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刘圆圆)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家政服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刚性需求。
“全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约为2542万人,从业人员以每年9%——10%的规模增长?!比薄⑸虾V猩揭皆焊痹撼ぶ焱裨谕芽诙鲆蛔槭莸耐?,也为家政服务人员健康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而忧虑。
“在上海,使用家政服务的家庭达1/3以上,家政服务人员高达60万人,已成为新时代家庭单元内的‘新成员’。由于家政服务的对象往往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孩子,一旦她们‘带病上岗‘很容易成为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新途径?!敝焱袼担绺V菀患彝ト司驮患斐鲆腋胃腥?,结果证实系家政人员传染所致,深圳因育儿家政人员患有结核,导致家中幼童被感染……家政人员一旦患有传染性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多个家庭的成员,进而对城市公共卫生产生威胁。
朱同玉表示,尽管部分地区设有从业人员健康证制度,但健康证所查项目过于简单,有局限性,绝大部分传染性疾病检查并未覆盖,其更多适用于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罢攵约艺袢嗽倍裕】抵げ⒎巧细谇暗谋乇柑跫?,并未对从业人员‘带病上岗’形成有效拦截?!敝焱袼?,在家政服务行业内,规模以下企业从业人数众多,占行业总人数近6成。这些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更加堪忧。
针对居家养老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刚性需求,完善家政服务人员行业健康准入标准与科学的监管体系显得极为迫切。
对此,朱同玉建议,各地公共卫生保障机构尽快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家政人员的健康准入标准,重点聚焦影响城市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的筛查。要站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从业人员接受专业与规范化的健康筛查。同时,建立完善统一的互联网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动态监管,做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测。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