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新技术让东汉彩绘陶楼“朱颜不改”

陶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色彩加固一直是出土陶制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让陶制彩绘文物“朱颜不改”?记者日前获悉,四川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正尝试使用高光谱摄影分析等技术修复两座东汉彩绘陶楼,古时陶楼正在文物修复师的妙手下一步步重放光彩。
颜色脱落 东汉陶楼急需“体检”
2018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邓双镇宝资山抢救发掘了一批东汉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了两座彩绘陶楼。
“两座陶楼里,一座是两层楼阁式,一座是两层干栏式。陶楼保存完整,需要修补拼接的地方不多,通体彩绘,且彩绘层保存完整,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留住上面的色彩?!本莩啥嘉奈锟脊叛芯吭何奈锉;び胄薷粗行母敝魅嗡锝芙樯?,陶质彩绘文物受保存环境、制作工艺、材质等因素影响,彩绘层较难保存,所以两座陶楼在发掘出土后,便马上被移交给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び胄薷粗行摹?/p>
接收文物后,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开展相关的分析检测工作。通过仔细观察,工作人员发现,文物表面彩绘层被泥土覆盖,彩绘图案被遮挡,泥土层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起翘,起翘部位轻轻碰触便会脱落,颜料层被连带剥落,造成画面损伤。
“两件陶楼亟待进行详细调查检测,我们要保留其最初信息,为后期?;ば薷刺峁┎慰家谰??!彼锝芩担鞑榧觳獾墓丶嵌晕奈镏谱鞑牧?、工艺等信息进行提取,而彩绘层是历史信息最丰富的部分,往往也是陶质彩绘文物病害最为集中的部分。彩绘层一旦发生病变,会导致文物不可逆转的损毁。
几经波折 神秘色彩揭开面纱
记者了解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师对陶楼采用了无损分析检测技术,针对彩绘层信息进行分析提取。通过采集起翘剥落的少量样品,运用拉曼光谱仪、电镜能谱、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研究后,文物修复师发现,两件陶楼彩绘颜料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朱砂、铁红、石绿、炭黑等,都是古代最常见的白色、红色、绿色、黑色颜料。
而彩绘层图案无损分析研究却几经波折。最初的可见光摄影只能反映肉眼可见信息,人们无法直观清晰地认知被覆盖在下层的图案;其后的红外摄影虽然能让人们发现泥土和钙化物后面隐藏了图案,且覆盖层下还有较为鲜艳的颜料层,但因红外摄影技术光波段单一,不能解决彩绘图案问题,人们在可见光及红外光下还是无法感知图层信息。
在多种非接触摄影技术均不奏效的情况下,文物修复师尝试引入彩绘文物分析研究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与彩绘陶楼保持一定距离,进行非接触式扫描成像,通过光谱分析技术获得颜料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曲线,进而获得颜料在不同波段光谱的数字影像。
奇“鸟”初现身形
记者看到,从可见光到红外线,再到高光谱摄影,陶楼彩绘上的纹饰与颜色果然逐渐清晰起来。经过前期彩绘颜料层的研究,被泥土覆盖的彩绘图案分析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两层干栏式陶楼上的动物形象显现了出来?!八孀徘謇砉ぷ鞯目?,我们可以逐渐看到该动物的尖嘴、触须,从脚部的细节来看,它更像是鸟。但这究竟是什么动物,把它绘在陶楼上有什么含义,都需要等清理工作完成后才能判别?!彼锝芩怠?/p>
据孙杰透露,下一步,文物修复师将对陶楼的颜料卷曲、起翘、褪色、变色、胶质流失、变形等病害的具体成因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保护修复的对策意见,最终进行修复实验,完成对两件文物的修复工作。(付远书)
编辑:杨岚
关键词:彩绘 文物 陶楼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