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国多地胎儿医学优秀诊疗团队携手启动研究 防控出生缺陷

中新网上海3月18日电 (陈静高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18日披露,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发”项目正式启动。这将有助于完善中国出生缺陷防控的全链条,为防控出生缺陷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该研发项目分为3个方向,分别为:形成复杂性双胎、胎儿水肿、胎儿骨骼系统发育不良3种重大胎儿疾病的宫内诊断。针对这些重大疾病,中国多地的8家医疗机构将整合各自诊疗方案及临床资源,制定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统一的协作网络,在统一的平台建立胎儿宫内诊断体系。
该项目由一妇婴胎儿医学科牵头,联合了全中国7家医疗机构,包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出生缺陷防治处处长许宗余曾表示,如今,35岁以上高龄产妇已占到孕产妇的13.4%,高危孕产妇等带来的出生缺陷趋势仍在提高。而全国经审批开展产前诊断服务的机构仅有340家,需求巨大而服务供给远远不够。此外,防治出生缺陷工作也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
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介绍,整个项目将搭建基于临床的支撑平台,科研人员将建一个多中心、标准化的重大胎儿疾病临床队列。
据介绍,项目组的8家医疗机构集中了国内产前诊断和胎儿医学领域的优秀诊疗团队。每年,这些医疗机构的分娩量合计超10万例,年诊治复杂性双胎2300余例,胎儿水肿近600例,开展宫内手术超1500例。牵头单位——上海一妇婴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产前诊断中心,2010年,正式成立胎儿医学科,率先规范开展胎儿医学诊疗服务。
段涛表示,希望该项目完成后,中国胎儿诊断和宫内干预的协作网络也能建立起来,从而规范中国胎儿医学发展。
据透露,未来,项目各课题组将成立国家科技部项目支撑的胎儿宫内治疗协作网络,统一发布基于相关研究的指南等,建立中国重大胎儿疾病的综合防治示范平台。(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胎儿 中国 医学 出生 缺陷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