩出生八个月就成了留守儿童。后来,和三个弟弟妹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现在爷爷奶奶七十多岁了,靠每天在山上采些野菜、野果,背到集市上卖钱,供他们读书。
女孩心疼爷爷奶奶,不想读书了,陈立群交给她1000块钱,叮嘱她好好学习,钱用完了再找他。
过了一段时间,陈立群收到女孩的信。
“我可能是个比较缺爱,渴望安全感的孩子,除了爷爷奶奶和爸爸,我好像什么都没有。谢谢您,让我感觉到哪怕在学校,我也不是一个人?!?/p>
“我在志向林里种的是‘考上沿海城市的学校,努力拿到奖学金以及兼职,大二时,带爷爷奶奶去看?!鞠蚴鳌K且槐沧佣即谡馍嚼?,从来没有出去过,我一定要带他们出去看看。体育课时,我常常站在我的志向树旁,那时,我便明白了您坚守教育的意义?!?/p>
一名学生在学校公开栏张贴公开信:“生命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您像天上的星星,我可以循着光亮的方向,一直向前。”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在陈立群带领下,台江民中的学风、教风、校风一天天好起来,在各种帮扶政策下,因家庭困难辍学的现象基本消除,十几位来自杭州、贵阳的老师在台江民中支教。
“他在光环后挥洒着汗水,将热血与精力注入民中,他拥有一颗慈祥仁爱的心,让民中飞速前进,特此荣获年度‘最敬业、最受学生欢迎奖’?!币幻呷谛胖形3ぐ浣保拔以蚶刺ń裰卸械蕉?,现在我因身在台江而骄傲,今年的高考,我必将全力以赴?!?/p>
数学组教学骨干刘海,原本三次递交辞呈,准备去贵阳的公办中学教书,他说:“校长花甲之年,还能带着心愿做好一件事,我舍不得他,想跟着他拼一下?!毙矶嗬鲜λ降紫潞靶3ぁ袄先思摇保阉背勺约页け惨谎?。
“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会结束,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背铝⑷核?。他总在思考,自己离开后,能为这里留下些什么。
于是,他主动接手了许多“分外之事”:贵州省、黔东南州成立“陈立群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他义务授课,接收台江县初中、小学校长跟班学习,担任方召镇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导师;在贵州各地义务作报告、开讲座60余场,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超过一万人次……
一位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给他写信:“你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占有多少,而是奉献了多少,我让三个孩子向你学习,弘扬你的精神?!?5岁的浙江退休老人,读完《浙江日报》对陈立群的长篇报道,用毛笔全文抄录下来寄给他,落款写道:谨向陈立群老师致敬。
更令他感动和欣慰的,是孩子们的顽强不屈、乐观阳光的心态。
一个贫困学生的母亲得了尿毒症,提出退学,陈立群去医院探望,极力挽留她不要退学,临走时留下1000元钱。
第二天,钱如数退回,并附信一封:
“我发自内心感谢您的帮助,但也背上了更沉重的心理包袱。虽然妈妈的病所需要的医药费是天文数字,我的生活可能更拮据,学习之路更加艰难,但我始终明白人若不是到了绝境,绝不能靠别人来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是要有所作为?!?/p>
女孩后来考上贵州民族大学,这个“五一”劳动节,特地带了一筐草莓、一盆白掌来学??此?/p>
“孩子们的精神在成长,我特别开心?!背铝⑷核怠?/p>
陈立群来台江支教分文不取,反而资助学生、奖励老师,前后花出去30多万元。其实,陈立群并不富有,他身患多种疾病,也有牵挂。在杭州临安老家,92岁的老母亲健在。得知儿子要去贵州,深明大义的母亲拿出一根绣花针,用线穿过针眼,说:“喏,你看我,眼睛还没花?!钡牵康背铝⑷捍犹ń睾贾?,母亲早早就打开院门,准备好他最喜欢吃的饭菜,坐在院子里盼着儿子回来。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这首《梅》是陈立群最喜欢的诗?!拔腋试缸≡诤崂铮矣形业淖非?,我来这里的目标,就是让更多苗族孩子走出去?!背铝⑷核?。
采访结束那天下午,春光明媚,“志向林”里的杜鹃花、月季花竞相开放,校园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社团活动,老师和学生们一首《少年锦时》的轻唱声从远处传来:
“又回到春末的五月,凌晨的集市人不多
小孩在门前唱着歌,阳光它照暖了溪河
柳絮乘着大风吹,树影下的人想睡……”(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陈立 立群 学生 台江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