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NASA宣布与“机遇号”分手:我们再找你“火星救援”时
NASA在情人节当天宣布与“机遇号”分手
我们再找你“火星救援”时
“机遇号”拍摄的一块岩石上有网状裂缝,从外观上看类似地球上的水干涸后的裂泥。
2019年2月14日,在长达8个月的失联后,火星探测车“机遇号”正式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结束任务。这台原定任务周期90天,实际工作长达15年的火星车终于结束了它的使命。
消息发布后,大量天文爱好者在网上表达对“机遇号”的缅怀。自2004年登陆火星以来,“机遇号”和它的孪生兄弟“勇气号”火星车取得了众多重大发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在火星上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痕迹。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策划统筹 郑幼智 李江萍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前赴后继的漫游者
巡视器,又名漫游车(Rover),指发射到火星、月球等天体上,具备自主运行和移动功能的太空探测器。在月球和火星上运行的巡视器,常常被称作“月球车”和“火星车”。区别于环绕天体运行的轨道器和在天体地面固定运行的着陆器,这种探测器最大的优势在于可移动,因此能在多个地点完成探测任务。
2004年1月,两辆一模一样的巡视器——“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成功着陆火星,开始了探险之旅。火星车由车身安装的太阳能板供电,原定观测周期为92天,实际上两辆火星车都大大超额完成任务。其中,“机遇号”正常工作了15年,累计行驶45.16公里,成为有史以来工作时间最长、行驶距离最远的巡视器。
1970年11月17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辆无人驾驶、自主运行的月球车“月球1号”?!霸虑?号”利用自身携带的遥测系统、摄像系统,考察了月球雨海地区约8万平方米的月面,将众多宝贵的实验数据传回地球。
不愿止步于月球探测的科学工作者们,将目光投向其它更远的天体。上世纪70年代起,各国天文机构陆续向月球、金星、火星等天体发射了数十台着陆器和巡视器。在火星,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早期的探测器大多失败坠毁了。1997年7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火星探路者号成功着陆,它所携带的“旅居者号”是人类成功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
我国巡视器研制和生产时间较晚,2013年12月15日成功驶抵月球表面、预期服役3个月的“玉兔1号”,实际服役时间长达972天。2019年1月3日驶抵月球表面的“玉兔2号”如今刚刚进入月夜休眠模式,此前已在月球正常行驶约120米。
坎坷的科研之旅
由于巡视器自身携带精密仪器,在远离人类家园的天体上长期自主运行,巡视器从发射入太空到执行任务都面临重重考验。为了保证巡视器不受损坏,将重达180千克、存在多处脆弱结构的天文仪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就成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工作者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不断进步,巡视器的着陆演化出多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巡视器着陆的成功率。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天学博士毛新愿介绍,目前探测器着陆天体表面的方案总体上分为三类。三类方案的相同之处是,在探测器进入大气层后到距离天体表面一定距离前,都首先使用隔热罩和降落伞组合减速,并开启测距雷达等待精确着陆的时机。
离地面距离适当后,第一类方案直接使用着陆器携带的反冲火箭反推减速,这要求探测器自身携带较大的燃料罐和火箭系统。该方案最安全,可让质量很大的探测器成功着陆,但由于重量很大的火箭系统在登陆后就失去价值,且该系统装在探测器底部无法脱离,这种方案不适合强调移动性能的巡视器。
第二类方案是将探测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携带反冲火箭和燃料罐,另一部分是包裹在巨大气囊中的巡视器?;鸺赐萍跛俸?,连接两部分的绳索使巡视器和反推火箭系统分离,气囊部分迅速充气,绳索断裂后气囊落下,在地面多次弹跳后稳定下来再驶出巡视器。该方案的缺陷在于,由于气囊的缓冲能力有限,巡视器的科研设备和重量都受到了限制。
第三类方案将巡视器用绳索悬挂于一台装有强力火箭的“空中吊车”上,待巡视器接触地表后,绳索瞬间切断,“空中吊车”迅速驶离并在附近坠毁。该方案是所有方案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但依然存在质量上限,搭载900千克的“好奇号”已是该种方案目前的极限。
