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特朗普“退群”这一年:施压与反击 美伊关系何去何从?
中新网5月8日电(李弘宇)5月8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一周年。一年来,美国逐步恢复对伊朗制裁,恣意挥舞“极限施压”大棒;近一月来,特朗普政府更是加紧施压节奏,全方位施展经济军事手段,在背离伊核协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拉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到向中东派遣航母以示“震慑”,从“全面封杀”伊朗石油出口到强化限制伊朗核活动,美国对伊朗不断施压,致使两国紧张关系升温。随着对抗加剧,美伊关系将何去何从?又是否会有“擦枪走火”的可能?
全面封杀 美国升级对伊施压
自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起,美国就开始不断“极限施压”伊朗。无论是恢复部分制裁,还是全面重启所有制裁,美国对伊朗的高压态势一直没有放缓。
今年以来,美国更是动作频频。从牵头在波兰召开一场有关中东前景的会议,以组建国际同盟孤立伊朗,再到公开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外国恐怖组织,美国不断挑战伊朗的敏感神经。
之后,美国又向伊朗赖以为生的石油下手,彻底勒紧对伊朗的经济绞索。4月22日,美国宣布停止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企图籍此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让伊朗承受最大经济压力。
进入5月,美国又盯上伊朗的铀出口,表示将发起第三波制裁,以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从而完全杜绝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可能。
与此同时,美国近日还向中东海域派出航母战斗群和轰炸机编队,明确表示是为了震慑伊朗。
绝不屈服 伊朗给予强硬反击
面对美国的气势汹汹,伊朗没有坐以待毙。无论是隔空喊话强烈谴责美国制裁“非法”,还是马不停蹄地寻求同盟,伊朗都没有在重压之下做出妥协。
除了宣布将美国中央司令部及其驻西亚地区军队认定为恐怖组织外,伊朗当局还表示正绕过美国制裁,在全球“灰色市场”中继续出口石油,“挫败美国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阴谋”。
而新近被美国定为“恐怖组织”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则更加强硬,其海军司令阿里?礼萨日前威胁说,“如果伊朗不能使用霍尔木兹海峡(出口石油),我们将会将其关闭”。
另外,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政府可能在近日宣布反制措施,以回击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重启制裁。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伊朗减少在伊核协议下的一些“次要和一般性”承诺,但并不意味着伊朗退出伊核协议。
坚守协议 欧洲不愿与美国为伍
对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举动,欧洲多国一直持批评态度,也尤其不能接受美国“长臂管辖”的霸道做法。
而法、德、英三国更是在今年1月建立与伊朗开展贸易的结算机制“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希望以此帮助欧洲企业绕过美国制裁,以实际行动继续落实伊核协议。
此后,随着美国对伊朗制裁愈发变本加厉,欧盟与法德英三国又于近日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扩大制裁、不再给予制裁豁免等决定表示遗憾与担忧。
声明明确强调伊核协议对地区及全球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欧盟和法德英坚定维护伊核协议。
有分析认为,美欧在伊朗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明显,反映出美方利己主义、单边主义的相关做法不得人心。美欧在伊朗问题上渐行渐远。
紧张加剧 美伊关系何去何从?
近期,美国和伊朗紧张关系加剧,双方对抗不断升级,引发外界对于两国关系走向的猜测和担忧。
对于美国不停挑战伊朗“底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其实是想藉此把伊朗塑造为地区威胁,从而分化阿拉伯世界,并以伊朗为“筹码”,逼迫欧盟、土耳其等“选边站”,不过能否奏效在短期内很难看到。
谈到两国关系走向时,李伟建表示,“美伊不断交恶的现状在特朗普任期内可能无法得以改变,但两国关系未必会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因为特朗普不愿承担擦枪走火的后果,他不会轻易对伊朗动武,只会极限施压并同时把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谋取最大的利益?!?/p>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室主任唐志超也告诉中新网记者,两国持续交恶的现状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他认为,“两国之间有擦枪走火的可能,不过双方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但不排除进行‘代理人战争’的可能?!?/p>
唐志超还表示,美国重启制裁会使伊朗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将不仅威胁着伊朗及地区稳定局势,还会冲击着国际石油市场格局。
分歧难消 美国历年制裁盘点
1980年,美国与伊朗断交后,一直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
1995年,美国以伊朗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及致力于发展核武器为由宣布对伊朗实施贸易禁运。
1996年,美国通过达马托法,对在伊朗能源领域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公司实施惩罚。
2003年以来,美国以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资助伊拉克境内反美武装和“支持恐怖主义”等理由,对伊朗实施一系列单方面制裁。
2012年,美国宣布在金融、贸易、能源和人员等多个领域对伊朗进行制裁。
2013年,美国又限制伊朗在贵金属、石墨、铝钢铁、冶金用煤及一些商业软件领域的贸易,并特别规定限制易货交易,防止伊朗规避制裁。
2016年12月1日,美国将即将到期的《伊朗制裁法案》有效期延长10年,至2026年年底。
2018年8月,美国开始恢复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时取消的对伊朗的部分制裁,主要针对伊朗非能源领域。
2018年11月,美国重启第二批对伊朗制裁措施,主要针对能源、航运等领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伊朗 美国 制裁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