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就业升到“优先级”传递哪些信号
全国两会召开前,《中国青年报》开展了一项“2019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结果显示,教育(79.8%)和就业(77.1%)是受访者最期待的两会议题。
3月5日,这一青年期待得到了分量十足的回应。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优先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驾齐驱?!熬鸵怠倍钟纱趁裆婵樯段旯鄣骺啬谌?。
这不是就业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简单的“位次”调整,而是“就业是民生之本,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生动注释,“保障就业”成为政府“最要紧的责任”。
宏观政策“置顶”就业
在一次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曾透露,他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两张“汇总了上百个经济数据的表格”。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就业”无疑是总理最关心的经济指标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元湖注意到,在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就业”相关的内容呈现在民生板块,今年则不同,“稳就业”写进了宏观政策。
2018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谈及2019年的工作时,宏观政策层面就已经提到“就业优先”。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看来,这意味着政府把就业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
“这释放了更加稳就业的信号,让老百姓在就业问题上放心,也意味着当前我国推进就业的工作还有改进的空间。”戴元湖说。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意义上,就业本来就是宏观政策。在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看来,社会政策要对就业发挥兜底性作用。
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8%~5.1%之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均落实了上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量化指标任务。从数据上看,就业“稳”了,为什么还需要提升到宏观政策层面呢?
“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贝髟越瘴担ツ昃鸵敌问撇淮?,城镇新增就业创下153万人的历史新高,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4%左右和2.97%的较低水平,但并不等于高枕无忧。
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谈到,从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就业又存在结构性矛盾,“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并存;80后、90后农民工对就业有更高的要求?!罢饧父鲆蛩氐釉谝黄?,今年的就业压力更大一些,需要政府从宏观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调整。”郑功成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当了16年的代表。10多年前,他就在两会上讲到就业“三撞车”: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又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有中国城市工人下岗再就业的问题,在同一时段碰撞。“就业压力一直存在?!彼乇鹄斫庵泄昵崧杪璧慕孤歉?,“不让孩子拼,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今年,我国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显现。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CEO姚劲波从公司的数据上看到,2019年春节后,离职率为近10年来最低。但春节后某一天,58同城上有700万人次投递简历,创历史最高纪录。
“近年来,大家对就业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包括追求更稳定的就业岗位、更合理的工资水平、更完整的社会保险等,这些都会转化为劳动成本的上升,加大了用人单位的压力,成为影响就业的因素。”郑功成说,必须要从宏观政策方面来平衡就业者追求高质量就业的诉求,与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关系。
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在逐步出台。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开篇即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5条详细措施,织出就业支持大网。
就业稳、收入增 提振底气与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写道,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p>
从简政放权,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给企业减税降费到培育新动能,政府的诸多举措与积极的就业政策不谋而合。
快递小哥、家政服务人员,在新业态下释放了吸纳就业的潜力。经过一系列“定心丸”举措,稳就业让人心里有底。
“从过去几年就业的形势来看,就业的局面是在掌控之中的?!敝9Τ啥晕染鸵档男判?,首先来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尽管国际贸易有摩擦,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还在掌控之中,“14亿人口的市场和不断增强的购买力应当使我们有信心?!?/p>
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就业对GDP增速的依赖度在降低,所以GDP增速的回落并没有大幅影响就业。未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会随之缓解。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呈现出良好势头。一些及时政策在发挥作用,如对稳定就业的用人单位实行失业保险费返还,激励部分企业不裁员?!拔染鸵狄约笆迪纸衲甑木鸵的勘晔窃谡瓶刂械摹!敝9Τ伤担木鸵嫡咭丫逑祷?,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灵活就业释放更大经济活力
“年轻人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敝芎橛钏?,不管是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在寻找就业之谜的答案。
江苏省的经验是先要应对外部多变的经济形势。戴元湖说,全面摸底,及时了解2500亿美元加税清单涉及的江苏企业及用工情况、对美出口企业当前情况及需求等。随后建立就业应急工作机制,做好用工监测、政策储备、权益维护等工作。
在戴元湖看来,就业工作不仅要稳,持续为劳动者提供岗位,而且要在高质量上下工夫。郑功成代表建议,要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稳定的预期,特别是适应灵活就业者、新业态下的劳动者的需要,解除其后顾之忧。
调查表明,有几千万人从事快递、司机行业,工作辛苦,而且有职业风险。他们可能有多个雇主,但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只认定每个劳动者的单一关系,这就需要修订工伤保险制度。
郑功成研究认为,发展非营利组织应当成为吸收劳动力的重要去向。美国有200多万个非营利组织,我国的社会组织才80多万个,而养老服务、儿童服务、残疾人服务及其他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既影响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也影响就业岗位的不断增长。同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是解决高端人才就业的好渠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杰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曾珂
关键词:就业升到“优先级”传递哪些信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