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木里森林火灾再反思 专家称:我国森林火灾处置普遍 “重扑轻防”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王硕)近期,山西、北京、四川等多地连续发生森林火灾,特别是四川凉山的一场森林大火,带走了31名扑火英雄的生命。在全民哀悼的同时,也使如何应对森林火灾成为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血与火的考验过后,反思我们的森林火灾管理体系,是否可以有所改进?“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八字方针又该如何去理解和贯彻?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森林防火领域的资深专家、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森林消防学院院长张思玉教授——
高火灾风险仍将持续
■记者:为何今年火灾发生如此频繁,且规模较大?
■张思玉: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取决于3个方面:一是物质基础——森林可燃物;二是主导因素——森林火源;三是重要条件———森林火环境。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这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从降水来看,从去年以来,我国江南地区连续降水,但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西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降水稀少,这种天气条件提高了可燃物的燃烧性,使火环境的风险提升,也使森林火源的复杂性增多。
就以天然火源为例,雷击火的发生与天气变化有直接关系。雷击火的发生往往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林内枯木、孤立木较多;二是干雷暴天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光打雷不下雨”。我们发现近年来干雷暴天气越来越频繁。
4月1日,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这是近三年来最高等级的预警了。预警显示,近期大风天气多,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偏高,气象条件对森林防火极为不利。
根据这样的判断,这样高火灾风险情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尤其在北方,将持续到5月份。
■记者:木里火灾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仅夺去了31名扑火人员的生命,近期还发生了复燃。同时,我们注意到木里每年都是火灾多发区。木里地处南方,相对来说降水较多,为何森林火灾会如此频繁出现?
■张思玉:事实上,影响森林火灾的因素不仅仅取决于降水。同时,所谓降水多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从全国大范围来看,往往春天的降水并不少,但重大森林火灾多是在春季发生,很大一个原因是春季大风天气频发。
木里处于高山峡谷区域,除了大风天气外,地形风非常明显。这种地形风会直接影响到易燃物风险等级的提高。
例如,也许天气预报上说一地并没有风,但在高山区域,地形风随时存在。有时即使刚下完雨,地形风一吹,可燃物表面的水分就散失掉了。这时一遇到火星,就容易造成火势蔓延。再加上木里这种高山峡谷区域,人为干预较少,可燃物本身较多。
同时,火本身也会生风。例如树冠火一旦烧起来温度可达上千度,产生温差后,即使很小的火苗,火仗风势就可能造成大火。
此外,森林火灾的一个特点是,在森林中风速风向都是瞬息万变的;再加上地形风的影响,森林火灾往往较难控制。
依靠直升机扑火具有较大局限性
■记者:此次木里森林火灾发生后,由于扑火人员的牺牲,很多人呼吁以后都要用直升飞机扑火。目前中国直升机扑火的应用情况如何,对于森林火灾的扑救而言,其有效性以及制约性在哪里?
■张思玉:需要给大家普及的一个知识是:森林火灾和其他火灾是不一样的。森林火灾是游动的,并且受风向风速的瞬时变化的影响,可以说很难判断火场蔓延的趋势。因此在森林火灾发生后,依靠直升机的扑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那遇到森林大火怎么办?从扑灭火灾的角度上看,一般分为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对于森林大火,原则就是不主张直接灭火,要采取人火分离的战略战术。
例如,在安全区开设隔离带,将大火变为小火后,再人为进行直接扑灭。在此时,直升机等大型设备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效用。
例如像凉山这种地形条件,即使没有发生火灾,直升机是否具备飞行条件都需要判断。更别说往往火灾发生地整个区域温度较高,烟气弥漫。许多火场并不具备大型机械设备以及直升机的使用条件。
同时,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利用直升机洒水扑灭大范围的森林火灾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那种小火或者说局部的树冠火,直升机扑救才较为有效。
因此,对于森林火灾的扑灭,我们的理念是:要立足于扑小火,让小火不要变成大火。
“重扑轻防”倾向普遍存在
■记者:对于重大的森林火灾的处置,现在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难在哪里?
