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
3月18日,“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属机构,接受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双重领导,具体业务和相关工作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国学网负责。谱牒基地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担任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尹小林担任执行主任,并聘请马自力、左东岭、赵敏俐、洪波、傅道彬、李浩、张廷银等专家担任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邱运华表示,家谱文献是保证中华民族血脉科学传承和健康繁衍的有力支撑之一。中国民协正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ぶ卮蠊こ獭泄窦湮难Т笙档谋嘧氤霭婀ぷ鳌F纂杭窃氐哪谌莺头椒?,以及其中有关家谱、家规、家训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信息,都应纳入大系研究相关文学门类的文献视野,或为推动大系工程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在古典文献学和数字文献学研究领域拥有雄厚实力,具有家谱典藏及数字化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近现代家谱实物的收藏规模宏大,学术研究价值极高。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宏指出,谱牒、方志学是新兴的学术领域,首都师范大学将积极组织学术力量,借助“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参与到谱牒学的研究中去,为谱牒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谱牒基地能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为首都师范大学争创“双一流”作出贡献。
清代张澍在《姓氏寻源》自序中写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敝泄鞘澜缟侠纷钣凭玫奈拿鞴殴唬帐衔幕丛读鞒?,姓氏不仅是血缘的标志、家族的徽章,还体现了门第思想、宗法观念,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是国家文化的具体化。但是,与很多传统文化一样,姓氏文化处于濒危境地,宗谱家谱存量稀少,保存完整的更是罕见,加之年轻一代对于宗祠、姓氏文化的忽视和淡忘,在姓氏文化的?;ず痛泄ぷ髦欣阎刂兀枰鞣降拇罅χС趾筒斡?。国学网以整理古代文献著称,除了收集传统文献外,也十分注重收集、整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迄今为止,共收藏有1949年以前刻印的纸质线装家谱4万余册,家谱电子文献1万多种,总容量达10T。其中,纸质家谱由原著名藏书家何光岳家族转让,以清代和民国时期家谱为主,初步统计约3500套、4万余册,涉及340多个姓氏,其中稀见家谱有四五十种,多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所未收,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先辈们一笔一笔手写而成的文化瑰宝,动辄流传数百年被族人奉为传家宝的家谱,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与研究。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敝谢纂何幕芯炕氐某闪⑹瞧鹾系持醒牍裨汉胙镏谢判愦澄幕蜕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娜诤现伲枪岢孤涫迪敖阶苁榧恰白⒅丶彝?、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地项目。
谱牒基地将以收集谱牒、整理文献、研究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教家风家训为己任,为淳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詹福瑞认为,谱牒基地是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其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下一步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以国学网收藏的民国和清代线装实物家谱为基础,联合其他民间藏书家开展家谱的普查、调研、编目工作,摸清民间谱牒现状,深入发掘其学术价值;
二是筹建以存放线装家谱为主的“中国民间家谱博物馆”,整合各方资源,及时抢救、保存、交流和使用好大量散存民间的谱牒文化资源;
三是培养专业的研究人员,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在文献学领域的独特优势,寻求与国内高校和外国研究机构的合作,集中学术力量,加大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四是积极顺应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和传播优秀的家风家训,普及中国人的同根同源思想,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家谱 谱牒 文化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