此次正式“退役”的“机遇号”使用的是第二类方案,而我国的“玉兔1号”和“玉兔2号”使用的都是第一类方案,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用反冲火箭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着陆器安全着陆,之后着陆器挂载的巡视器再驶向月球表面。
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机遇号”着陆火星,和“月兔1号”“月兔2号”登陆月球,这其中需要哪些技术支持?毛新愿介绍,火星和月球的环境特征各有不同,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也不相同。
巡视器在火星登陆,需要攻克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是距离。在火星登陆探测器,需要寻找一个登陆“窗口期”,这是由于火星离地球过于遥远,一次从地球到火星的星际旅行需要长达200天以上。为了最大化地节省资源,需要等到火星在轨道上运行至接近地球的时机再发射火箭,而这个机会每26个月才有一次。
此外,由于火星离地球过远,地球和火星之间的通信面临数分钟到20余分钟的延迟,这导致要着陆在火星的探测器必须自主完成整个着陆流程,无法获得人工实时操纵。在7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一台探测器需要自主完成上千个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对比火星登陆,由于地月距离很近,在月球的探测器可随时从地球发射,环绕在月球轨道择机登陆。但月球登陆的难点主要在于“潮汐锁定”?!俺毕ā敝缸魑佬堑脑虑蛞κ艿厍蛴跋?,导致其自转一次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且月球永远只以一面面向地球。
2月13日,月球背面的“玉兔2号”再次进入月夜休眠期。由于巡视器大多以太阳能板供电,长达14天的月夜时间里,巡视器只能选择休眠,如何保证休眠后能够再次运行,是巡视器登陆月球后面临的一大难点。此外,在月背登陆的“玉兔2号”,由于永远背向地球,无法同地球直接建立通信,必须通过地月中继卫星“鹊桥号”“传话”,成为此次“玉兔2号”在月背工作的另一难点。
毛新愿介绍,巡视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项技术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以火星为例,上世纪70年代苏联在火星南部着陆的数台探测器全部失败了,其中不仅有技术落后的原因,火星南部地形复杂也是探测器着陆须要克服的困难。如今,“玉兔2号”能够在同样复杂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登陆,正反映了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带来无限可能性。
漫漫“回家”路
“机遇号”退役吸引大量关注,拟人化有不小的功劳。巡视器因自成一体、可自主行动,近年来被人冠以姓名拟人化,吸引了除科学工作者、天文爱好者之外更多人的注意。我国研发的“玉兔1号”“玉兔2号”在执行任务期间,都以拟人化形式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获得不少人的青睐。
2月12日,科学记者雅各布·马戈利斯将“机遇号”失联前发布的最后一组信息,用拟人化的方式转写为“我快没电了,这里也越来越暗了”,被网友们大量转发?!拔颐腔鼓芊裨偌健龊拧俊薄八创龊拧丶??”网友们纷纷留言。
全程参与设计建造“机遇号”和“勇气号”的科学家史蒂文·斯奎尔斯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设计“机遇号”时就把火星当成它最终的归宿,“火星就是它的家,是我想让他驻留的地方?!?/p>
一些感性的网友则设想在未来火星移民后,能够根据巡视器最终被记录的定位找到它们,带回地球在博物馆珍藏。然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允许人类将火星上的任何物质带离火星大气层,更遑论重百余千克的巡视器了。
不过,将巡视器获取的太空物质带回地球并非天马行空,还有相当的科学价值。2018年9月23日,日本在小行星“龙宫”上投放的2辆巡视器展开探查,巡视器的任务之一就是辅助主探测器完成采集、保存岩石样本,并计划于2020年返回地球。而美国亦宣布了将火星表面样本带回地球的计划。
毛新愿介绍,相比于探测器上的科学仪器,地球的研究机构能够分析到更多资料,因此采集样本回归地球,将成为未来巡视器需要担当的一项重要使命。也许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最终也能将这些太空“英雄”带回故乡。
编辑:曾珂
关键词:NASA宣布与“机遇号”分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