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千里水脉润北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成效综述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题:千里水脉润北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成效综述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冬日的京冀郊外,瑞雪覆盖着大地。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北拒马河暗渠,南水在阳光照耀下更显清澈。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消息,截至15日,中线工程累计输水达到2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百姓在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方面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5300多万人喝上甘甜南水
2月15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的惠南庄泵站,国内最大的单级双吸离心泵正在向北京输水?;菽献谜臼悄纤钡髦邢吖こ套芨汕衔ㄒ坏囊蛔笮图友贡谜荆缛颂宓男脑?,为千里水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水送来清凉。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5300多万人已喝上甘甜的南水,500多万人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
据了解,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八成以上为南水;河北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主城区的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沧州达到100%;南水占北京主城区自来水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天津市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成为新的供水“生命线”。
喝好水直接关系百姓的幸福感。监测显示,通水以来,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输水水质保持在优于Ⅱ类,其中I类水质断面比例占82%以上。北京市自来水硬度明显下降,公众普遍感到水碱减少,饮水口感更好了。
河湖地下水重现生机
冬日暖阳下,河北滹沱河畔的冀之光广场附近流水潺潺,不时有水鸟飞过。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四季无水、到处垃圾。
干涸了几十年的滹沱河重现生机,是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的一个缩影。记者从中线建管局了解到,中线一期工程连续两年利用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已累计补水8.65亿立方米。自2018年9月开始,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生态补水使河湖水量增加、水质提升。
监测显示,天津市中心城区4个河道断面水质改善到Ⅱ类至Ⅲ类;河北省白洋淀监测断面入淀水质提升为Ⅱ类;河南郑州市补水河道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北京城区新增550公顷水面,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工程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施,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据监测,截至2018年5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了0.91米;天津市地下水位38%有所上升,54%基本保持稳定;河北省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提前部署保障冰期输水
“冬季输水因为天气寒冷,总干渠结冰很正常,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闸门受到冰冻影响,保障冰期输水的安全调度和运行平稳?!敝邢呓ü芫钟泄馗涸鹑硕约钦咚?。
据了解,为了应对极寒天气,中线建管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制定冰期输水调度方案,保持总干渠高水位运行,一旦形成冰盖,实施小流量输水;加强对水温、流速和流量的观测,加强工程巡查巡视;在全线增加28条拦冰索、拦冰桶,在重要的控制闸前安装扰冰装置;增加应急抢险车等。
工程全线列出了冰期输水三个重要部位:岗头、西黑山和北拒马河三个控制闸。现场管理处提前准备,弧形闸门槽两侧的电融冰装置已实现智能化,检测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电融冰装置自动启动,控制设备温度在0到5摄氏度之间,确保不结冰。同时,抢险队伍配备了专业工具,可以迅速投入破冰、捞冰、运冰作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极端天气后,有关部门在冰期输水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线 输水 南水北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