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文化产业助推宁波高质量发展
“甬”动春潮:文化产业助推宁波高质量发展
——来自2019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报道

2019宁波文博会城市文创馆内上演的民族歌舞。资料照片

参展人员向观众展示传统手工艺。资料照片

慈溪农民画画家现场作画。本报记者 唐芊尔摄/光明图片
【文创视域】
东风徐徐,春潮涌动。4月12日至14日,2019宁波文博会如期举行。本届文博会主会场、分会场、相关活动的总参与人数达45.7万人,现场成交额达6.12亿元,意向成交额1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和22%,现场签约项目20个,总签约金额97.25亿元。自2016年创办以来,宁波文博会在展会质量、文化特色、对外影响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已成为浙江文化产业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宁波牢牢把特色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把文化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全面增强和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如何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记者在2019宁波文博会上的观察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1. 开放合作续新篇
日前,远在意大利的达·芬奇作品被“请”到了宁波文博会的现场。一件件精美的数字艺术作品,一幅幅精致的素描手稿,一个个精巧的机械模型,让观众仿佛回到了500年前达·芬奇生活的年代,为他惊人的艺术造诣与奇思妙想赞叹不已。这是宁波文博会首次推出主宾国概念,邀请意大利作为主宾国参展,也是亚洲首次引入来自意大利威尼斯达·芬奇博物馆的展览。
与意大利的初次亮相相比,作为宁波友好城市的英国诺丁汉市已是宁波文博会的老朋友了。这是诺丁汉市市政厅第三年组织当地的文创企业前来参展。展区陈列的纺织品、陶瓷、玻璃器皿、雕刻工艺品等英国手工艺品,极具英伦风格的斗篷披肩、珠宝首饰、水彩画、儿童书等文创产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与购买。
除此之外,在国际文创馆里,记者还看到来自保加利亚的民俗技艺、日本的茶道艺术、乌克兰的油画、波兰的珠宝饰品、韩国的动漫游戏、立陶宛的传统手工艺品……世界各国的文化精粹让观众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国际顶尖的创意理念在这里交流碰撞、产生火花。
相比往年,“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氛围更为浓厚,这是本届宁波文博会的显著特点之一。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向记者介绍,今年共有意大利、英国、法国、保加利亚、波兰、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7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展,其中境外参展企业达350余家,境外展商占展商总数30%。
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宁波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商贸文化交流。本届宁波文博会着力强化作为“海丝之路”始发港的区位优势,不断拓展和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产业对接,打造具有全球视角、宁波品味、聚焦文化展示和交易的重要平台,助力宁波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通过展览交易、主题论坛、专业赛事、经贸对接及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本届展会内容丰富、客商众多、洽谈深入、成交放大、影响广泛,受到各方普遍赞誉,总体成效超出预期目标,不少展商已经开始预订明年的展位。
2. 激活传统换新颜
本届宁波文博会上,有四位“小伙伴”成了广大市民热捧的“网红”——他们就是专门为本届文博会设计的四个吉祥物“宁波小知”。这组卡通形象在设计上以宁波汤圆为原型,选取宁波历史上四位知名历史人物王阳明、张苍水、范钦和董黯,分别代表宁波人文精神的“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和“知恩图报”。与“宁波小知”合影留念、集章打卡、购买系列衍生品,已成为参加这届宁波文博会的“标配动作”。这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吉祥物,不仅增加了观众对文博会的参与度,更提升了观众对于宁波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宁波大剧院,集宁波非遗精品之大成的“甬上风华”非遗展演精彩纷呈,甬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舞美的包装下重获生机。涵盖10个区(县)市,甬剧、奉化布龙、木偶摔跤等22个非遗项目,包括多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近350名民间艺人登台献艺。多块侧屏、可升降纱幕等多媒体舞美技术,为演出打造更加生动立体的舞台场景,让观众在如诗如画的光影声中获得对传统文化的全新体验。作为宁波开展非遗工作以来最大规模的舞台演出,这也是近年来宁波探索非遗表达的新方式、不断发掘传统文化新魅力的重要体现。
各地博物馆特色文创产品集中亮相宁波文博会。北京故宫博物院连续第三年应邀参展,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也组团前来,形成博物馆文创集群。这些特色文创产品,将各大博物馆代表性文物的经典元素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让原本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活起来”。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元素在宁波文博会进一步强化?!蹦ㄊ形砍N窀辈砍ぁ?019宁波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魏祖民表示。本届宁波文博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统一,精心打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主题馆”,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在“一人一艺”展区,以“艺术进万家”为主题的推介项目,涵盖书画拍卖、文化集市、温故艺术表演等多项活动,通过现代性的设计、品牌化的包装,将产品和空间融合起来,打造一个展示文化艺术、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的文化空间,体现宁波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