■张思玉:控制森林火灾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森林火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一是森林可燃物的组成具有复杂性,燃烧性质千差万别。二是燃烧的形式具有复合性,既有气体、固体燃烧,也有油脂类的液体燃烧。三是火环境具有复杂性。有句话说,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起火灾。即使同一区域不同地段发生林火的可能性有很大差异。四是火源也具有复杂性,而且人为火源比自然火源复杂得多。五是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最后一点是燃烧的难控性。
森林火灾发生在开放的森林生态系统中,难控因子很多。例如,林火所产生的风,不论是风向,还是风速,目前都难以准确预测。所以,一旦林火由小变大,特别是演变成为重大、特大森林火灾之后,控制的难度非常大。
正因为森林火灾的上述特点,使森林火灾的控制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重大和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效率是很低的,很多情况下还要靠“天”帮忙。
然而,并不是说森林火灾无法控制和预防,大部分的林火刚开始时对森林危害并不大,称不上是“灾害”。关键是由小火变成了大火,失去了人为的控制才导致森林火灾。如果能够把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林火限制在对森林不构成危害的范围内,才是森林防火工作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最可行的唯一的手段就是预防。
图为张思玉带领学生参与无人机林火监测与扑火实训演练
我国的《森林防火条例》中早已明确提出:“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闭獍俗址秸胍丫妨⒘松只鹪衷し涝谏址阑鸸ぷ髦械闹鞯嫉匚弧?/p>
■记者:那您认为应该如何预防?对于中国而言,目前在应对森林火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有什么有效办法?
■张思玉:首先是要树立全民防火的理念。如果把防火比喻成一场战争,我们就该全民皆兵。
其次,在预防中要分区分类施治。即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火灾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
另外从立法角度,应该对森林防火条例作相关修订。最初实施的森林防火条例于1988年制定发布,2008年11月修订案正式通过。距今又已经过去了10多年。一些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应加紧对其进行修订。
在2008年修订时,我们对1988年制定的条例做了一个重要修改,即提出“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这个设定实际上落实到了具体责任人。
但在具体实施中,这个制度贯彻落实上并不理想。主要关注被放在灭火、扑火上,而在预防上重视程度和力量较为薄弱?!爸仄饲岱馈钡那阆蛟诓煌颉⒉煌胤蕉计毡榇嬖?。因此未来要把行政首长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扎实推进预防工作的开展。
分区分类施治预防是解题钥匙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分区分类施治预防工作。您能不能举一些例子,比如具体在什么区域要怎么做?
■张思玉: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区域性特点是非常突出。例如,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北部是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多发区,西南林区也是我国森林火灾的重点防范区域。即使在同一个省、市、自治区,也都有各自的重点火险区。因此,不分轻重缓急的森林防火策略是应该摒弃的。只有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才能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同样,一项好的森林防火对策,在不同的区域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同,得到的效果差异也很大。
例如,我国东北林区地形相对平缓,可以使用灭火坦克、多功能运兵车等大型车辆,这些大型车辆在东南沿海几省区相对破碎的小地形条件下则难以发挥作用。再如,西北的高大山系、辽阔的地域很适合航空护林,西南的高山峡谷所具有的多云天气就不利于飞机巡护。
对于不同种类的森林火灾,只有采取不同的施治办法。例如,对于大多数的地表火可以利用手工工具直接扑打或风力灭火机等工具直接灭火,但对于树冠火则只能用开隔离带等间接灭火方法。对于发生树冠火危险性大的森林,最有效的施治方法是“预防”,而不是等到树冠火发生后再去扑救!
此外,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加大投资,全方位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应量力而出,确保重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因此可以说,森林火灾分区分类施治就是要求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和森林火灾种类的特征,找出适合于各自区域和种类最经济、可行、高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例如,防火中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是对林下可燃物进行清理。但我们并不要求对所有的林下可燃物都要清理,像西南这种高山峡谷地区,人徒手爬上去都很费劲,就不能采取这种措施。总之,要根据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施策。
图为张思玉带领学生参与无人机林火监测与扑火实训演练
“地方队”也要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记者:火灾的频发也引出了人们对消防员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建设的讨论,您认为目前我国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善?
■张思玉: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为我国消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为“国家队”。
但除了“国家队”,地方各级政府所管辖的相关队伍在森林防火方面也责无旁贷,同样要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然而,与“国家队”不同,不管机构如何调整,“地方队”要将其建设重点放在“预防”和扑小火上。
之前我提到,森林火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预防必须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如果不懂防火,预防可能根本无从下手。例如清理可燃物的地方可能常年都不会着一次火,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实是无用功。
目前我国地方森林防火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有专业、半专业性队伍和群众共同参与其中,有时具有临时性。有的地区在非防火季节、非重点火险区可能就将队伍解散了。同时,工作重心也往往在于扑火上。
因此,未来地方也要探索建立以预防为工作重点的专业化队伍,“看好自家的门”,发生小火积极扑救,使小火不蔓延成大火。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国家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把预防做好,就真正可以做到“有火不成灾”。
事实上,在森林大火面前,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在火场上危险时时处处都存在。借此机会,我也想再次呼吁全社会都要尊重森林消防这个职业,敬重森林消防员的牺牲奉献精神。
近期的几场大火用鲜血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更加号召和提醒全社会加入到防火的队伍之中,起码做到进入林区之中,不乱扔烟头、不随意用火。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森林 火灾 防火 发生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