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书写“人进沙退”的大漠传奇——探访榆林治沙英难与治沙精神
高高的沙丘上行走着长长的驼队。在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展览馆中,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老照片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讲解员说,“现在,就是拍电影我们都找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币痪淇此圃频缜岬幕埃莱龅娜词怯芰秩似呤曛紊车奈按蟪删?。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由于历史上长期人为垦殖和气候演变,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沙害严重。受风沙侵袭压埋,榆林城曾被迫三次南迁。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向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宣战,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运动,通过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从荒沙肆虐到绿满山川的奇迹。
宣战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井泉被沙压,房埋沙里头;屋里白天要点灯,屋外抬脚不见踪?!痹谟芰质卸ū呦兀媳踩舜吕吹拿褚ニ档恼巧吵颈┑那榫?。而对于治沙英雄、第二届至第六届定边县政协委员石光银来说,他的治沙“初心”正和一场沙尘暴有关。
八岁那年,正和小伙伴一起放羊的石光银遭遇到一场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风沙翻滚着,像来势凶猛的巨流,顷刻间天地一片黑暗。这场沙暴将石光银刮到了30里外内蒙古的一个村子,幸好一户牧民收留了他。三天后,他才被父亲找到带回家。而和他一起放羊的小伙伴,却再也没有回来。由于房屋被流沙掩埋,幼时的石光银随父亲搬过9次家。这些都坚定了他“长大一定要治沙”的决心。
1984年,当国家允许个人承包治理林场、荒山和沙地时,石光银毅然辞去农场场长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承包3000亩荒沙地,成为榆林承包沙地治沙的第一人。
“我不治沙,沙就要治我?!薄拔颐鞘芑纳车目嗵嗔耍荒苋煤⒆用窃偈苷飧鲎?。治沙就是为了子孙后代?!毕蚧纳扯?,治沙英雄们发出的都是最朴实的宣言。1966年,17岁的牛玉琴从定边县嫁到了同样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常年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靖边县金鸡沙村。1985年,牛玉琴和丈夫张加旺变卖家产,与当地政府签订了1万亩荒沙承包治理合同,她说,当初就是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过上好日子。
告捷
在与沙斗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治沙英雄和造林故事,有个人,也有像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这样的集体。
1974年5月,54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成立女子治沙连。现任榆林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机关调研员的边兆芳就是这些女民兵中的一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她的眼中饱含热泪。
“带着白水和高粱青稞面馍,我们就向沙漠进发了。没有树苗,大家一起把柳枝截成一尺长左右栽。头一天栽的树苗,晚上就被沙埋住了,第二天挖出来重新栽。挖的手指头上全是血,一边挖一边哭。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治住沙!”
截止目前,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栽植樟子松3000亩、柳树和杨树35万株,治理荒漠14400亩。
1984年,石光银联合7户村民开始治沙。当年雨水充沛,他们承包的沙荒地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这给了石光银莫大的信心。紧接着,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长茂滩林场5.8万亩荒沙荒滩。
“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一概欢迎?!?986年春天,石光银用一张“招贤榜”招来了上百人的团队,拉开了大战狼窝沙的序幕。这一年,石光银和大家在沙漠中忙碌了50多天,没想到四五月间连刮11场大风,90%的树苗损毁殆??;第二年春天,石光银又带领100多人出发了,这一次的成活率只有20%。一起去治沙的人劝石光银:“老石,你这不是治沙,是撂钱呢?!?/p>
可石光银不服输,通过外出考察学习,1988年春,他们改用了“障蔽治沙法”: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树,通过这个办法,树的成活率达到了80%。
如今,石光银通过联合周围6个村127户农民组建的股份制治沙公司,累计承包治理荒沙、盐碱地25万亩,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了长百余里、宽12里的绿色屏障。
在牛玉琴为数众多的奖状中,记者看到很特殊的一个,2009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于她《中国生态贡献奖》。奖状上写着:“从1棵到2700万棵,染绿荒沙7000公顷,逼退风沙10公里,这是一场人和沙的较量。淳朴贤淑,坚韧勤奋,她是治沙英雄中的英雄?!?/p>
坚守
“那时候,连做饭烧火的柴都捡不到?!蔽瞬瘛⑽耸?,1984年,63岁的靖边县农民郭成旺和政府签订了4.5万亩荒沙地承包合同。第二年春天,他拿着自家的全部积蓄1200元和借来的4000元钱,跑遍了全县8个林场,买下5万株树苗,开始了与荒沙的斗争。对此很不理解的村里人,给带着树苗、干粮向沙窝窝进军的郭成旺起了个绰号“犟板筋老汉”。
35年时间过去,当年的4.5万亩荒沙地变成了绿洲。而98岁的郭成旺依然在指导着71岁的儿子郭喜和、49岁孙子郭建军植树造林,在西安上大学的24岁曾孙郭涛也会在假期来帮忙?!耙患宜拇敝卫砘纳车墓适拢坝薰瘛弊龀隽俗詈玫内故?。
1988,牛玉琴的丈夫骨癌去世后,周围很多人劝她放弃治沙,可是一个普通农妇“妇尽夫愿”的纯朴思想支撑着她继续走在治沙路上,而且她植树造林的信念更加坚定。
2008年在植树节这天,石光银唯一的儿子石占军在帮助父亲从银川调运树苗返回途中发生车祸不幸身亡,老人家在安葬爱子的第三天,就强忍着巨大悲痛又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奔赴治沙造林第一线。
牛玉琴和石光银都向记者表露,孙子在大学里读与林业有关的专业,接下来还让要孙子接过治沙的班。
在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展板上,记者看到这样的女民兵留言,“只要沙漠还没有治好,我和我的孩子们就不能安心。治沙连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我老了去不了,我的女儿们应该去?!?/p>
毫不夸张地说,让沙漠变绿的正是这些治沙人的执著与坚守。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谢安鸿介绍,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157万亩,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提高到33%,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
几十年的治沙历程中,涌现出了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朱序弼、杜芳秀、张应龙等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代表,孕育形成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沙漠已经远遁,逐渐退守到了人们的记忆之中,而治沙英雄群体所共同凝造的治沙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