作为宁波对口合作地区的吉林延边州、贵州黔西南州等地今年也组织了大规模的文创企业前来参展,延边展出了松花石工艺品、朝鲜民族独特的铁制工艺品,并在现场进行民俗表演。黔西南展出的民族服饰、草编工艺品、植物染色围巾等充满西南民族风情的文创产品,使观众对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全新认识。
3. 融合发展闯新路
宁波文博会场馆内,乡村文化产业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巨幅照片定格乡村的四季美景,令人心驰神往;耳目一新的包装设计让农产品变得精致,激发起观众的购买欲;而现场作画的农民画画家正描绘着家乡美景,表达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从农产品开发到乡村旅游线路,从民宿到美食,农业正张开双臂拥抱文化创意,而文化创意不断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场馆外,伴随悠扬动人的瓯乐声,宁波文博会慈溪分会场的大幕在鸣鹤古镇拉开。以“秘色瓷都、智造慈溪”为主题,举办了展陈、讲座、游览、交易、演出、体验等六大类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秘色瓷探幽之旅”以寻源探幽为主线,通过探访青瓷考古遗址、参观博物馆文物、拜访青瓷工艺美术大师等,让观众全方位了解、领略深厚幽美的秘色瓷、越窑青瓷文化。
“现在着力培育‘青瓷+’产业综合体,推动文化、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贝认形N⑿坎砍せ旖樯?,慈溪文化产业融入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产业增速位居宁波市前列。
文化创意正成为宁波发展的新动能,此次宁波文博会,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两次来到现场,除了出席开幕式,还专程到文博会调研,近距离和参展商、从业者深入交流。在数字经济展区,他详细询问了数字建模、工业设计、新材料、艺术文创、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强调要把文化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继续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金融支持文创产业的渠道,推动宁波文创产业实现更快速度、更高质量的发展,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今年宁波文博会首次设立了“艺术院校联盟展区”。魏祖民介绍,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国内重量级艺术院校与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学院、万里学院等艺术设计学院联袂展出当代大学生的最新文创作品。
同时,在海峡两岸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中华设计奖”也首次落户宁波,从5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19件优秀“旅游文创产品”和“工业设计作品”在现场展出。这些高质量的设计作品,展示了科技美学、生活美学的最新理念,既为观众打开想象力的“脑洞”,也为各个产业打开创新的“窗口”,更为宁波经济的转型升级拓展新路。
4. 服务大局绘新图
国内展览展示行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首次亮相宁波文博会,带来一波“黑科技”:“AI魔镜墙”以“多人答题”的方式进行互动,根据答题后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推算出答题者的性格、职业;大型LED体感互动装置“花颜”,当人靠近之后屏幕上会有藤蔓生长,并且慢慢生长出人的形状,观众在互动中感受到文化科技的神奇。
像上海一样,江苏、安徽都有文化企业亮相,展示自己的新发展和新亮点。南京市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展会现场,作品《机械花》将不同种类的花朵重新结果并组合,以新的视角呈现新的艺术表达,展现全新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张力。
宁波文博会文化产业平台作用日趋凸显,在连续两年吸引超过30个全国重点城市前来参加宁波文博会的基础上,今年文博会继续为长江经济带及沿海经济带上的30多个重要城市提供交流平台,以实际行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要一体化、路径要一体化?!蹦ㄊ形笔榧?、市长裘东耀透露了一组数据:宁波去年GDP达到10746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655亿元,而文化创意产业显示出蓬勃生机,增加值达到79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4%,持续走在前列。而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人员相亲,文化一脉,创造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江南文化,占全国1/26的土地面积、约1/6的人口,创造了近乎全国1/4的经济总量,筑就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宁波要主动把自己融入长三角的大格局中。
为此,今年宁波文博会组委会会前在上海召开推介会,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推介宁波文博会。上海本地及长三角的融媒体对推介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同时组委会还在杭州、宁波两地的城市中心同时上演宁波文博会主题“灯光秀”,双城联动,携手唱响“双城记”。
“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区域协作中,宁波是重要力量和重大平台?!闭憬∥扛辈砍じ鹧П笙M幕自躺詈?、开放程度高的宁波,能成为浙江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的重要排头兵。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唐芊尔 曾毅)
编辑:杨岚
关键词:宁波 文化 产业 文博 发展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