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做新时代科技追梦人
全国政协委员畅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中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凝结着探究科学真理、追求社会进步、寻天索地的人类至高智慧?!翱蒲Ъ际跏堑谝簧Α?走科技强国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仅靠普及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需唤醒全民的科学意识。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引起全国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大家表示,新时代,要在全社会厚植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一流科研成果,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守正创新塑形铸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界在推动国家发展动力转换,把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说,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创新型国家”目标如期达成,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必须进一步振奋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状态投入到这场攻坚克难的伟大征程中。
在袁亚湘看来,国家乃至全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如何让“物的科学世界”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活世界”?他提出,当科学由小众俱乐部在共同体内部研讨精神气质之时,默顿提倡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几乎成为了科学精神的标准答案。当科学在现代作为巨大生产力,成为国力竞争杀手锏,广泛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精神文化各方面之时,不忘初心、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推进科技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
袁亚湘感叹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理性质疑、执着求新,不论时代如何变幻,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自我解放而不懈奋斗?!罢蛴锌蒲Ъ揖?,才展现了科学不囿于时代的动人魅力?!?/p>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痹窍嫠?,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是中国科学家群体早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弘扬好这一伟大精神,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特别在创新变革时代,必须进一步发扬敢于挑战科学前沿的创新精神,引领科技产业变革潮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相并列,我看后非???!”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顾问周安达源认为,我们国家现在太需要弘扬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求真务实,就是追求真理,包括要独立、要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靠的就是按照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来办事。
周安达源说,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8日正式对外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理解,这就是要发扬科学精神,站在新的高度,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构建经济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张明星表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支柱?!袄弦槐部蒲Ъ仪?、华罗庚、邓稼先等一直是科技界的光辉榜样?!彼担裉斓闹泄?,科技事业实现了大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多项指标位居世界前列,这都是重视科技人才的结果,如今大批回国人才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链上发挥所学所用,报效祖国,让中国的高科技走向国际。
3月10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以“发扬探月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为题发言表示,坚定发扬我国“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当代探月精神。
“听了非常激动,备受鼓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翠坤说,吴伟仁院士的发言,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赢得20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多达6次如潮的掌声,恰恰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航天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认可,对航天精神的认可,对航天科学家的认可。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弘扬科学精神,王翠坤认为,当前提倡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尤其重要。为此建议中央和政府部门出台文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加强对优秀科学家的宣传塑造,可利用央视平台,借鉴中国古诗词大赛的成功经验,推出关于中国科学成就、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相关互动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达到良好宣传效果。
摒弃浮夸回归理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进步也有目共睹。”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说,毫无疑问,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我国良好的教育和科技基础是分不开的,所具有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方面的能力使我国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现代化,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敝芙∶窠康?,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在原始创新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蒲Ъ际蹙褪巧Γ率贝艋阶殴以即葱履芰Φ奶嵘?。
周健民就此发出:“科技创新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的呼吁?!拔颐窃谠即葱履芰ι系牟蛔?,除了发展的时间不长外,还在于科技界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他指出,习惯于快速的引进,习惯于跟班式的研究,习惯于表观数据的评价,这些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和中低端技术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还沿袭着这些方式就会贻害无穷。
“现在中国的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了,但如果静下心来分析,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重大技术的突破,都少有自己独创的东西?!敝芙∶袼担中械亩源葱卤曜嫉睦斫夂推兰郏褪强此⒈淼奈恼露嗪突袢〉淖ɡ?,研究人员有了论文就带来各种“人才”头衔,就能获得更多项目,就可以待价而沽?!安簧偃硕悦淖分鹜耆诟橇丝蒲У谋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1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没有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会受制于人。”周健民建议,正确理解科研规律,科技及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都应远离急功近利思想,摒弃浮夸作风,让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回归理性,立足长远,合理布局,脚踏实地,奋力前行。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改变只以项目形式投入的方式,扩大稳定投入的比重,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开放和交流,让更多有能力的科学家走上国际舞台,融入世界科技前沿研究当中。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认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其要义是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这是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客观要求与内在需要,也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中外科技差距的迫切需要。
