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食界四行业年报:74家有13家亏损
眼下食品领域一些上市企业已陆续披露2018年年报。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乳业、猪肉股、白酒、餐饮四个行业有74家上市(挂牌)公司公布2018年业绩,整体业绩向好,但仍有13家亏损、27家净利下滑。
就乳业而言,陷入有机困境的中国圣牧仍未摆脱巨亏泥沼,而投资失利、违规违法成为行业新的亏损主因;就猪肉股而言,受非洲猪瘟疫情以及猪价下行等多重影响,6成猪肉股企业净利同比下滑,但长期来看将加速行业洗牌调整。
与生猪市场的低迷相比,白酒行业业绩一片向红,中高端产品受追捧,*ST皇台却成唯一逆市亏损的A股白酒企业。在餐饮领域,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火锅股业绩向好,老字号餐饮仍转型乏力。
乳业
“亏损王”中国圣牧有机业务收缩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5家乳业上市(挂牌)公司发布了2018年业绩。在6家业绩亏损的乳企中,上游乳企占比达2/3。
尽管2018年上半年国内奶价依然低迷、中美贸易摩擦导致饲料成本增加,但多数上游乳企依靠节本增效和调整业务结构取得了业绩的正向增长。或许是船大难调头,“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中国圣牧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分别亏损22.25亿元、4.96亿元,为上游乳企中亏损最多的两家公司。
现代牧业在控股股东蒙牛的协同效应下已步入业绩上升通道,2018年净利同比增长49.13%,下游液奶业务在交由蒙牛后实现扭亏为盈。与现代牧业相比,中国圣牧2018年亏损幅度同比增加119.17%,有机战略进退两难的尴尬再次体现在年报数据中。
受供求关系影响,中国圣牧去年有机原料奶单位售价同比下降了17.1%,有机牧场的减少、非有机原料奶的增加拉低了养殖板块的整体收入。就下游液奶板块而言,中国圣牧继续实行“以产定销”的稳价策略,但销售额同比下降41.2%,液奶在集团的总收入占比也从2017年的52.7%下降到29.1%。
对外投资失利牵连业绩
25家公布业绩的乳企中有9家净利下降,其中皇氏集团以1192.88%的降幅居各家之首,麦趣尔以969.05%的降幅紧随其后。投资失利是这2家乳企业绩下降甚至亏损的主因之一。
业绩快报显示,一直进行跨界尝试的“水牛奶之王”皇氏集团2018年净利润为-6.2亿元,为十年来首亏,而其亏损与2家非乳业子公司直接相关。
受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皇氏集团子公司御嘉影视2018年项目投资及发行计划都未达预期,为此皇氏集团对收购御嘉影视计提约5.54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此外,皇氏集团转让全资子公司盛世骄阳也形成了9009.59万元的资产处置损失。而盛世骄阳易主皇氏集团仅不到3年时间,且连续2年未完成业绩承诺。
同样承受“收购”之苦的还有新疆乳制品与烘焙品牌麦趣尔。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麦趣尔净利润为-1.64亿元,为十年来首次亏损。鉴于行业竞争加剧及门店改造摊销的影响等,麦趣尔预计其2015年收购的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可能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此外,麦趣尔多个收购和融资项目无法如期进行,其间产生的中介费用也成为亏损原因之一。麦趣尔曾在2月26日在网上投资者说明会上坦言,公司在并购实施中发现自身产业并购整合提升能力还需加强。
违规违法行为加剧亏损
除投资失利外,违规违法问题成为拖累多家乳企业绩下滑的另一大看点,涉及的3家乳企净利下滑幅度均在60%以上。
2018年,广东老牌乳企燕塘乳业净利为4220.09万元,同比下降65.06%。燕塘乳业全资子公司新澳牧场因在陆丰市铜锣湖农场西南管区建设奶牛养殖场侵占基本农田,被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处以539.55万元的??睿跎倭斯灸甓染焕?。
同样违规建场的还有港股上市乳企原生态牧业。今年3月,原生态牧业全资孙公司拜泉瑞信诚牧业因在湿地?;でス娼ㄉ枘膛3《怀废菲琅?。目前,黑龙江省双阳河自然?;で芾泶σ蟀萑鹦懦夏烈迪奁诖影萑匕崂?,相应的减值亏损及应计费用达4.36亿元。受此影响,原生态牧业2018年亏损幅度扩大719.23%至5.56亿元。
而受违规对外担保计提坏账及淘汰牛影响,上陵牧业2018年亏损1.99亿元,净利同比下降达518.41%。2018年9月,上陵牧业发现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中的1.95亿元被黄河银行划转,用于控股股东上陵集团的担保贷款还本付息。而上陵牧业存在违规向上陵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合计3.292亿元。在2018年业绩快报中,上陵牧业对相关担保和诉前保全共计提坏账损失约2.31亿元。
餐饮
火锅股业绩佳忙扩张
截至目前,共有11家餐饮上市公司公布业绩。2018年,海底捞实现收入169.69亿元,同比增长59.53%;利润为16.49亿元,同比增长38.1%;全球门店数由2017年末的273家增至466家。此外,海底捞外卖收入同比增长47.9%,订单量由2017年70.3万单增至108.67万单。
同样做火锅生意的呷哺呷哺也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2018年,呷哺呷哺营收47.34亿元,同比增长29.2%;经调整纯利4.75亿元,同比增长10%。
与火锅股的红火相比,作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上市餐饮企业,拥有“小南国”等中西餐多品牌的国际天食正忙于“瘦身”止损。2018年,国际天食亏损7603.2万元,净利下降174.78%。就业绩下降,国际天食归因于关店成本和资产拨备等一次性成本1.33亿元,以及同店销售下降3.8%带来的毛利减少。
老字号转型遇难题
“烤鸭第一股”全聚德卖不动了,2018年全聚德净利润为7304.22万元,同比减少46.29%,为其上市11年以来的最低点。对此,全聚德解释为受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减少。
为应对市场竞争,全聚德过去一年里对菜品、环境、服务、管理等均进行了升级。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全聚德首次针对品牌系列化储备新品,还以上海、苏州的3家门店为试点,在装修、台面设计等方面做了调整。然而,2018年全聚德门店接待数量已从2017年的804.07万人次降至770.47万人次。
拥有“西安饭庄”等老字号的西安饮食也面临转型难题。2018年,西安饮食净利为946.98万元,扭亏为盈。然而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西安饮食分公司桃李村饭庄房屋拆迁取得补偿性收益4298.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实际为-1220.06万元。
事实上,西安饮食也为转型做了多项努力,如开设“深夜食堂”,开辟外卖市场,产品进商超、进市场,探索品牌多元化经营,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营销活动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猪肉股
六成企业净利下滑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23家猪肉股中已有21家发布2018年业绩数据。整体而言,大部分企业营收都有所上升,排在前三的为新希望690.63亿元、温氏股份573.08亿元、双汇发展487.67亿元。
营收增长最多的为益生股份,达120%,天邦股份、龙大肉食也分别同比增加47.65%、33.56%。另有5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其中雏鹰农牧下滑最为严重,幅度为30.60%;顺鑫农业屠宰业务同比下滑20.23%,金新农同比下滑8.52%。
值得注意的是,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猪肉股中普遍存在。2018年净利同比下滑的有14家企业,占比61%,有5家企业下滑幅度超100%以上。其中,雏鹰农牧净利下滑超68倍,大康农业下滑近30倍,金新农下滑超5倍。
同时,23家猪肉股中有5家亏损,其中雏鹰农牧亏损最为严重,达30亿元,大康农业亏损6.69亿元,天邦股份亏损5.52亿元,金新农亏损2.87亿元,新五丰亏损3583.8万元。
非洲猪瘟致行情低迷
从2018年价格走势来看,上半年因压栏生猪出栏,生猪价格下跌;5-7月生猪价格因消费提振而有所回暖;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活猪调运受限,南北生猪供给失衡导致区域价差逐步拉大,销区由于供给减少价格维持高位,而北方疫情频发省份猪价持续低迷。随着四季度部分省份相继解除封锁,生猪调运的流通性增加,生猪集中出栏造成猪价普遍下跌。
基于上述情况,大部分猪肉股都将业绩下滑归于猪价下行、非洲猪瘟禁运等多重因素影响。雏鹰农牧表示,除自身公司现金流紧张引发一系列问题外,2018年生猪市场低迷,且受“非洲猪瘟”疫区封锁、禁运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跌,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金新农也在2018年报中提及,受猪价低位运行及非洲猪瘟禁运等因素影响,2018年公司养殖板块出栏量和销售均价均下降幅度较大,部分猪场在2018年末压栏严重,生猪销售及销售价格均不达预期,特别是种猪销售与预期差异较大,致使养殖业务亏损严重,而这也是金新农2011年上市以来首亏。
倒逼行业洗牌调整
尽管非洲猪瘟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猪产能下降,但也加快了行业调整的步伐。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正式出台,计划到2025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90%,具备分割加工能力的屠宰企业占比达50%等。