王先进提出,当前,我国缺少长期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够尊重科学规律、不够尊重人才价值,从而导致制度失灵、价值扭曲,以致学风操守有失底线,各种制度五花八门无所适从,相应的各种变相操作也无奇不有。
怎样扭转这一局面?王先进建议,要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要注重把握科学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切实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同时,广大科研机构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共同创造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共同营造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上??蒲г焊痹撼げ馨⒚窀龅亩圆呤牵杭笆本佟盎婆啤?、亮“红牌”。他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这一论述非常切中时弊。曹阿民指出,在当今科研界,客观上部分存在将曾经纯洁的师生关系,悄悄地演变成老板与伙计的关系,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是为了急功近利地索取更多的回报,迷失了对科学的敬畏与尊重,把科研教育工作演变成纯粹的经济活动。
“科学精神的回归和良好学风的再塑造,是我国当今教育科技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曹阿民建议以更大的力度在科学共同体和全社会宣传弘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科学家楷模的事迹教育广大科技教育从业人员,倡导做献身科学事业、有人文情怀的人。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教育事业从业人员的“负面清单”,以便在发生违背科研伦理事件、学风不正事件时,能够及时举“黄牌”、亮“红牌”,确保科技、教育队伍的崇高纯洁性。
“弘扬科学精神要做‘减法’?!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忠阳说,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一直在我们心中,因为被私心杂念所束缚,增加了无穷的包袱和负担,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这使我们的行为见不到科学精神的指导,所以必须做‘减法’?!?/p>
张忠阳所说的“减法”主要包括———
要去掉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意味着从薪酬到排座位,甚至对与错,都和官职等级挂钩。只要迈上了职位的台阶,就意味着一整套的待遇标准。而科研中沾上官本位,工作目标就会从求知、求真转到求官、求职,工作标准就变成了唯官、唯上。这时的科研工作者,被官本位的巨大包袱,压得低下了头,弯下了腰。
要去掉功利思想。科学和技术,都是有用的,但绝不是谋取一己私利的工具。兴趣的维持,靠金钱名利是难以长久的。我们的奖项、帽子太多,授受者,谁都不愿撒手。关注科研经费,远比获得新知更有兴趣?!耙磺邢蚯础钡挠跋旌苌睿Υ罅θコ?。
要去掉自卑心态。技不如人,人不如人,什么都自矮三分,走“差不多”“明哲保身”之路,凡事崇洋媚外,也是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要决心去掉。
“人类进步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去掉愚昧、迷信的包袱,留下来真知,科学精神才得以彰显。”张忠阳强调,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进步是全人类的。我们要以科学精神对待科研工作,也要以科学精神办好学校、经营好企业、管理好社会。
崇尚科学从小抓起
“青年是科技发展的未来?!痹窍嫖敝赋觯壳拔夜谙蚴澜缈萍记抗踅?,必须打牢科技长远发展的文化基础,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需要高素质青年“科技创新大军”的广泛参与。让“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成为其内在道德,扣好学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是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的必要保证。
袁亚湘谈到,科技家要做青年的表率,要做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抓住当代青年人重大利益关切,通过务实的载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引导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人生华章书写在爱国奋斗的伟大征程中,做新时代科技追梦人。
“加强科技创新,需要从年轻人抓起?!蓖醮淅の苯ㄒ榫侔烊醒葱麓笕?,鼓励年轻人关注科技创新,投身科技创新,在全社会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周安达源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爱科学、信奉科学道理,追求真理,老老实实打牢基础,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帽子”、荣誉、名利。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民联副主席张华峰谈到弘扬科学精神时表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青年人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和培育的过程,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张华峰希望给青年人更多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原动力,让更多人才增强荣誉感、责任感,进而在参与创新驱动发展中贡献更多的智慧。张华峰寄语青少年要“热爱科学,投身科学,为科学贡献力量?!?/p>
张明星委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加强科学教育,让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要用好当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之作为增强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平台。他认为,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务实进取的精神在社会兴起来,做到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才能让科学精神之树枝繁叶茂,结出创新的累累硕果。
“希望在中小学进一步加强科普教育,提升科学素养,弘扬家国情怀,在全社会厚植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张明星委员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科协主席史可在今年提交的大会发言———《大兴崇尚科学之风,营造崇尚科学氛围》中,呼吁全社会把科学家视为“全民偶像”,使科学研究成为具有独特殊荣的崇高职业,让科研工作者走到哪里都受追捧、都有鲜花。
史可说,同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对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相比,当前,全社会在关注科学、崇尚科学,关注科学家、崇尚科学家的时代风尚和社会氛围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一些媒体的过度追捧下,各类八卦消息占据着显要位置,而对科技领域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关注度却少之又少。
“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只有把科学家视作‘全民偶像’,才能真正走上‘科技兴国’、‘科技富国’和‘科技强国’的康庄大道。”史可建议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科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高等院校、普通高中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和通用技术课程,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崇尚科技的精神,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科学精神 科技 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