在政策和市场等多重影响下,今年3月,牧原股份宣布拟设立河南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主营生猪收购、屠宰、加工等。此前,牧原股份还与河南省正阳县政府签署200万头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投资意向书。
同期,温氏股份也与浙江华统股份合资成立生猪屠宰业务公司,由华统股份控股,在部分区域共同推进生猪屠宰业务合作建设和管理。得利斯与大北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生猪养殖、屠宰业务等展开合作。双方还称,鉴于非洲猪瘟疫情扩大,合作可共同抵御疫情冲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顺鑫农业年报中分析认为,非洲猪瘟疫情虽然短期给整个行业带来一定困难,但也将倒逼行业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洗牌和调整。整体来看,2019年生猪供给自下半年开始将呈偏紧状态,产能加速出清,猪价周期拐点有望提前,生猪养殖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牧原股份同样认为,“规模养殖、就近屠宰、冷链运输”将成为行业趋势,会对居民的热鲜猪肉消费习惯产生一定影响,也将改变生猪养殖行业的企业区域布局和产业链布局。
白酒
白酒股业绩一片向红
目前在A股上市的18家白酒企业中,共有15家披露了业绩情况,净利润均呈现出增长态势。
2018年贵州茅台营收为736.39亿元,同比增长26.49%,占据首位。而受业绩增长等因素推动,贵州茅台股价再创新高,截至4月8日收盘报900.2元,上涨4.07%,市值也达到1.13万亿元。
除茅台外,五粮液、洋河股份营收也突破百亿“关口”。五粮液营收为400.3亿元,同比增长32.61%,超额完成目标规划。洋河股份营收为241.2亿元,增速创造近6年来新高。从半年报看,汾酒、古井贡酒也有望交出百亿答卷。
获棚改补偿的金种子酒,不出意外将成为净利增速最快的A股白酒上市企业。2018年金种子酒净利润预计为1.14亿元-1.2亿元,增速为1194%-1268%。此外,舍得酒业净利润增长138.05%,老白干酒同比增长113%。
针对白酒企业业绩向好,酒水分析师蔡学飞认为,中国整体酒类绝对消费量下降,但消费品质上升,对品牌要求度变高,给上市酒企提供了发展机遇。另外,中国上市酒企近年来不断拉高产品线,提高了消费价格,增加了企业利润。尽管整体投资市场疲软,但酒类作为高毛利刚需民生产品受到了社会追捧,也进一步刺激了实体企业的发展。
中高端产品普被看好
6家正式发布财报的企业频频提到“中高端白酒”的增长。五粮液2018年高价位酒的收入为301.89亿元,同比增长34.39%;金徽酒的中高档酒营收超14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96%;进行产品梳理和渠道变革的舍得酒业,中高端白酒营收为17.89亿元,同比增长28.3%。
体量较小的酒鬼酒也将发力中高端作为近年来的战略之一。2018年底,酒鬼酒内参酒销售公司成立,被业界视为其向高端市场发力的重要举措,其主推的内参、酒鬼、湘泉三大白酒品牌增速达到30%以上。
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预测,到2020年,高端白酒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而次高端白酒扩容速度将达到15%左右,高端与次高端产品均将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也是近年来中高端白酒备受上市酒企关注的原因之一。
蔡学飞表示,低端白酒市场萎缩严重,高端产品格局固定,虽然难有变化,但中高端白酒随着消费人群与习惯的变化扩容明显,未来会是白酒消费主流。
*ST皇台逆市亏损
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ST皇台预亏7000万元-9000万元,面临退市风险,将成为A股唯一亏损的白酒企业。
自2000年上市以来,*ST皇台至今已被4次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早在2018年11月,*ST皇台就曾以象征性对价1元的价格向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厚丰出售子公司甘肃凉州皇台葡萄酒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随后*ST皇台筹划了一揽子的葡萄酒业务整合与处置计划,成立子公司“唐之彩”再出售给上海厚丰。但截至今年1月2日,上海厚丰仍未向*ST皇台支付转让价款15719.37万元,*ST皇台称其2018年“双保”(保净利润为正、保净资产为正)目标已不能实现。
另外,*ST皇台自2017年起拟以2.5亿元收购深圳市中幼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试图多元化发展挽救业绩颓势。令*ST皇台措手不及的是,国务院2018年11月15日下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而幼儿园投资运营恰恰是中幼国际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使得*ST皇台发展再度增添变数。(记者 郭铁 夏丹 王子扬 张晓荣)
编辑:秦云
关键词:白酒行业 餐饮 乳业 猪肉股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